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艺术的力量:七位艺术家再谈武汉双年展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作者: 来源:凤凰艺术

 

2022武汉双年展以学术标准和时代站位,邀约285位中外艺术家及团队的446件(组)优秀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创新探索意义的视觉艺术成果一次立体性的梳理、创作与展示,体现艺术创造上“各美其美”的多彩景观,彰显艺术交流和审美上“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展现中国艺术和全球艺术的交融共通,使“艺以通衢” 这个主题成为学术内涵深厚、形式结构新颖、艺术感受度高的视觉大观。

 
凤凰艺术特邀七位来自“文化样态”“城市形态”“绿色生态”“创新动态”板块的参展艺术家李津、陈淑霞、傅中望、卢禹舜、徐累、章燕紫、唐晖进行专访,与他们探讨关于这次参展经历的诸多思考和感悟。
 
 
关于艺术家
 
 
 
 
 
 
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2013年被AAC艺术中国评为年度水墨艺术家。2014年被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为年度艺术家。本次武汉双年展中,李津的水墨画《过早册页》于“城市形态”板块“物·理”展出。
 
 
 
 
陈淑霞,1963年生于浙江温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代表展览包括2021 @武汉 • 2021 陈淑霞等。本次武汉双年展中,陈淑霞的布面油画《心象》《东渐》于“城市形态”板块“情·理”展出。
 
 
 
 
 
傅中望,1956年生于湖北武汉。1982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雕塑专业。先后任职湖北省博物馆美工部、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室。2006年任职湖北美术馆。2016年在武汉创意天地设傅中望工作室。2022年任武汉双年展展览总监。本次武汉双年展中,傅中望的雕塑《嫁接的种子》于“文化样态”板块“心象化境”展出。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本次武汉双年展中,卢禹舜的中国画《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之一》于“文化样态”板块“心象化境”展出。
 
 
 
 
徐累,1963年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代表展览包括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国家馆”等。本次武汉双年展中,徐累的绘画装置《节度使》于“绿色生态”板块“木·生长”展出。
 
 
 
 
 
章燕紫,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双硕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曾在上海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那不勒斯当代美术馆、香港医学博物馆、英国爱丁堡Surgeons’ Hall Museums和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 (MEAA)举办个展。本次武汉双年展中,章燕紫的绘画装置《炁》于“绿色生态”板块“水·滋养”展出。
 
 
 
 
 
唐晖,湖北武汉人。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附中,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并留校任教。2017年中央美院博士毕业,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系主任,院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本次武汉双年展中,唐晖的数字绘画装置《CYBERBOBO》于“创新动态”板块“策·动/公共艺术”展出。
 
 

 
武汉双年展通过艺术叙事展现了特色鲜明的武汉地域文化,请问您的作品是如何体现武汉文化的呢?
 
 
李津:美食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城市物质性的直接体现,这一次我对武汉文化的探索也不例外。1985年新中国画邀请展的时候,我到过武汉,与湖北结缘。当时我就被武汉的过早美食折服,被武汉人的过早文化震撼到了。于是我就以武汉地道美食为题,用水墨画了《过早册页》,描绘了六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武汉美食:豆皮、洪湖脆藕片、面窝、热干面、严氏烧卖和欢喜坨。
 
 
李津作品《过早册页》
 
 
传统水墨画都是文人画,不涉及世俗的生活。但是我尝试用水墨的表达方式来描绘世俗生活。我认为正是食物构成了无名大众生活最坚韧的重心。通过吃这个最最普通的层面,中国画就此可以接纳一切,就此可以和世俗生活融于一体。
 
绘画让美食永存于画布至上,保留了鲜活的状态和味觉感。我相信来参观展览的武汉市民看到我画中热干面上的红萝卜、豆干、香葱,都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会心一笑。
 
 
《过早册页》展览现场
 
 
陈淑霞:我其实并没有去直接地回应武汉地域文化这个母题,而是挖掘城市中个体的心理世界,尝试发现人们无形的情感和意志。这也和“城市形态”中“情·理”的主题相呼应。
 
 
 
陈淑霞作品《心象》
 
 
我选择了最近我的两幅作品,来表现我的创作状态和我对于这个主题的思考,一个是《心象》,一个是《东渐》。这两幅作品延续了我对宏大叙事的疏离感。从九十年代的“原色”,到“虚实两境”“此在”,再到“边际”,我对于画面的描绘是从画面的中央逐步走向边缘的,这里面也包含了我“内心的写实”与“心灵的映像”。我希望我对我艺术创作的反省和源于内心空白的创作欲望能够表现城市中人的精神世界,呈现意象性的表达。
 
 
陈淑霞作品《东渐》
 
 
 
 
您怎么理解文化语境与艺术样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傅中望:我认为文化语境是艺术样态的土壤,它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原材料以及独特的视角,帮助艺术家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同时,文化语境也塑造了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艺术样态。
 
艺术样态是文化语境的反映,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文化冲突等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这些看法和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文化语境。
 
 
傅中望作品《嫁接的种子》
 
 
本次参展的作品《嫁接的种子》就沿用了我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榫卯”结构的理解,用嫁接的概念和榫卯结构的方法,把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相结合,让它在我们当代艺术的语境下阐发出新的文化意义。我想这也和“文化样态”板块“心象化境”的主题相呼应:寄情山水,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再在艺术创作中将这些思考寄托在雕塑中。
 
 
傅中望作品《榫与卯》
 
 
卢禹舜:我想文化语境和艺术样态的互动关系是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文化语境不断影响和塑造着艺术样态,推动艺术家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艺术样态也不断反作用于文化语境,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卢禹舜作品《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之一》
 
 
我在《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系列之一》尝试从中国的传统哲思里获得启发,把这些哲思和抒情的、生活化的东西勾连在一起,用非常大的跨度来展现山水符号和人的符号,以及我主观上对山水的理解。如果用辛弃疾的诗来说,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您如何理解自然生态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徐累:自然生态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木材、石头、金属、纸张等都是常见的自然材料,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其本身也带有自然生态的印记,这是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美感。比如说在雕塑中,青铜、大理石本身的纹理和色泽,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徐累作品《节度使》
 
 
当然,木也是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媒介,它具有独特的纹理、色泽和质地。在《节度使》这个装置作品里,木就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徐累作品《节度使》(局部)
 
 
我引用了中国长卷画里面“引首”“隔水”“拖尾”的装裱形式,按照西方木雕的方法雕刻成木帘幔,既发挥了装饰的视觉效果,也起到了隔屏的作用。三节画分别描绘了“马”在行进中的三种形态:唐代“照夜白”的骨架、麦布里奇式的影像、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浮雕,通过马这个主题把中外几种不同的美术形态串联在一起,构成了特殊的视觉修辞和时空观、文明观概念。
 
 
 
章燕紫作品《炁》于“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展览展出现场
 
 
 
章燕紫:我认为自然生态与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生态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规律,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创新灵感。从自然中汲取的元素和感受,可以被融入艺术家的作品中,成为我们独特个性和视角的体现。
 
 
章燕紫作品《炁》
 
 
 
在自然的这些形态里,我可能最和水亲近一些。我在镇江出生,小时候走五分钟就能到大运河边上。出于对河流的生命体验,我选择了传统文化中“炁”的概念,这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 一种疗愈能量,一种意识流,这也和我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有关。而河流作为大地的血脉,它的流动能带来生机的水和蒸发的炁。炁在自身的经络中流转、循环、生生不息。我想这和大自然的循环或许也有联系。
 
《炁》是一个六十多米的绢本长卷,在布展中我把长长的水墨河流蜿蜒布置在展厅的顶上,当我们仰望作品时,既能够感知到人与水的亲近,又能体会到那看不见的、蒸腾的炁。
 
 
信息时代下,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趋势逐渐深入。在这种环境下,您认为艺术的内核会发生改变吗?
 
 
唐晖:在这种环境下,艺术的内核确实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本质上的改变,而是形式和表达方式上的拓展和创新。
 
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和发展。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拓展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和观众的审美体验。
 
 
唐晖作品《CYBERBOBO》
 
 
这次双年展上引起众多游客打卡的作品《CYBERBOBO》就是我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在接触了区块链、电子触手、元宇宙等艺术形式后,我尝试把这些技术和概念应用到我的创作中,用矢量文件的精确表达和放大而不失真的图像算法,来传达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有次序感的新特质。这个作品还处于“未完成时”的状态,将来它的规模可能比在双年展上展示的还要大。
 
 
唐晖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生命之树》
 
 
当然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使得艺术的创作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综合。身为艺术创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艺术仍然是关于美的表现和创造。艺术家仍然需要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创造力,以及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力。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