阿特新闻

杨述:无趣的东西往往是用来说教的

时间:2023年07月19日 作者:邱敏 来源:艺术所登
 
器·Haus空间,往期展览现场。图片由杨述工作室提供,©杨述
 
 
杨述: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家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就像在一个盒子里,周遭的光线比较暗淡,光线没照射到每个人身上。包括我们的教育程度,比如英文水平,虽然会讲英文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无法说明任何问题,但它是一个很现实的工具。一旦你面对触手可及的异质文化时,语言就会对你的沟通造成障碍,所以这个会构成艺术家本身的缺陷,更长远来讲,会对你的远见和思想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在这代年轻人要好很多,因为他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很多都在海外有留学经历,网络资讯又如此便捷。
 
 
随时保持内心的自由开阖度
 
 
邱敏:您的藏家大部分都是女性,您是一位受欢迎的女性之友吗?
 
杨述:可能女人都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吧,也许她们觉得我的颜色比较漂亮。在男女关系上,我没有什么太大的热情。当然,我和有些藏家之间会有一些很好的交情。
 
 
 《无题2008 7号》,布面丙烯,180×260cm,2008。图片由杨述工作室提供,©杨述
 
《无题2008 8号》,布面丙烯,180×260cm,2008。图片由杨述工作室提供,©杨述
 
 
邱敏:虽然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是实验性、先锋性以及反思和批判,但事实上,我们经常用资本的奖励来衡量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与否,您自己怎么看待创作和市场的关系?
 
杨述:其实我进入市场的时间比较晚,大概2004年左右,跟很多画廊合作过,国内的、海外的画廊。当时很多内地和台湾的画廊对待艺术就像买股票,也不做展览,买了囤在那里伺机出手。以前画廊的人来工作室挑选作品都是一次性打包买,而且现金交易,有时提一麻袋钱来。现在画廊接手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先放在那里,成交了再付钱。海外的画廊比如澳洲、瑞士、加拿大的画廊我都有合作过。诸如澳洲的那个画廊历史很长,但后来倒闭了,因为画廊负责人去世了后继无人,画廊也就跟着关闭。当时这个画廊经营过很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很多艺术家都在那儿做过展览,包括刘晓东等都在那里做过展览。海外的画廊在展览前一般他们会买一两件喜欢的作品,不像国内的画廊一次性买断。
 
 
《2018 9号》,布面丙烯,200×300cm,2018。图片由杨述工作室提供,©杨述
 
 
邱敏:您当时为啥要从四川美术学院辞职?
 
杨述:我本来对教书就没有啥兴趣。
 
邱敏:当时您在美院油画系是第三工作室,有曹静萍、钟飚、郭晋等这些老师,您培养的学生里有哪些现在活跃在艺术圈的?
 
杨述:比如像李继开,他现在作品的价格比我都贵。还有李姝睿、周思维在上海,陈可在北京。我教学生的时候说,最重要的不是画画,搞艺术,而是你自己有没有能力把自己活好。在生活非常窘迫的情况下,是做不好艺术的,因为你内心并不自如。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