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陈嘉映:从作品到文本

时间:2022年04月06日 作者:陈嘉映 来源:森雅艺术馆
生活与作品
 
   
   我们一般不把所有娱乐活动、思想活动及其产品都叫作作品。信手涂画也可以是艺术活动,但画出来的一般不是作品。能歌善舞,奇思妙语,这些活动是紧密编织在生活里面的,在那个特定场景里,生机勃勃、意趣无穷,单独拎出来,当成一件作品,很可能苍白贫弱。作品也是从生活里面产生出来的,不过它们之为产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脱离特定的背景而依然具有魅力。作品来自生活,又脱离生活。海德格尔说,一件作品脱离了它的场景就不再是作品了。我想他说岔了,而且为这个说岔的说法辩护有点勉为其难。作品恰恰是那些脱离了时代仍然具有魅力的东西。
 
   让某些东西脱离了原生的场景仍然具有魅力,这通常是需要技术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技术,是大型建构的技术。我们可以随口哼出一句乐句,随口说出一个让人捧腹的笑话,但谁能随手写下一部红楼梦,随口哼出一部命运交响曲?作品就像琥珀,要一番造化功夫才成就。有人强调,生活本身是最丰富的作品。当然当然,如果要么生活要么作品,我宁愿一个世界里没有琥珀,不愿成天在琥珀博物馆里转悠却见不到飞动的蝇虫闻不到树脂的芬芳。好在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生活的艺术不会消失,作品则是锦上添花。谁要是只爱作品却不能体会生活中的艺术,只怕对作品的爱会慢慢变得造作。不过,生活有生活的乐趣,作品有作品的乐趣,那些伟大的思想作品艺术作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格外深厚,格外丰满。
 
 
 
 
  
 
文本
 
   
 
   并非所有娱乐活动、思想活动及其产品都是作品,也并非所有作品都是文本。上面说到,作品脱离了时代仍然具有魅力。但是,斗换星移,江山代谢,随着时空的远隔,那些曾经生机勃勃的作品,越来越难以为我们当下理解,我们需要通过钻研乃至技术手段才能复活结晶在那个作品里的世界,这时候,作品变成了文本。
 
   利科从话语和文字的区分来界定文本:用文字写出来的是文本。我从是否需要解读来界定文本:能够直接理解的不是文本,需要通过解读才能理解的作品是文本。“文本”是包含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的文著、文化资料。社会组织、仪式、历史遗迹等等都可以成为文本,远古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是文本。但物质自然事件不是文本。构成文本的是那些本身带有思想性的、反思性的东西,本身就是心灵的一种表达。这从text这个词能看出一点来,这个词原本表示编织起来建构起来的东西。
 
   文本和课本、经典有密切的联系。平常的交谈、报纸上的文章、文艺作品,一般也不叫文本。它们一读就懂,无须特别加以解释。可以把文本比作外语,或古文,我直接读不懂,或不大读得懂,需要翻译过来。我们能够借助翻译等等技术来解读某些东西,这是因为我们不借助于翻译就能直接懂得母语,但这不能倒过来说,仿佛我在说母语的时候也悄悄进行了一道翻译。同样的道理,神话、仪式等等对于人类学家是最重要的文本,对于生活在那个传统之中天然奉行那些仪式的人民来说则不是文本。新锐学者喜欢把什么都叫作文本,本来,他们的理论从不涉及天然之真,从不涉及直接的理解。
 
   总结下来,文本的两个特点,一是时空的间隔,报纸上的文章不是典型的文本,《论语》和《周礼》是。二是缺少直观,敦煌壁画虽然可以作为文本来解读,但与文著相比,就不是典型的文本,因为我们无需掌握任何技术也可以有一点直观上的理解。不消说,能够直接读懂和不能直接读懂绝不像泾和渭那么分明,尤其,当时不是文本的,后来会渐渐成为文本。
 
 
 
 
 
   我们去解读一部经典,一般说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权威并因此对我们这个时代仍然施展威力,而是因为它的内容仍然吸引我们。但有时我们的确是因为一部经典的权威性而对它不断加以解读。但即使在这里,解读者对外在的权威性也不感兴趣,他们之所以对这样的经典感兴趣,是因为围绕着这一经典已经形成了一个解读传统。这解读传统本身已经形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我愿冒险用四福音书来举例。)
 
   经典作品是文本的核心,我们只是在扩展的意义上才把考古学所研究的物件等等也称作文本。上面说到,作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超出情境仍具有意义。这是作品和其他人造物的根本区别。作品才具有完整的意向性。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对平庸的作品也肯花一番解读功夫,因为他们关心的不是作品或文本的意蕴,而是研究对象上凝聚的信息。经典作品的解释者和考古学家的工作相去很远。
 
   作品会变成文本,但从作者讲,他是在创造作品,而不是创造文本。哲学文著的文本性一般比艺术作品的文本性强。但是,哪怕作品深奥难解,哪怕作者锁定的受众只是一个小圈子,他也是要在这个小圈子里争取直接的理解,激起直接的对话。从听众一方面来说,广泛的教养、耐心、深刻的阅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他理解作品,但这类准备不同于技术上的准备。
 
 
   
 
 
  解释
 
 
   先说解释的一个最简单的模式:
 
   作者的意思→表达→作品
 
   作品(文本)→解释→(还原到)作者的意思
 
 
   这和把说话理解为寄送包裹的表象是一致的,是一种起基本作用的简单表象。这个模式过于简单,人们对它提出了很多批评,这里只说一点:在这一模式中,作品本质只有包装作用。我们上面说到,作品的本质在于:唯有通过这一作品,某些东西才显现出来。
 
   在这种解释理论中,解释在于还原到作者本人的意思。针对于此,人们愿意把文本解读视作一种精神交流。这是个最美好的提法。可惜也最容易说滥。文本已经摆在那里,不能回嘴,说是交流,可怎么区别于读者自说自话?太多的实例让人觉得那是把手淫自封成完美的双修。一个人需要经过多少精神上的修炼,才够得上和那些伟大的作品交流?
 
   正当的解释理论,既不愿拘泥于索然无味的客观性,又不愿流于自作多情的任性。但这殊非易事。为防在较深的探索中陷入混乱,也许先该作一点简单的分层。经典文本的解释工作大致分成出几个层次:
 
 
   考证(考据、训诂)
 
   解读(释义)
 
   阐发、引申(不同于感想)
 
   创新
 
 
   考证。在考证这一层,我们以知识或客观性为鹄的。但涉及道、仁这样的基本概念,考证、训诂会自然而然延伸到释义层次。
 
   解读。解读或释义的根本目标在于复原作品的本来意义。释义工作有一部分没入训诂,有一部分没入阐发,但释义的核心工作则是通过对作者的不同段落、同时代其他作品、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进行研究,使某些有疑问的段落得到澄清。其间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发掘作品所默认的东西(和我们所默认的东西不同),由此来纠正我们的望文生义。
 
   阐发。关于解释的争论大多数是在阐发这一层次上。为了区别,我们不妨把考据及靠近考据的一半释义称作解说(explain),单单把围绕阐发的活动称作解释(interpretation)。所谓解释学主要探讨阐发意义上的解释。
 
   通俗说,阐发就是发掘作品的当代意义。海德格尔说,解释的主要工作不是要复述作者曾说的,而是要讲出作者不曾说的。这话听起来主观主义之至。我想平凡讲来,阐发是指说出作者不曾说但会说的,很像设想一个朋友在当事人自己的处境中会怎样做怎样说。
 
   只有知道作者都说了什么,说的是什么,才能设想作者会说什么。这种设想不完全基于逻辑,而需要“想象力”。因此,我们不会指望只有一种阐发的可能。但无论解释者付出多少心血,无论怎样努力把经典阐释得有意思、有意义,都是严格受到文本限制的,那就是,你是在解释庄子,而不是在编造庄子。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