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这些世界角落与这些艺术大师,谁成就了谁?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作者:范昕 来源:文汇报

   除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移居海外,从1930年直至1982年加拉去世,达利每年都要在利加特港的小屋住上很长一段时间。达利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了解它的各个角落和隐蔽之所。我记得它的小湾,它的涯角,它的峭壁的形状,我在这儿留下了我整个感情和爱情生活的印迹。”

   事实上,达利在利加特港留下的还有很多名作。他不少画中的梦境、笔下的扭曲,原来有迹可循,那正是利加特港特有的风景。利加特港有个叫做十字架海角的地方,在风和海的侵蚀下,海边的天然岩石不仅陡峭,还被雕刻成狮子、骆驼、鹰等千奇百怪的形状,这道颇有辨识度的海岸风景线激发了达利最不羁的艺术想像力。达利的名作《永恒的记忆》中,远景的峭壁就来自利加特港。而在他名为《利加特港的圣母》的作品中,加拉的形象也置身于利加特港的风景中。

   今日此地:昔日达利与加拉隐藏在山谷中的秘密爱巢,如今改造成了达利故居博物馆。这里保持了达利和加拉居住时原有的陈设,各种装饰品与家具奇特怪异地组合摆放,房子的结构弯弯曲曲,如同绕不出的迷宫,一切充满超现实主义的奇幻色彩,仿佛将艺术大师的奇思妙想化为现实。
 
莫奈的吉维尼不是只在人们熟悉的“睡莲”系列、“日本桥”系列、“紫藤花”系列中,还有这幅《春天的吉维尼》呈现的明媚春光。
 
   莫奈在吉维尼:养花侍草造园,对光线的研究达到极致

   距离巴黎仅有70公里的小镇吉维尼,位于爱蒂河与塞纳河汇流处,有着明媚的风光。莫奈在这里安享晚年。

   1883年4月的一天,莫奈乘坐从维尔侬到加斯尼的小火车,途经山花烂漫的吉维尼,就像“一见钟情”的少年,欣喜若狂。他冲动地租下一幢房屋,将全家搬迁于此,一住竟是40多年,直至去世。

   莫奈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不是他的画,而是依照自己的审美在吉维尼一手造起的新家———吉维尼花园。在这里,他过着养花侍草的“花痴”生活,依照花木自身的生长形态来设计花园,也格外重视色彩的协调性,园子里高低错落、不同色调的植物摇曳出自然的视觉动感。他甚至考虑花的生长期,以便花园一年四季有花可赏,时时充满生机。挖坑引水,种树修桥,莫奈还将早年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水和花卉集合在一起,建造了一个绝妙的水上花园。这里静谧、悠远,湖里种满了睡莲,岸边则是垂柳和竹林,绿色小桥跨于如镜的池水之上,天光水影构成心目中最理想的印象。

   旖旎的吉维尼花园,成就了莫奈创作上的黄金时期。当时,莫奈对光线的研究达到了极致,日后为他赢得最多盛名的“睡莲”系列、“日本桥”系列、“紫藤花”系列都诞生在这里,在不同季节、天气、光照之下,塑造同一个场景的不同形象,捕捉一刹那光线的变化。

   今日此地:如今的吉维尼因莫奈的花园而闻名,昔日的莫奈故居成了一座博物馆,保持着艺术大师画中的样子,每年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光。
 
马蒂斯在摩洛哥丹吉尔法国大酒店画下名作《窗口望去的风景》
 
   马蒂斯在丹吉尔:画风突变,别样的才思被异国文化激发出来

   1912至1913年,马蒂斯两次前往北非的摩洛哥,总共停留了7个月,其中在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丹吉尔留下最多的足迹。1910年冬赴西班牙伊斯兰文化区时所受的吸引,促使马蒂斯决意到更远一些的摩洛哥深入探索异域风情,以期异国文化激发出自己别样的才思。

   摩洛哥之行对马蒂斯的创作的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作出24幅画作和不少图纸,在画布上尽情挥洒着对混杂辛辣阳光、咸涩海风的异国风情的热爱。

   在摩洛哥,马蒂斯的画风发生了突变。他开始把纯黑作为一种光的色彩来使用,而非黑暗的色彩,用色变得极其大胆。这是他捕捉重塑摩洛哥阳光的方法。受到摩洛哥文化的影响,马蒂斯也热衷起结构、线条和纹样。有人说,摩洛哥留给马蒂斯的,不仅仅是一个彩色的国度和激动人心的风景,同时也是他精神性的体现。

   到达摩洛哥,马蒂斯才意识到找到一个女性模特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伊斯兰妇女都是披戴面纱的。终于,一位名叫索拉的妓女愿意充当他的模特。尽管索拉愿意裸露自己的身体,马蒂斯却选择让她身着保守的服饰,用审慎的姿势端坐在画布前。除去对性主题的依赖,马蒂斯被认为迈出从自身早期现代主义中突破的一大步。

   这一时期马蒂斯的风景画也呈现出超脱世俗的宁静。《窗口望去的风景》中,窗台上摆放着两盆植物,窗外蜿蜒伸向远方的小路,稀疏的行人,隐在茂密树林的房子,无不让人嗅到空气中的宁静气息。在《摩洛哥的咖啡馆》,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画中人,或坐,或躺,或凭栏,或望着鱼缸中的金鱼,这似乎反映出马蒂斯心中的理想———创造一个愉悦、和谐、优雅的世界。

   今日此地:马蒂斯当年在摩洛哥丹吉尔法国大酒店画下名作《窗口望去的风景》的那个房间,如今成了迷你马蒂斯博物馆,房间里处处挂有马蒂斯的画作。从那间画室往外看去,就是他画笔下的异国情调。

   米勒在巴比松: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收获艺术创作的硕果

   米勒1849年来到巴比松,一个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的森林村落。本想小住几周,结果举家迁来,一住就是27年,直至自己生命终了。

   此前12年,米勒在巴黎过着“水土不服”的日子:穷困潦倒,常常被讥讽为“乡巴佬”,为了生计,不得不画一些迎合市场自己却毫不喜爱的题材,也曾因罹患热病一度濒临死亡。一天,他偶然听见一位路人正指着橱窗前自己的一幅画作对身旁的朋友道:“这就是那个除了画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话犹如当头棒喝,米勒决意改变。

   而巴比松像是米勒重生的起点。质朴的田园风光与日常的生活情趣,才是属于他的精神原乡。在这里,米勒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农夫生活,享受到一种真正的乐趣。对于这段生活,米勒曾经这样自述:“我不知道圣母院与市政府办庆祝大典是何等盛大,但我喜欢简单隆重、不甚铺张的生活。对于一个赶回家的疲倦农夫来说,看到自己家屋顶上的烟囱在晚霞中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在偶然的某个傍晚看到的落日余晖和云端闪烁的星光,在草原上晃动的人影,听到马车的辘辘声,流动商贩的音乐与大家所宠爱的许多事物,是多么幸福啊……”

   巴比松更是让米勒迎来艺术创作上的春天。《播种者》就是他落脚巴比松之后创作出来的第一幅激动人心的作品,只见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之后的《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作品也都因表现人与土地、与生存的息息相关,获得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性。

   今日此地:巴比松的很多房子如今成为了画廊,展览着当今流行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绘画。很多房子的外面都刻有石碑,标注某位着名画家曾经住在这里,其中米勒故居保留得最为完整。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