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海

1946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86  开始旅居法国巴黎
现工作生活于巴黎和北京

主要个展
2016   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特邀展览,巴黎,法国
2016   The Mayor 画廊个展,伦敦,英国
2015   “东云西渐—江大海回顾展”,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台湾
2014   “云之象外”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个展,艺术8,北京
2013   “氤氲渺邈”江大海个展,,耿画廊,台北,台湾
2009   “浪潮”江大海个展,,艺术8,北京
2009   “弦场”江大海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6   “法国五月”江大海个展,,艺倡画廊,香港
2005   “微茫气象”江大海个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4    索非亚国际艺术基金会大展,法国
2004   “微茫气象”法中文化年个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1999    江大海个展,台北诚品画廊,台湾
1998    江大海个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8    江大海个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主要联展
2017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银川当代美术馆
2016    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 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    The Mayor画廊展位,巴塞尔,瑞士
2014    合美术馆开馆展:“ 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武汉
2013    “虚薄绘画展”,元典美术馆,北京
2013    “海峡两岸当代绘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海峡两岸当代绘画展”,台湾国立美术馆,台中,台湾
2011    “道法自然——2011中国抽象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
2011    “施与得——中国艺术家交流展”,科罗拉多大学美术馆,美国
2009     抽象绘画百年纪念展,偏锋画廊,北京
2008     中国艺术家联展,路德维希美术馆,科布伦茨,德国
2005     Aye画廊开幕展,北京
2004    “宣言”,韩国当代美术馆,首尔,韩国
2003    “形而上”展览,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0     第三届上海艺术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1994     亚洲艺术博览会,巴黎法兰西画廊展位,香港
1990     蓬皮杜艺术中心联展,巴黎,法国
1988     国际当代艺术展,图卢兹,法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云之象外
· 江大海:瞬逝之恒常的现代绘画者
· 由可见到不可见:可见之异境
· 江大海:无限与冥想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江大海:无限与冥想>>

黄 笃

   江大海的抽象画之所以引起人的关注,在于他把绘画过程与时间维度相联系,透过色调之变化以探视高深莫测的宇宙景观,使时间与空间获得无限延展,让人立刻进入了想象空间,犹如畅游广阔无垠的宇宙,犹如步入茫茫的黑夜,犹如陶醉于诗性之境界。

   尽管江大海在形式和使用材料上,保持画面与色彩的均衡性,但他尤其强调将画面在整体上处理色调的尺度,不同于其它抽象绘画的表现,他多以灰色或黑色或其它色为主的画面上做底色,然后不断层层细化,即反复挥洒自己调制的色点,形成了带有点状生命意识的符号与痕迹的“视觉语汇”,并被解读为某种诗性的“隐喻”,而不是沿用任何与传统有关的“图像”形式。

    江大海绘画描绘的宇宙空间的深远感与暗喻的时间无限性相呼应,既让人凝视,又使人冥想。他的笔迹在画面上悄悄的动作,或覆盖,或挥洒,或宣洩,让灰色结构中显露深灰、浅灰、深红、浅红的微妙变化,进而营造出幽远之境,不仅呈现一种人类存在的悸动,而且暗喻万物深处的轻声细雨。当然,江大海的绘画蕴涵了让人能洞察和领悟到一些事物,不只是指其表征的意义,而是指其绘画的操作性:画面灰色或其它色的深浅不一,以及挥洒于其中的疏密不等的小点痕迹,增添了无限的深远感。显然,绘画的魅力就体现在画家个人的想象力和手工性,它并未“终结”或“死亡”,而是一种无穷的奥妙形式,绘画形式和语言往往由方法论所决定。如果说法国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以点彩方法描绘的是具象形象,那么江大海并不是追求印象派在物理构成上和色调亮度上表现出的变化现象都统统包含在颜色的对比,他在画布上挥洒的色点所表现的是抽象性,以及宁静而冥想的诗境。他通常并不在于展现油彩的肌理存在,而是发挥个人技巧经过油彩底色覆盖和滴洒,使其隐于形式之中。他没有凸显材料的质感,而是以平均分布的方式,铺陈于整个画布上,好像把画布上的颗粒填平似的,如此的材质显然超越了原来材料的特质。也就是说,他使用材料的心态是创造超越材料之上的“内涵”,材料只是作为“工具”而已,为了“内涵”的具体化,他将材料进行某种特定的处理,或稍加重或稀疏,或明或暗。江大海以个人独特方式无需创造伟大的“意义”,而是重建了绘画的纯粹视觉语言。

江大海深知,与写实绘画不同,抽象绘画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其排斥叙事及其语境:不仅集中反映了非常个人化语言编码的特征,而且又是由各种符号组成形式语言的解码过程——以色彩(疏密、强弱、明暗、深浅、多少)构成的色域来探寻新艺术语言。显然,他在创作中表露出个人的睿智与包容,严谨地把握住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的辩证关系。他没有一味遵循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逻辑,也没有完全返归中国传统绘画美学,而是从二者找到了融合的支点,既有西方绘画的抽象语言,又有传统中国绘画之鸿蒙美学。正如从绘画中看到的那样,画家在处理画面结构的整体与细节、远景与近景的关系上显现出个人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能力。首先,他明确以当代语言结构为前提;其次,他转译以传统中国绘画美学之要素。这并不是展现表面符号,而是吸收、融化和转译的结果。在他的画中,让人能依稀感受到,古代米芾和龚贤山水画美学被融化和“隐藏”于他自己的形式结构之中  ,进而创作出了别样的诗意气象。倘若从远处欣赏其画,给人第一印象是一片灰色或红色或其它色调,能细察到画面色调的微妙变化,犹如深浅不一的混沌云层似的感觉。然而,当靠近画面细细观看时,立刻发现经由他在画布上刷几层灰色(或其它纯色),进而又调出不同色彩在底色上不断洒滴不同色点的细节。也就是说,远看如宇宙如游云如梦境,近看则尽显几种颜色组成的密密麻麻的抽象色点。这些色点无疑表明,他在创作中身体运动成为其绘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美国艺术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创作过程中“偶发式”的身体大幅度运动不同,江大海在绘画过程中滴洒色点的身体运动则彰显出自己理性而又节奏平稳的动作。所以,他的绘画将自然与心智融为一体,以最少的艺术技巧和滴洒“润色”画面,重新发现了事物原初的本质,再现了经过过滤和升华真正贴近人心灵深处的“自然”。他表现的宁静自然之景,抚慰着人的心灵,感染着人的思绪,与那种都市喧嚣的世俗形象构成鲜明对照,它在某种意义上暗喻的是自我逃离令人焦虑不安的现实,而驻足于一个寂静而沉思的世界。

显而易见,江大海的作品以平面结构化、中性化及物性与绘画的一体化为核心。他以简约质朴的精神为依托,具有集绘画性、行为、中性化、时空性、关联性、本源性、精神性、同一性和物性于一体的美学特征,生动表现了混沌模糊的宇宙世界的气息、气势、气氛和气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江大海在主观性上使绘画更接近于极简抽象的单色或中性的程度,他抛弃具体的“再现”形象,透过日常重复的绘画行为,返归自然质朴的审美,探讨其纯粹的精神性。换言之,他追求与物质间直接对话的形式来呈现于画布上,以点、线、面、肌理、色调以及色域的层次变化,探索物质、精神、自然三者合而为一的纯形式语言。也就是说,他的抽象绘画无疑表明了一个新的维度——点与面、近景与远景、平面与纵深、形式与形状、人工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辩证统一。

 总之,画家江大海生活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紧密且又全球化急速发展的时代,处于中国文化传统回归和民族自觉意识增强的语境下。他的绘画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这样复杂而多变的大环境。如他所说,“我想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强调我们自身文化的特征,文化艺术的趣味,艺术的表现;另外一种就是和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抽象,西方的艺术思想能够相衔接的一种东西,就是东西方高度的一种融合。”  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发现中国与西方间艺术表现性的差异,“在色彩、色调的问题上,西方像音乐,他们那种合声、和弦在我们中国乐器是有欠缺的。绘画也一样,对和弦合声不懂,很难把艺术作品变得非常丰厚,表现力这么丰富这么感人,他有一定的内在原理,或者说艺术语言更本质的东西,这种认识是绝对不能够忽略的。”   由此可见,江大海在绘画创作中拿捏得当,浸透着自己的思索、判断与践行,他追求理性、纯粹、简约的造型以及宁静而优雅的色彩,并不限于刻意视觉表征的塑造,而是侧重挖掘单纯而自然的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秘、缠绵和忧愁感,让人在寂静的空间中体验与冥想。因此,他将画布与行为、色彩与情感相互融溶,依靠色彩编织色域的微妙变化及其空间建构达到均衡与禅意之境,从而建构了个人独特、清晰的视觉语言。这就是江大海依靠思维、身体与单纯性所建构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朦胧感和无限的时空。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