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张海涛:物理科技艺术媒介简史与概论——万物等观与心物感应

时间:2021年02月02日 作者: 来源:



    其实人与物的平等观念自古有之,是人与新生命物种成为造物主“去人类中心化”的途径,庄子“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他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古希腊时期世界的本源即“气、水、火”之物;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一与多、阴与阳相互转换回归物性,庄子“梦蝶”中生物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互换视角与身份判断事物的价值;法国哲学家吉伯特·西蒙东将物视为三种:物理存在的体、技术存在的体与精神存在的体,认为技术与人文化应该打破对立的关系,重建一个自由平等的政治范式,改变是与技术存在体之间的敌对关系。关注人性化的良知去解救技术带来的环境危机,以及反思由技术所造就的新兴生命与人类的伦理关系,这些都说明技术与人性不可分离,也不是取代的关系。近期赫拉利出版的《未来简史》说人文主义将被科学主义取代只能作为一家之言。新民主主义寻求“齐物平等"的重新定义,人类只是存在于世界万物其中的参与者之一,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说:“如果蜜蜂可以投票,世界将会怎样呢?而蜜蜂如何投票呢?”新媒体艺术其实就应该是技术人性化的体现,在此,人与物、技术与生物、主体与客体将会创建一个新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平等已经被广泛讨论。主客体平等的交互性感知、想象,是目前人工智能还未达到的,人工智能正在向多感知发展,打破了以视觉为中心的艺术。未来人与人造物的感知是相互平等的存在,当然前提是相互能够达到感知的情况下。

 


荷兰艺术家Theo Jansen创作的
风动装置作品《海滩动物》



物观与心物感应

    当今全球化时代以经济富强的现代性做为主流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工业信息化带来的强权利益,致使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遭受空前的危机,人工的物化消费致使生物生理上的变异,不明症状的暗物质侵袭,高科技的生化和数字变异带来的弊端,让我们面临着各种新的生命、病症和新的死亡方式。自然物态规律自古不会因人的外在意志而转移。人类从出现至今一直想认识或改变这种自然物化现象,在与这样的力量进行调和与抗争,从秦始皇的长生不老丹到当今的人工物态,人们用各种方式想留住青春,然而最终选择了心灵的回归。以物态隐喻和寻求我们一种精神轮回和永恒,诠释了人与物态规律的抗争与调和关系,这里面自然物态与精神达到合一才能得到心灵的永恒,人的欲念往往会破坏自然物态而导致心理上痛苦。

    物态,字面上理解为日常所知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植物在一定自然或环境影响下的状态和自然原始动力的规律,可引申为被精神抽离后的物化状态,寻求人与物感应的关系,这里“态”意双关:即指事物一种自然状态本性;又指人与物感应时对物的心态和价值观点。

 


Blendid Interaction Design创作的装置“触摸我”



    物态学即研究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这里自然物态与此相关:与生态关系、自然原始动力、朴素、自然、非修饰、感伤、顺应自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人与物的关系,永恒话题、物及必反、潜默。  

    物观.观物即人与物感应时以人或物的视角感受价值观和心态、人生观,面对自然物态规律的心态和体悟。可见物态是一种精神寻求自然的状态,它已不是简单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说法,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物”都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庄子“齐物论”,老子“物及必反”,佛教“格物”、德国近现代哲学的“唯物”,东方物派……当代的后物质。当今时代人们为了物质欲望以人工仿造摆脱自然物态:如整容、转基因、克隆、虚拟镜像、仿真生命,以人工化寻求表征的永恒。变与不变的不断平衡的东方文化:由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到人机合一、人机分离的演化过程。虽然脑机记忆存储、算法和基因编辑、克隆让人类的生命得到延长,但社会结构和伦理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精神虚空正在逐渐加剧,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物性。

    人类从起源到现在一直都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现在的克隆技术、网络虚拟和智能机器,科技的发展时常冲击着伦理、道德、媒体、政治、宗教、艺术的变革。在这里东方哲学中的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概念,是一种借物观人,或以人观物,而寻求精神与物合一的关系,对物的心态,对物质欲望及物化原始动力的看法。所有宗教都谈论有关生死的物化与转换问题,对积极的人生观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懂得事态来去,适时、顺势就不致为悲伤或欢乐所干扰。道家认为,人洞察事物本性,有感情冲动,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而是感受到事物的情感信息而不为所动,不以物喜不为己悲,才能定能生慧。毋宁说“得道者不为感情所扰,以至失去‘心灵的宁静’”他的心灵快乐不受外界所左右,可以达到“至乐”,人的努力目标是“天人合一”。这与我们当代“人定胜天”观念不同;科学的数字、生化变异中“基因与克隆”延长寿命对伦理道德产生了争议;时空混乱、穿越可能带来心智紊乱与太空殖民;基因改变引发的莫名的病毒疫情,生态破坏引发了灾难的诞生,媒体刺激、造人计划和宗教缺失引发了心理的变态,人类不断将面临着外态环境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缺失。人的身心改变着物态环境,物态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灵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朴素物态心理,是人类化解危机的重要一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对物态规律的自然心境成为当代人永恒的话题。

时间与空间转换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空间多维度不是我们表面能感觉到的,需要理论逻辑支撑和实践证明,如爱因斯坦的理论早于实践。海德歌尔说“空间与时间中的一切距离都在收缩,21世纪为世界展开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收缩而是一个彻底展平的时空。时间空间的隔离也批判了康德式的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如生与死、欲望与淡泊、血肉与精神、过去与未来,能指与所指成为了一体,轮回、混沌、我与它、主体与客体、表象与真实二元论虽不同但却将统一为一个整体,与齐物论观念一致,即统为一,这样前现代的物与如今后人本时代的物交叠在了一起,时间与空间穿越,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


物权分配

    物与人其实不可分割,物的分配与政策相关,而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分配是社会学问题,与之前提到的自然科学管理不同。然而现在也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了统一转换,与差异平等或多元主义有着重叠关系,物的分配与消费、生产、土地、资本也有紧密联系。

    涉及宇宙间一切事物,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必须得到尊重。广义上人类是自然物之一,也要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和有生必有死的法则,人类的社会活动及其对自然的影响也是自然范畴内部关系。人与物的不平等其实也是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物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原因,只有万物平等政治,对物的分配才能改变,重新编织物的秩序,它不是取消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差异,而是将差异的事物视为权利、道德伦理平等作为前提,包括商品交换也是平等交换、契约的平等关系,差异是平等的前提即承认多样性的物性。



二、早期的物理科技艺术(20世纪10-50年代)

一、 动媒体艺术


    动媒体艺术电子因素是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艺术探索的普通性特征,它包括动态雕塑艺术、光感动态艺术(Lumino-kinetic)和早期的电脑空间运动(Cybernetic Art Movements)以及视频艺术。动态装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10年代。
光艺术的概念
    “光艺术”的命名人是美国的托马斯·沃尔弗雷德(Thomas Wilfred),他创作了一个色彩机器模型,而且个人参与互动,表现出各种形态的、流动的、缓慢变换的灯光效果,充分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巨大可能性。后来他还创作了一种电视机的灯光艺术盒,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夜呈现出毫不相同的光视效果。沃尔夫弗里德的光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60年代,光与视频艺术结合。从科学研究探索,现在人们大概发现几十万种的可视色彩,其中很多色彩人们不能用肉眼区分。威尔弗雷德的艺术作品非常重要,因为它第一次把音乐、动态、视觉结合起来。

 


托马斯·沃尔弗雷德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