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

时间:2015年07月21日 作者: 来源:scope艺术客

林科展览现场 杨画廊


 
  自信的大小决定了艺术的高下,这种态度即非狂傲自大,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清醒中的开放和谦虚,无论中西,只要是艺术史立住脚的佳作,都可以作为学习和吸取的对象,从此看,优秀创作的起点,是在继承里超越前人,而不是狂热地推倒重来。
 
  历史的教育,让不少人盲目崇拜革命和创新,以为毕加索是天生的孙悟空,其实,真正学过艺术史的人,都能了解各个流派之间的脉络,那些大家,哪怕画面再激烈摇荡,内容再怪诞无忌,内在都不乏冷静和入定,而非上来就抱着寻衅滋事的想法,因为思想一旦被计算得失,博取好感所控制,作品便会不自觉地呈现噪音和喧嚣,哪怕能博得一时的关注,但低劣的本质决定了其存在无法长久,而真正艺术的基础就是不被时代所束缚,给后人流出更多的解读空间,不是毫无回味单薄易散。
 
  当我们谈了这么多理论,如果来看看当下798的展览魔金石、杨画廊、佩斯三家大小不一的空间都在做涉及新媒体的展览。魔金石和杨画廊的艺术家,一个坚持在艺术地域边缘的东莞,一个则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虽然经历和阅历,以及对于艺术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真诚却通过作品,或者缓慢地松动,或者直接地练起,有感触观众的心灵。
 
  我们先从魔金石看起,整个展厅给人一种塑料的虚假感,无论是墙上的作品,还是地上被揉搓的垃圾桶,以及被喷上碎渣的银幕,都在诉说底层人民的虚无感,当集体的农民工被异化之后,他们的感情,甚至记忆,都被固定和物化,人与人没有任何交集与融洽,哪怕是最触动人心的乡愁,都被任何割裂成惨白有规则的月光,而死在他乡的游子,不过是随处被踢翻变形的垃圾桶,如同富士康楼上一跃而下的青年,谁还记得他们的苦闷,那种只能自尽的绝望,现在如同古惑仔港台片一样,都被时光打磨成可有可无的背景。

  从麻木的伤感,转到杨画廊,则是青春的朝气,没有一丝一毫的不确定,无论是小清新的航程线,还是无聊到对着计算机吐槽放屁,都在另一个侧面,记录青春的真实和无聊。认真地记录不认真,坦诚地表现真荒诞,是艺术家带给所有人的轻松感受,当一代都市青年不再为衣食担忧,不再被感情缠绕,只剩下自在舒坦地在互联网上随意冲浪、电子乐和卡通画,随着鼠标的引动而翩然起舞,炫丽的色彩和小小的心动,让密封的空间充满温馨和浪漫。

责任编辑:阿特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