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廿四味:珠三角32位艺术工作者的年度计划

时间:2020年03月18日 作者:黄紫枫 来源:ARTDBL编辑部
 
 
李耀:重估日常生活的价值
策划人/艺评人/坪山美术馆副馆长
 
 
 
2019年12月29日,我策划的“啁啾·深圳(坪山)公共艺术季”开幕; 2020年1月5日晚上,公共艺术季的主题沙龙“艺术实践与公共价值”顺利举行; 而前一天的4号早上,我和朋友们去越众历史影像馆见了刘博志老师,听其讲述被镜头捕捉与转化的华人流散影像背后的故事; 当天下午,我们去了位于溪涌的UABB分展场“自在溪涌”,参加“艺术如何在地生长”分享会,晚上还去坪山大剧院看了法国版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当主角唱出“去爱永远比爱更伟大”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5号下午艺术季参展艺术家崔英婷在坪山中心公园实施现场作品《沉入云中的海不需要呼吸》,晚上在坪山美术馆五楼天台举行的主题沙龙,由于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竟持续到十点多才结束......
 
回首从2019年末奔向2020年初的那一周,至今虽然才短短3个月,却似很久以前。在社交媒体上和远方的朋友聊天,都同感亲历历史,倘若再见已是劫后重逢。时至今日,作为个体,我觉得有必要重估日常生活的价值,细至家庭空间里的亲情关系、人的动物与社会属性、共情能力和注意力管理乃至终极的生死命题,都在这段时间里被放大了。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一过”,而共同经历了最近几个月的疫情管控和信息冲刷,我能做的除了把日常生活与本职工作打理好,就是思考如何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里,努力明辨是非真伪与留存记忆,在人性的闪光中寻找温暖与动力。也是在这一刻,对于海德格尔言说的“向死而生”,我仿佛有了切身的体会。
 
 
 
 
梁铨:记住了“决绝”二字
艺术家
 
 
突然的疫情中断了两个正在展出的展览,去年计划中的几个群展也延期了,今年的公益展看来也要再计划。蛮好,上天自有安排。
 
疫情中收到的吴洪亮先生的一封认真的信,谈到了展览,谈到明末的“长物志”。作者文震亨是文征明曾孙,从小家境富裕,生活趣味讲究。六十一岁时清兵攻陷南京,剃发令下,投河自尽,救起后绝食六天而亡。想不到苏州博物馆里那棵文征明手种的紫藤花下还有如此决绝凄惨的故事。
 
近日常翻“长物志”,久违了的品格不是当代拿着不锈钢饭碗在食堂路上吃饭的艺术家所能感受到的。青年人冲击一下可以,但文化的建设不能只靠“痞”不能只靠“坏”,还是要追精典,还是少不了“雅”。
 
生于民国,过了七十多年没有大的战乱日子,可以了。这次灾情不是战争,没有停水停电大毀坏,希望青年人不要再碰上更苦的日子。属鼠,居安思危,喜欢住家里搬东西。一直想网上订一些压缩饼干以备不时之需,又怕他人家人嘲笑。
 
前不久被香港上市公司禁言,感受到一点点吴大羽先生一九五零年被赶出杭州美院的心情。吴师说:勿固我私,勿中道止,勿为枯枝堕落起惊。
 
 
 
 
刘可:重整到凝聚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华侨城盒子美术馆执行馆长
 
 
2020年过去的这2个多月,坏消息是:新冠肺炎爆发,这期间里经常被各种信息和图像触发愤怒、惋惜、悲观的情绪,感受到紧急状态中各种常规的事物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崩塌与建构的感觉同在;好消息是:新冠肺炎逐渐控制住了,但特殊时期的思考会留下印记,会让我重整价值观念。
 
疫情中断了我原本去纽约、伦敦的考察旅游的计划。中途回到广州,幸好工作室还可以进去,只能长时间独自呆在里面。工作的时间比较充足,同时在认真读尼古拉斯·伯瑞奥德的《关系美学》,受到了不少启发。
 
今年着重展开的工作有三个方面:在个人创作上希望将观念“凝聚”,避免单物质的抽象;在艺术空间的运营上将更深入“项目在地”和“创造关系”的研究和体验;在艺术教育上重点对“当代艺术知识生产”进行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够营造一个具有更有流动性和碰撞性的弹性平台。
 
自己生活的提升,需要对时间和节奏的改善,减少不必要的磨蹭和急躁,控制饮食,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身体状态,通过吸收新的思想来调节精神状态。
 
最近的座右铭是:“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每一天都是第一天。”
 
 
 
 
吕红荣:尽量真实顺心地活着
木星美术馆创始人
 
 
筹备了近两年的美术馆,为了能在2019年12月份顺利开馆,对我们刚成立的团队而言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展览开幕后,我们计划春节期间正常的营业,准备了系列的新春论坛活动,还有开展各方面的合作……但这场病毒的战役却让我们直到今天仍旧处于闭馆状态,似乎一切工作都静止了,这对于一个新开的美术馆来说是非常尴尬的状态。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也让我愧对展览被迫延期的艺术家们,第一次的展览就没有做到我们的约定。但在生命与生存之间,艺术的力量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除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尽量避免外出之外,我们能做的,唯有力所能及地参与朋友圈中对疫区人们的一点物资支持。
 
我们木星美术馆地处保税区的优势就是做国际展览,2020年原本准备了四场与境外合作的展览,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放缓了脚步。原计划三月份韩国艺术家的展览,要推迟到六月或者是七月,不只是因为中国疫情的问题,韩国同样正在遭受病毒的袭击,项目也无法正常开启。我们和韩国团队密切的沟通着,并基于对生命的探索与思考,转换了更具意义的展览内容。疫情共当下,已经感觉不出国与国的界限,反倒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切实际。
 
木星美术馆因为匆匆开馆,有很多工作尚未完善,正好我们也用这段时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无论是人员安排、工作流程,还是美术馆的未来发展,都有了缓冲的思考时间。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相信大家一定会共同渡过的。
 
作为一个新生的民营美术馆,除了对艺术的专业探索,我们的投资方是有自己的产业链:根据自己的产业链与资源优势,结合深圳本土的情况,建立自身的艺术发展规划。生命健康与科学探索是我们产业的方向,接下的展览都会与艺术家合作这方向的内容,以艺术和展览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关系。同时木星美术馆将推出系列艺术教育课程、艺术健身房以及更多的好玩的内容,希望大家关注。艺术不是一个高深的门槛,它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全世界有很多的艺术家,因为命运和机遇不同,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明星,但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创造艺术品。这是我们对精神的追求,也期待更多人能了解木星美术馆推崇的理念。
 
这段时间,我身边有不少为疫区奉献大爱的朋友,他们逆行而上,淹没在疫区里,奉献点滴。患难见真性情,平常总听到各种评价自己国家这些那些的不好,一旦国家有危机的时候,匹夫有责——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与武汉共存亡。这一次,国家团结的力量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幸福感,也让我更多地去思考是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几乎静止的日子里,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我反省了很多关系,除了工作生活,我们还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什么?
 
由于天天在家,老母亲半抱怨着无法外出,但又掩盖不住喜悦,心满意足、安安心心地享受我们在家的时光,有点心酸:我们每一个人,往往为了更好的生活,为工作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却忽视了身边最亲的亲人。看着新闻里一个个家人离去的消息,心里默默流泪,我庆幸身边的家里人,再多浮华,也不及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前段时间,美术馆的工作让我压力非常大,各种声音蜂拥而至,有鼓励也有嘲讽…….我当时非常在意,甚至无法入睡,现在想想,我做木星美术馆的初衷,除了可以尽点社会责任,更多是想满足自己及公众对精神的追求与分享,建立一个分享快乐和知识的地方。当连自己的健康、家人的感受都无法顾及的时候,这还能算得上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吗?这一次的时光暂停,反而让我放下了包袱。艺术作品本来是给人们精神带来愉悦、快乐、或者解脱的一种方式,要做非盈利机构,我并不需要什么人或机构为美术馆冠上头衔、挣得资金回报,也不需要去争取虚渺的名和利。生命诚可贵,如果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如关门算了。尽自己的努力去用自己的心去做想做的事情就好,就算失败那又如何?所以,工作是工作,接下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快乐,来日方长呢!
 
艺术圈里都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一切的发生,更像是上天给人类的考验。这张试卷我们是否能测试通过,是上升、不及格还是被淘汰,这也和人的心态有关系。究竟是经济泡沫还是被生产的泡沫,会在考验中见分晓。人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遭遇到各种历练,从开馆到今天这么短短地时间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于是更加向往身边能有多些真实的、没有太多功利心的朋友,人生目的地都是一个方向,希望最后在安息的时候不愧于人生,无论工作与生活,都保持真实的、真诚的自己。
 
“我的心你的艺术”——原本是我们下一个展览的名字,现在这个展览重新定位了,我将这句话给大家,木星美术馆希望未来用心带给每一个人艺术生活的感受。尽量真实顺心地活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点作用的人,这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要做到不容易,我正在这条路上努力。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