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重拾欧班夫人的晴雨表——“真实效应”与现实主义细节批判话语

时间:2022年04月06日 作者:徐蕾 来源:文艺研究
注释

1 2 3 Nancy Armstrong, “Realism and Anachronism”,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Vol. 53, No. 2 (2020): 139, 140, 140.

4 Cf. Elaine Freegood, The Ideas in Things: Fugitive Meaning in the Victorian Novel,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弗里格特认为维多利亚中期的小说呈现了大量家庭空间内部的物质细节,“为消除商品拜物教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场所”(The Ideas in Things: Fugitive Meaning in the Victorian Novel, p. 4),她在第一、二章分别聚焦《简·爱》中的桃花心木家具和《玛丽·巴顿》中细条纹棉布窗帘,认为这些物品展现了维多利亚中期现实主义小说与物品之间的悖论关系:小说既充盈着商品化的物品,又可以让读者从物的角度阅读它们,有关物品的丰富话语奠定了维多利亚时代商品文化大行其道之前的“物品文化”(thing culture)。

5 弗吉尼亚·伍尔芙:《班奈特先生和布朗太太》,张禹九译,《伍尔芙随笔全集》II,王义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页。

6 7 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袁俊生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版,第9页,第11页。

8 Georg Lukács, “Narrate or Describe”, Writer and Critic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Grosset & Dunlap, 1971, p. 131.

9 10 Roman Jakobson, “On Realism in Art”, in Krystyna Pomorska and Stephen Rudy (ed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22, p. 25.

11 Cf. Roland Barthes, “L’Effet de Réel”, Communications, n. 11 (Mars 1968): 84-89. 此文英译版收入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 A Reader (ed. Tzvetan Todorov, trans. R. Car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1-17)。

12 13 14 15 16 17 Roland Barthes, “The Reality Effect”, in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 A Reader, p. 11, p. 11, p. 14, p. 16, p. 14, p. 16.

18 19 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第274页。

20 曹丹红:《法国现实主义诗学中的“真实效应”论》,《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21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81页。

22 23 A. D. Nuttall, A New Mimesis: Shakespear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3, p. 75, p. 56.

24 Christopher Prendergast, The Order of Mimesis: Balzac, Stendhal, Nerval, Flauber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64. 普伦德加斯特借鉴了罗恩(Moshe Ron)对摹仿论框架下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思考,后者认为摹仿论“是一种建立在摹仿论作家和摹仿论读者之间一系列规约基础之上的语言游戏”[Cf. Moshe Ron, “Free Indirect Discourse, Mimetic Language Games and the Subject of Fiction”, Poetics Today, Vol. 2, No. 2 (1981): 18]。这一观点在西方诗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古老代表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作为情节摹仿论重要一环的“发现”(anagorisis),这个概念不仅指人物之间的互相发现,也包括观众依据剧作的构成性原则发现人物身份的过程(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第89—90页)。这一观点的晚近代表,如法国当代学者哈蒙(Philippe Hamon)指出,不同文类与读者缔结的规约不同,现实主义读者需要接受现实主义文本的规约(参见曹丹红:《法国现实主义诗学中的“真实效应”论》)。希利斯·米勒在《论文学:行动中思考》中也提出读者与作家之间必须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读者接受某一作品的特殊规则,对这一要求做出这样的肯定回应,这对所有阅读行为来说都是必要的。”(Hillis Miller, On Literature: Thinking in A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p. 39)

25 26 27 Christopher Prendergast, The Order of Mimesis: Balzac, Stendhal, Nerval, Flaubert, p. 64, p. 72, pp. 74-76. 

28 29 30 31 32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黄远帆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0页,第58页,第62页,第62页,第61页。

33 “真实效应”对摹仿论的正面冲击不言而喻,但随着西方文艺理论向跨学科领域拓展并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批判属性,摹仿论的价值得到重估与修正式的认可。比如在生态批评领域,劳伦斯·布伊尔对“真实效应”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对写实主义的这些指责绝对无法涵盖自然写作和第一波生态批评家所推崇的其他体裁的所有内涵,更不能界定环境再现的整体”(参见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刘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当然,他也没有完全继承传统摹仿论的衣钵,而是将詹姆逊提出的“政治无意识”演绎为“环境无意识”,认为文本在生成时便内嵌了环境的现实(Cf. Lawrence Buell, 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yon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8-27)。

34 围绕摹仿论的争论至少可以追溯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分歧。前者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式”(Form)的影子,艺术摹仿现实世界,所以是影子的影子,艺术对真实的扭曲成为他主张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的依据;后者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模仿,因此艺术可以超越真实,诗歌可以比历史更加真实。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87—409页;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第81—83页。

3537 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81, p. 75.

36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事件》,阴志科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93页。伊格尔顿在第五章“策略”一节梳理了解读文学的各种策略方法,其中第一部分重点评述了詹姆逊代表的自我循环与生成的解释学模型,即把文学作品视为对历史的反向投射,其所呈现的意识形态潜文本恰为作品策略性回应的对象。

38 Frederic Jameson, “The Realist Floor⁃Plan”, in Marshall Blonsky (ed.), On Sig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 p. 379.

39 福楼拜:《淳朴的心》,刘益庾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下卷,刘益庾、刘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0 41 43 44 46 Bill Brown, The Material Unconscious: American Amusement, Stephen Crane, and the Economies of Pla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6, p. 16, p. 17, p. 15, p. 17.

42 费莉西泰在欧班夫人的独生女因肺炎夭亡后,在收拾女孩生前遗物时找到一顶被虫蛀的栗色长毛小绒帽,她请求主人赏给自己留念。鹦鹉鹭鹭是欧班夫人的朋友临行前送给她的礼物,费莉西泰在这只来自美洲的鸟身上寄托了很多情感。在鹭鹭老死后,为了把它继续留在身边,她请人把鹭鹭制作成标本。参见福楼拜:《淳朴的心》,《福楼拜小说全集》下卷,第22—26、28—36页。

45 詹姆逊继承了阿尔都塞的“历史是没有目的或主体的过程”这一论述,他认为总体性历史的表述必然是无主体性的,因而“我们对历史和现实本身的接触必须先将它文本化(textualization),以政治无意识将它叙事化(narrativation)”;同时,缺失主体的总体性历史被“生产方式本身,或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共时系统”所支配,只有经由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与文化阐释方法,方能辨识被文学文本重构的总体性历史(参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2、17—18页)。

47 48 49 51 52 54 55 Elaine Freegood, The Ideas in Things: Fugitive Meaning in the Victorian Novel, p. 12, p. 10, p. 12, p. 6, p. 154, p. 154, p. 9.

50 指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1847)、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1848)、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1860)。

53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与批判,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8页。

56 57 58 69 70 71 72 Jacques Rancière, The Lost Thread: The Democracy of the Modern Fiction, trans. Steven Corcoran, London: Bloomsbury, 2017, p. xxxi, p. 12, pp. 12-13, p. 13, p. 13, pp. 13-14, p. 9.

59 国内也有学者取partage的“分享”“共享”意涵,将之译为“感受分享”,英文学界一般译为“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参见江宁康:《从启蒙美学到审美革命——雅克·朗西埃的审美革命理论评析》,《文艺争鸣》2019年第9期。

60747577 雅克·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赵子龙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2页,第66页,第68页,第8页。

61 “先验”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哲学”概念发展而来的。福柯认为“话语不仅具有意义或真实性,还有其历史”,即话语被某个历史阶段接受为真实表述的条件。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mith,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p. 127.

62 63 Jacques Rancière,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trans. Gabriel Rockhill, London: Continuum, 2004, p. 13, p. 1.

64 Gabriel Rochill,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p. 1.

65 66 雅克·朗西埃:《歧义:政治与哲学》,刘纪蕙、林淑芬、陈克伦、薛熙平译,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第48页。

67 朗西埃在《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中历数18世纪以来欧洲的14件文艺作品,认为这些作品代表着14幕标志西方审美体制在两百年间流变与转型的世纪场景。第三章《底层青年的梦》以司汤达的《红与黑》(1830)为代表,指出这部以底层青年为主角、描写各种细微小事和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预示着美感在文学领域的重新分配。参见雅克·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第52—69页。

68 郑海婷:《细节的政治:分裂分析》,《学术月刊》2021年第2期。

73 彭马登对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品一直持批判态度,《包法利夫人》发表后不久他便撰文抨击,认为小说展现了“令人失望的民主制度中对感官和想象力的病态赞美”,“彻底证明了现实主义意味着文学民主”(转引自Paul de Man, Gustave Flaubert: Madame Bovary: Backgrounds and Sourc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65, p. ix)。

76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第27封信中勾勒了审美王国的理想愿景:被趣味管辖的审美王国不允许任何优先权或独霸权,美的沟通使社会统一,当人们可以自由认知与享受集体的美感时,“他同最高贵者具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理想从而在审美王国里得以实现(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78 江宁康:《从启蒙美学到审美革命——雅克·朗西埃的审美革命理论评析》。

79 80 雅克·朗西埃:《美学中的不满》,蓝江、李三达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4页,第37页。

81 85 86 87 Naomi Schor, “Details and Realism: Le Curé de Tours”, Poetics Today, Vol. 5, No. 4 (1984): 702, 702, 707, 708.

82 Cynthia Wall, “Details of Space: Narrative Description in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Novels”, Eighteenth⁃Century Fiction, Vol. 10, No. 4 (1998): 391.

83 84 Cynthia Wall, The Prose of Things: Transformations of Descrip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p. 10, p. 158.

88 Cynthia Wall, “The Rhetoric of Description and the Spaces of Things”, in Dennis Todd and Cynthia Wall (eds.), Eighteenth⁃Century Genre and Culture: Serious Reflections on Occasional Forms, Newark: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2001, p. 267.

89 Gérard Genette,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134.

90 91 Philippe Hamon, “Rhetorical Status of the Descriptive”, trans. Patricia Baudoin, Yale French Studies, No. 61 (1981): 7, 2.

92 黑格尔用“散文”(Prosa)隐喻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个体思想状态与客观世界,以区别于个体可以代表社会普遍理想的英雄时代(如古希腊时代)。黑格尔认为,在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个体丧失了独立自在的完整性,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受局限的成员,无法代表崇高的普遍理想,陷入“散文”的思想状态,所处的时代充满了“散文气味”(prosaische)(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6—248页)。卢卡奇的《小说理论》把黑格尔的美学立场延伸到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批判上,将英雄时代与散文时代的差异植入史诗和小说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伟大的“小说是上帝所遗弃的世界的史诗”(卢卡奇:《小说理论》,燕宏远、李怀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9页),但小说会随着世界的散文化越来越趋向平庸,以致出现以“描写”为主导模式的自然主义小说(如左拉的作品)。描写只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作家弥补已失落的史诗意义的代用品,实际远离生活的诗意和人性,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走向碎片化与颓废(Cf. Georg Lukács, “Narrate or Describe”, in Writer and Critic and Other Essays, pp. 110-148)。

93  布朗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的批判为依据,并借助爱默生的观点,用“物的暴政”一词归纳了弥漫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拜物教对同时代美国文学作品和作家(如马克·吐温)的深刻影响。Cf. Bill Brown, “The Tyranny of Things”, Critical Inquiry, Vol. 28, No. 2 (2002): 442-469.

94 卢卡奇汲取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批判商品拜物教的精髓,认为商品结构的本质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人被自己劳动创造的物所控制(参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同样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的萨特在福楼拜的文字里看到对人与物的“石化”(petrification),“他的句子围住客体,抓住它,使它动弹不得,然后砸断它的脊梁,然后句子封闭合扰,在变成石头的同时把被关在里面的客体也化成石头”(萨特:《什么是文学》,施康强译,《萨特文学论文集》,施康强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郎西埃认为巴特对晴雨表的符号学解析与萨特对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不无关联(Jacques Rancière, The Lost Thread: The Democracy of the Modern Fiction, p. 6)。

95 肖尔认为,细节在18世纪欧洲古典主义阶段被女性化和构建为崇高美学的反面,“把细节与女性气质、颓废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古典主义留给我们最持久的遗产”(Naomi Schor, Reading in Details: Aesthetics and the Feminine,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 18)。

96 19世纪现实主义推动了细节美学的阶段性繁荣,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学术滋养。自“真实效应”提出以来,对细节的审美认知大致有两方面突破:一是重新确认细节的诗学地位,如1981年《耶鲁法国研究》(Yale French Studies)第61期推出的“走向描写理论”专刊,巴尔近年来提出的细节叙事学(descriptive narratology)、描述学(descriptology)(Cf. Mieke Bal, “Over⁃Writing as Unwriting: Descriptions, World⁃Making, and Novelistic Time”, in Franco Moretti (ed.), The Novel: Forms and Them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571-610);二是从细节的角度重新梳理西方美学史,如肖尔的《细节阅读:美学与女性》把黑格尔划分艺术时期及主要艺术类型的方法理解为一种细节的审美范式,从而展开从古典时期至20世纪西方细节美学与相关学术话语的梳理,勾勒出审视细节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新路径(Cf. Naomi Schor, Reading in Details: Aesthetics and the Feminine)。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