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黄药:开设南京首家艺术治疗中心

时间:2012年06月11日 作者: 来源:南京晨报

    这是一座名为“药艺术馆”的两层小楼。它坐落在南京定淮门园林式科技园内,而它的主人名为黄药,著名旅美艺术家和创意策展人。
    近日,因为黄药主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药艺术——南京药艺术馆的治疗试验》,记者应邀来到他的艺术馆。他笑说:“好多人一听我这馆的名字,以为我是卖药的。”其实,黄药研制的是“精神之药”。他期盼着当代艺术能早日从高阁上走下来,成为大众们心灵的良药。
    艺术就是玩——来参加一场“昏礼”吧
    “中国的艺术界是为精英和名利修建的殿堂。”黄药的开场白如此直接。这些年的东奔西走,让他对国内艺术界的氛围深感困惑,“想想看,最初艺术是怎么起源的?不就是来自田野里干活时的歌咏、涂鸦吗?这些来自民间的精神财富,怎么到了艺术界,就弄得高高在上、神秘莫测?”黄药将书翻至“试验之十一,昏礼”。照片上的新娘与新郎,一起被裹在一匹红布里,笑容灿烂。去年,朋友的朋友要结婚,新郎想要特别一点的,于是几个圈内人就弄了一出“昏礼”。
    何谓“昏礼”?古人所认为的昏礼属阴,于黄昏举行,故称“昏礼”。黄药说:“古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那时候的昏礼很简朴干净,不举乐,没有后代的喧哗、排场、虚荣这些繁杂而浮躁的玩意。这场“昏礼”当天,身为国家级营养师却情迷当代艺术的陆少凤,呈上作品‘豪猪’——一只浑身插满牙签的烤乳猪。年轻艺术家郑俊龙则做了一张被无数气球拉起的婚床。难得的是,“昏礼”现场,还来了许多跟艺术家不沾边的人,有目不识丁的老人,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在现场敲腰鼓、搭糖果、扎气球,玩得不亦乐乎。黄药说:“艺术本来就是玩。同时,它也是精神之药。在‘玩艺术’中,让人们在精神上获得自由,活得真实,激发原创力。”
    艺术藏在民间——“哭灵”老太令人尊敬
    “艺术藏在民间。”这是在2009年的夏天,黄药和另外两位艺术家郭海平、罗隶开着“流动药房”走遍全国后的感悟。在宣传艺术的行走过程中,黄药碰见许许多多的“民间高手”。在徐州睢宁,他们遇见一位“哭灵”老太。这位老太“哭丧”已有40年,而当地的“哭灵”民俗非常流行。在睢宁两天,老太为艺术家们表演了自己的“哭艺术”。黄药说:“她令我肃然起敬。张口就来啊,哭得入情入理。其实艺术从来就不是什么职业,它仅仅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在天津,黄药认识了瓷器收藏专家张连志。他是一位商人,也是一个收藏家。“他看到我们的车,可激动了。上来就来了个名副其实的行为艺术。他向手下一小姑娘借了一只口红,亲吻我们的车,车身上都是口红印!他说,这不算什么。他还想把名贵的瓷器砸碎,拼贴在他的路虎汽车上,然后开着这部汽车去参加我们的展览!”在黄药看来,张连志是一个在常人世界里游刃有余的疯子。“他比我们这些所谓艺术家还艺术,还疯狂。而艺术,本来就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艺术能治病——南京首家艺术治疗中心将开设
    郭海平在这本《药艺术》中提出了“艺术药理学”。在进入后工业时代后,社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加剧了世人的精神危机,各种精神疾病迅速暴发与蔓延。所以在西方,艺术早就作为一种原始的治疗手段被重新激活。甚至,很多社区里都有一个艺术治疗中心,心理学家和艺术家合作,来为病人治病。黄药的药艺术馆内,也将开设南京首家艺术治疗中心。他希望,病人能通过来这里随意地涂鸦、唱歌,自然地宣泄掉心中积压的情绪。让艺术,变成药,也就是黄药的网站“drugartchina”的由来。让艺术之手,抚慰那些不能言说的伤痛。

         

责任编辑:刘倩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