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当代艺术中的平面图像立体化

时间:2022年04月08日 作者:严支胜 来源:雕塑
 
 图3,于佳,《1.68立方——存在的空间》,装置,综合材料,180cm×150cm×200cm,2009年
 
 
 
青年艺术家王立伟的雕塑作品透露出强烈的平面线绘的意味,(图4)在用皮革材料制作的人体动态的形体转折边缘,总有黑色的边线被缝制出来,且富有手绘的扭曲意味。他的立体雕塑作品,结合了平面艺术中的面的涂绘方式和线描方法。面的涂绘方式通过块面来观看事物,后者通过线条来观看事物。在按块面观察时注意力撤离了边缘,而线描的视觉则意味着首先在轮廓上寻找事物的感觉和事物的美——意味着眼睛沿着边界流转并且沿着边缘摸索——内部的各种形体也有其轮廓。在块面的感知中,作品看上去是无边界的,而线描着重于事物的边界。对体积和轮廓进行的观察使对象相互隔开,而对于面的涂绘来说,这些对象却融为一体。
 
 
 图4,王立伟,《感官世界系列之空相》,牛皮等综合材料,100cm×100cm×25cm、100cm×40cm×50cm,2012年
 
 
 
青年艺术家门雅旭的雕塑装置作品《常乐之净》、《后现代“文人画”》系列、《心与浮云闲》、《新墨竹系列NO.1》、《一画一世界》(图5)等,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像符号进行“编织” [20]和重新组合之后,以镜面不锈钢材质做成三维形式呈现。门雅旭说,她深受中国水墨山水艺术的感染,她的作品也正是想以自身对山水情感的无意识去唤醒心底那份冲动,进而将它们合而为一,达到“心物合一”的境界,将平面的水墨山水转换到立体的空间当中,水墨意境与作品相融汇,两者被统一在同一个立体空间系统中,用山水作为媒介与心灵对话。她的雕塑装置作品的图像感在恍惚中使人产生水墨的臆想,但却似墨非墨,似画非画,同时,镜面不锈钢这种材料使人走近作品会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作品试图探索的空灵,旷远的意境也是当代人情感深处的一片净土——用雕塑的语言创造当代的水墨意境。[21]
 
 
 
图5,门雅旭,《一画一世界1》,镜面不锈钢,2011年
 
 
 
青年艺术家杨雪与门雅旭类似,同样选择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像符号进行三维转换,但使用了琉璃、铁板和LED装置等材料来呈现。在作品《富春山居图》(图6)中,杨雪把中国传统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富春山居图》转换为立体的三维装置。她说:她作品中的山来自于中国山水画,但也是她心目中的丘壑。琉璃是她创作的主要材质,透明的质感如同冰块,赋予了山独特的语言。她的作品既有泥塑对于山型的塑造,又巧妙地通过光的变化消解了丘壑。这是对古典的积存与怀念,也是对山的意境的演化与变迁。山,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最普通又特殊的情怀。因为 没有一座山不能掩藏我们心中的隐微,没有一座山不属于它们最终的冷寂归处,归于山河大地,归于草木尘埃。延绵千年的中国山水画的价值在于它用水和墨的方式消解了丘壑的表象,艺术家心灵的“山河水”有意无意表现了一种实景和幻境交替的生命境界。山水画是胸中丘壑,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意识的丘壑。[22]
 
 
 
图6,杨雪,《富春山居图》,琉璃、铁板和LED装置,琉璃部件:104cm×8cm×5cm;103cm×10cm×5cm;38cm×9cm×5cm;      铁板装置部件:105cm×110cm×10cm;135cm×45cm×10cm;125cm×110cm×10cm,2017年
 
 
 
李邦耀(1954年—)的作品《第12个五年计划》(图7)是一个装置作品。他将实体的沙发、柜子和椅子等物品与搭建的墙壁和地面等全部均匀地涂成白色,再在地面绘制了地砖的几何图形,在墙壁上用说明书图解式的线条绘制了各种室内陈设场景和家具等,并在三维实体的沙发、柜子和椅子等物品的结构转折处,用同样说明书图解式的线条进行描绘。整个装置作品混合了三维实体与二维平面,使观者观看作品时感觉既有趣又困惑。他的这个装置作品是对他以往绘画作品如《室内5号》和《物种起源48号》等图像风格的立体转换。他说,2011年的时候,他尝试把这种作品风格转换为立体的展示,正好湖北美术馆的“中转”八人邀请展让他有机会实施这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首先他的角度是从某一个点来透视一个人对于物品的选择,从物品的选择中看出他的爱好、审美、教育以及价值取向,这就消解了物质本身的功能,个人的喜好变得更明确。[23]他还在2017年的布鲁塞尔ODRADEK驻地项目展览《INDOORS》上把这种想法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呈现。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