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范晓楠:“人类世”语境下,生态艺术何为?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作者: 来源:中促会公艺委
 
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公园作品
 
 
 
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公园
 
 
 
中国·万荣首届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写意山水》覃枫     
中国·万荣首届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谷地地理计划-万荣》谭勋
 
 
 
近年来,国内的公共艺术与生态项目不断涌现,其中由李元秋先生策划的两个项目极具代表性:自2018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和自2020年开始连续两届的“中国·万荣黄河文化国际雕塑展”。无论是深入于广袤的戈壁沙漠还是依黄河沿岸地势地貌引入的大型雕塑项目,均产生广泛影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当地的民众也为这一旧貌换新颜的创举感到欣喜,曾经荒凉而鸟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而今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我的绝佳度假宝地。策展人李元秋对改造不同地貌和恶劣环境的项目充满激情,他说:“我不愿改变事实,只想改善现状,用艺术植入的方式让这种独特的环境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的关注和向往,更加有生命。”基于此种诉求的推动,他将自然生态与艺术完美融合,根据不同地域与文化民俗,为公众打造出亲近艺术与自然的新型生态休闲理念的胜地。
 
 
余论:未完成的思考
 
 
自然是一个不断被社会建构的概念,不存在传统环境主义所针对的单一和抽象的自然概念。纵览250年前美国与欧洲的历史,荒野曾是“废弃”的同义词,它被认定为黑暗和无序。历史中的荒野是会让人产生道德困惑、恐惧和害怕的地方。19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才慢慢意识到荒野的价值。由此,我们今天对荒野的向往其实是特定历史文化的建构和人类的幻想。即使在近代历史上,荒野被文化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但我们仍然无法回避,在人类文明之外,自然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在“人类世”的理论框架中,环境问题是内在于人类社会的综合性问题。我们无法脱离地方性和特定的文化社会背景,不能将环境问题当作独立的客体加以处理,需要根据地方的多样性来调整和组织人类社会的其他相关领域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由此,艺术家和策展人通过创作实践挖掘生态危机的本土思想文化根源,介入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行动,使生态话题成为公共议题,提高公众参与程度,进而推动生态意识的普及,重建社群新型生活方式,成为未来有待进一步推进的路径。
 
 
 
本文作者/范晓楠
 
 
 
 
 
 
 
作者简介
 
范晓楠
 
清华大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专家;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委;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艺术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思潮和视觉文化研究,著有《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血与肉的扭结:培根与英国当代艺术》另有40余篇评论文章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世界美术》《雕塑》《美术学报》等核心刊物。独立策划数十场学术展览,多年来作为学术主持为国内外众多大型展览提供学术支持。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