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巫鸿:中国艺术是如何被叙述的?

时间:2023年02月20日 作者:PUP China 来源:普林斯顿读书汇
本书的10个章节集中在从公元前4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中国艺术史中的10个案例研究。这些个案没有构成一个目的序列(teleological sequence),而是见证了历史叙事和艺术实践之间替代性互动模式的出现。植根于朝代时间的叙事,从根本上而言,是意识形态的构建,它们总是基于被筛选过的信息以及特定的观点来左右历史的书写。这本书并非是想从这些带有偏见的叙事中拯救“真正的历史”,而是将这些叙事也视为有价值的历史人造物,研究其概念化过程、写作的方式、书写中的冲突、以及它们对艺术主题发展和风格变化的影响。
这十章根据时间顺序和相关主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模型与模式”(Models and Patterns),重点是从东周晚期到汉朝。当时特殊的仪式物件和纪念碑成为历史叙事的主题,艺术叙事开始显示一致的朝代时间模式。
第一章“中国艺术中朝代时间的出现”(The Emergence of Dynastic Time in Chinese Art)关注了公元前4世纪中国艺术中常常被忽视的两个现象。一个发生在文本生产领域:当时大量关于丧葬仪式的文本开始将过去的真实的和想象的视觉和物质形式与一系列古代王朝联系起来。大约在同时期,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物品体系,最新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探讨这两种现象的关系时,本章首先解释了“三代”的概念,这是与中国艺术有关的最早的关于朝代时间的口头表达。其后这一章节转向讨论中山厝(釁,cuo)王墓——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考古挖掘在这座公元前4世纪的墓穴中出土了一系列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它们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多样性让人困惑,但当我们用当代关于仪式艺术的话语来认识它时,很容易就能认识到这种多样性是社会转型时期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延续这一讨论,第二章“重构世界:秦始皇的艺术项目”(Reconfiguring the World: The First Emperor’s Art Projects)介绍了同样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的仪式艺术另一种替代性的“朝代历史”(dynastic history),并探讨了这种叙事与秦始皇统治时期(公元前221-210年)各种艺术项目之间的关系。这些艺术项目包括传说中的十二金人,六国宫殿和骊山墓地,它们在位置和目形成了互补,且都源于对朝代时间的彻底重新概念化。在全新的观念中,皇帝成为永恒政治传统的表现。而在此之前的中国历史则被想象为一片空白。由此,新型的帝王纪念碑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以支持这种新的政治叙事。这一章节详细分析了骊山墓地,并重点讨论了其雕塑和其他组成部分的物质性和规模,进而讨论了秦表象系统中的“中心空心化”(empty center)及其隐含的王朝主体性(dynastic subjectivity)概念。
秦朝的灭亡粉碎了永恒王朝的神话。其后,中国艺术继续在汉朝演变,并与植根于“天命观”的新政治思想和历史书写相联系,产生了一个完整的以“祥瑞”为中心的视觉系统。第三章“冲突的时间性:天命及其对立面”(Conflicting Temporalities: Heaven’s Mandate and Its Antitheses)讨论了这一系统的史学基础,它在历史上对圣君的颂扬,以及在现实中合法化汉朝统治的作用。“祥瑞”根据其政治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示汉朝成立的神迹,一类是上天对在位皇帝及其统治的认可。第二类的例子在汉代艺术中尤其丰富。本章讨论了这一传统中产生的几个杰出作品,探讨了它们在通过造像(image making)唤起上天反应方面的作用,它们与汉武帝统治(公元前141年至87年)下的帝国宏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皇家园林——上林苑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的想象中,上林苑是一个充满着吉祥的飞禽、走兽和植物的微型宇宙。而在社会底层,基层民众对西王母的崇拜,暴露了民众对儒家天道报应论的愤懑情绪,这也引发了西王母形象的广泛流行,体现了异质的视觉逻辑。
 
 
祥云中的神鹿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西汉,公元前二世纪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
 
 
本书第二部分“政治与宗教”(Politics and Religion)关注中国历史上的“中间时期”(middle period):分裂时期(the Period of Division,4世纪到6世纪)到唐朝(706-960),探索了政治、宗教和王朝仪式事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激发了新类型的艺术实践与话语的产生。随着佛教在这一时期的迅速传播,佛陀的“瑞象”成为了历史叙事和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朝代时间的概念仍旧存在,但它的意义和功能在宗教和政治当局的反复交互中经历了诸多变化。第四章“瑞像与朝代时间:叙说中古中国的佛像”(Miraculous Icons and Dynastic Time: Narrating Buddhist Images in Medieval China)通过考察一组文本叙事和一组图像叙事,探讨了这种变化的逻辑和语言。文本材料的分析主要关注由慧皎(497-554)和道宣(596-667)分别在6世纪早期和7世纪早期编辑的关于释慧达(刘萨诃,约公元前345年)的传记。这些文本展示了将佛教圣象与朝代历史联系起来的多重模式。敦煌莫高窟323窟中的绘画和雕塑进一步将讨论引入视觉形式领域。按照时间顺序,洞穴侧壁的两幅全景壁画描绘了从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到公元6世纪晚期的隋朝的佛教故事、以及佛教信徒与壁画赞助者的事迹。中央壁龛里的佛像象征着唐朝。虽然这种线性叙事暗示了一种明确的政治议程,以证明朝代时间的合理性,但它也传达了佛教的一个强烈信息,即帝王的命运必须取决于他们对佛教的信仰。
 
 
张骞拜别汉武帝
敦煌莫高窟323窟北壁,初唐
来源:敦煌研究所
 
 
第五章“山水与王朝权力:山岳之争”(Landscape and Dynastic Power: Competing Yue)则转向王朝合法性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虽然中国艺术以山水画闻名,但这些图像植根于更早的历史事件。当时一些山脉和河流被挑选出来,成为特定的宗教或政治象征。一系列神圣的山,或称“岳”,逐渐成为王朝的象征系统。本章的目的是探索这一制度形成的历史,以及在其过程中的紧张关系与冲突,特别是当这一制度中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在武则天(624-705)时期受到挑战时。武则天修改了既有的礼仪规范,建造了新型的纪念碑,将自秦以来最隆重的王朝仪式——封禅祭祀的地点从泰山改为了嵩山。这些改革都旨在将权力从男性转移到女性,在宗教、仪式和政治领域实现性别逆转。但由于她仍然在传统的性别框架内工作,当唐朝皇室的新男性成员重新登上皇位时,她的所有成就都很容易被毁掉。
 
 
武则天肖像
来自一本18世纪的相册,里面有86位中国统治者的肖像
大英图书馆,伦敦
 
 
第三部分“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由接下来的三章组成,从朝代时间的概念出发,考察中国艺术史学术和金石学(antiquarianism)的起源。第六章和第七章,“艺术史和朝代时间:阅读张彦远”(Art History and Dynastic Time: Reading Zhang Yanyuan)和“朝代时间的盲点:辽”(Blind Spots of Dynastic Time: The Case of the Liao)成了一对互补的案例。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脱离了早期以品评为主的美术批评,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之祖。第六章讨论了张彦远的艺术史观的构成,以及他自己与艺术史的关系。本章讨论了张彦远的“三古”说,这是中国艺术史家第一次根据审美标准对绘画史进行分期的尝试。本章还讨论了这种分期与朝代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张彦远的历史叙述中,有一些看似不连贯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可以引导我们探索他对于“过去”和“现在”的观念,以及他的历史分期观念背后深刻的历史和心理断裂。
张彦远为后来的艺术史学家提供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史叙述模式,但这种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尤其是其在处理复杂的历史原境时。第七章探索了这些局限。研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可以发现,这位宋代的绘画史论家在编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续编时,出于对单线的朝代时间分段考虑,不得不简化或忽略后唐时期出现的新的区域性的艺术中心。最近发现的一组辽的丧葬绘画证实了这种艺术话语与实际实践之间的脱节。这些壁画展示了中国与契丹形象与风格的复杂融合,这促使我们基于形式和思想、行动与主体之间的真实互动来构建新的历史叙事框架。 
第八章“复古与朝代时间”(Returning to the Past: Fugu and Dynastic Time)从朝代时间的角度重新审视“复古”的观念与实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复古与朝代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古”作为一种历史观念,指涉的是实际或想象的古代王朝和圣人统治者。本章的目的之一是描述一种传播广泛的模式的存在,在这种模式中,朝代时间观念为恢复旧的历史形式提供了先验模型,从而为“复古”的实践构造了一个隐藏的模版。本章的另一目的是将不同的复古实践置于三个大的背景下:仪式(ritual)、朝代更迭(dynastic renewal)和金石学(antiquarianism),来研究“复古”思潮如何在广泛的文化和艺术领域成为思想的焦点。本章还关注了两个历史案例,王莽(公元前45至23年)在建立他的王朝时的复古实践,和宋代仪式改革中金石学的影响。 
 
 
瑞鹤图,宋徽宗
北宋,十二世纪初
辽宁博物馆,沈阳
 
 
第四部分“断裂与变革”(Rupture and Revolution),也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后期的两个尖锐的断裂,这两个断裂都引发了朝代时间概念的更新以及相应的艺术实践。第九章“缺席的艺术:前朝遗民和后朝代时代的时间性”(Art of Absence: Remnant Subject and Post-dynastic Temporality)讲述了1644年明朝覆灭后的时刻。这一时刻产生的后朝代的时间性,将研究目光从看似平稳的朝代传承上转移,并重新聚焦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脱离了原先清晰的连续性与归属感。对于那些对前朝有感情的人来说,朝代的更替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失落,并带来了深刻的创伤。这些情绪也成为他们的创作的主要动机和主题。从更早开始,这种后朝时间性,激发了中国文化中的“怀古”诗歌体裁的产生,也启发了南宋以后的视觉表达,成为“前朝遗民”用绘画和书法来自我表达的主要载体。而1644年明朝覆灭后,中国艺术中产生了一个基于后朝时间概念(post-dynastic time)而自我维持的艺术生产与话语领域,在视觉图像中赋予了已消逝王朝以新的生命力。
 
第10章“终止即开始:朝代时间与革命”(End as Beginning: Dynastic Time and Revolution)的时间焦点是1912年,在这一年里,共和革命结束了中国漫长的王朝历史。这章的研究对象是新兴的现代视觉文化。基于1912年出版的日历海报,本章探讨了三组图像与相关话语的内在逻辑。首先,一种将阳历与中国传统农历并列的新型“双语”日历,表现了在这一过渡时刻不断变化的时间概念。对这种并列形式起源与转变的反思展现了多重时间系统,新生的共和国在这种多重时间观念中设想着自己的历史地位。第二组图像由剪辫运动的照片组成,为理解清末及民国初年社会群体的复杂心理提供了细致入微的素材。第三组图像讨论了摄影中镜子和铭文的使用,这种复合的图像构成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自我”的认知。
 
 
剪辫运动与摄影
 
 
最后,本书的结论部分回到了本书最最开始时提出的两个问题:中国艺术在其文化、社会政治和艺术原境中被如何叙述?这些叙述与同时代的艺术生产如何关联?本书十个章节都在不同的历史和史学背景下回答了这些问题。结论部分将本书作为一个整体,突出了中国艺术创作和历史概念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朝代时间模式。通过将这些模式历史化和原境化,这一结论性的章节将中国艺术史的建设与一个多层面的史学体系联系起来,反思了这一体系的局限性,从而再次强调了本书的研究目标:将中国艺术史从“朝代时间”的叙事体系中解放出来。通过将朝代时间——这个看起来不言而喻的历史叙事框架问题化,进而对这一与与艺术实践相关的本土艺术历史话语体系有更好的认识,从而为各种艺术传统和理论体系之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