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刘韡个展798长征空间开幕

时间:2012年09月05日 作者: 来源:99艺术网


图片资料


        2012年9月1日,刘韡个展在798艺术区长征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据称准备了一年,而刘韡说“正式动手只有1个月的样子”。空间门口对外海报上印着横七竖八、躺着的几个工人,来者错误的意会为现场“可能有行为艺术”。事实上,左右两个大展厅呈现着大型的装置作品,在描述现场时可以零碎的使用高低杠、大圆桌、立方柱、帆布、钢管等词,整体而言作品相当精致,来自体量上的观感极具震撼力。当然,这庞大的工作量必须要求有木匠、焊工的技术,不可能是刘韡一个人的“手工活”,那么海报上出现的那些“躺着的工人”可以解释了,权当是主办方对他们工作的致敬。
  关于“拒绝描述”
  此次展览值得玩味,孤立的作品没有任何“支撑”,没有名字、没有材质、没有尺寸…甚至前台处的一张简介上明确写着“刘韡拒绝描述这个展览和作品”。而艺术家本人一出现,我还是走了过去,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这些不做任何交代的作品,虽然做好了被拒的准备,刘韡也非常配合我的预感,礼貌的拒绝了:“我的作品就是我的描述,观众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他的说辞感觉上在理,艺术家的作品即是他理念的呈现方式,仔细一想,这其实有点“不负责任”。我现场随机采访了10名观众,8个直言“看不懂”,一个说“想看懂”,状态最好的为“右边好像是个游乐场,但艺术家肯定有他深层的东西;左边的没看懂”……实际上,90%的观众根本观察不出什么门道,更别指望他们能看懂。
  很显然,当观众在搜集日常经验中无法获得匹配的信号时,他们的思路无从进入作品,摆在那里的一件件装置只不过是一些奇怪的工艺品罢了。很多时候,要求艺术家描述作品的出发点是想了解一个艺术家,了解他的创作过程,了解作品的指向性。虽然说某些“胡说八道”、不实诚的阐释会误导观众,但阐释的程度分很多,批评家的过度阐释自是不可取,但艺术家有效的阐释、适度的阐释是有必要的,不能拿“拒绝描述”敷衍大众、继而成为问题本身的挡箭牌。
  尊重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如果找“拒绝描述”的源头,首先想到的无疑是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然而她针对的是评论家的阐释,并非艺术家的描述。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他们的想法应该放在第一位,这是对艺术家的尊重,对作品原初状态的尊重。作品的展出并不意味着作品的完成,介入到公共领域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才是最终目的。
  连作品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还要求观众“借题发挥”、一味探索玄之又玄的东西,实在有点勉为其难。通过颜色和几何的分割,大胆假设刘韡的这些装置力图传达“政治诉求”或者“现实某种针对性”(这是他的艺术一贯所标榜),作品本身实在太过含蓄。
  圈内人士指出:“刘韡的作品体量壮观,一如庞然大物所具备的压倒之势,但观看过后依旧难以引发相应的爆发力。”这般颇费心思、却晦涩难懂的作品虽然无从引发现实的追问,可以肯定的是已渐趋成为一种国际流通的方式,这是继异域风情、意识形态策略日渐式微过后,另类抽象艺术的崛起。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0月7日。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