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君
2004至今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展览
2019“原创源于自我”王爱君实验艺术教育项目,苏州工艺美院,苏州,中国
2019“山水与风景的对话”北京国际摄影周,北京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2019“一念为山”王爱君作品展,烟台美术馆,烟台,中国
2019“一念为山”王爱君作品展,寒山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9“阿拉善的云”天津设计周,天津宁园,天津,中国
2019 墨隐色—— 墨化艺术第一回展,北京艺术粮仓,北京,中国
2019“与君同行”王爱君商毅水墨作品展,北京森林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与君同行”王爱君商毅水墨作品展,天津格调松间,天津,中国
2019“光之再现”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台北,中国
2019 艺术深圳,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中国
2018“水墨新现代艺术宣言展”,贵点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8“中国水墨现场”,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7“苍穹之下当代艺术扫描”,内蒙古美术馆,呼和浩特,中国
2017“新人文画”第一回展,虞山美术馆,常熟,中国
2017“当代中国画60后艺术家提名展”,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中国
2016“神遇” 王爱君作品展,虞山美术馆,常熟,中国
2016“自然的虚托邦——中国当代风景绘画研究展”,悦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空音” 王爱君作品展,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天津,中国
2016“四原色-晕色之美”艺术联展,北京草场地EGG 画廊,北京,中国
2015“在或不在”当代艺术展,北京万国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5“中国墨线艺术”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中国
2015“虚薄之境——对画:山水与风景”,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5“回归——山水美术馆开馆展” ,山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天外” 王爱君作品展,巅峰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5“黑白进化论” 艺术作品展,雅公艺术空间,四川,中国
2015“从天而降” 王爱君作品展,德滋画廊,北京,中国
2014“ART TOMSON ”当代艺术沙龙展,天津汤臣津湾一品项目中心,天津,中国
2014“抽象与自然” 当代艺术展,筑中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默化墨”当代艺术展 ,正和诚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2014“大象无形”当代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大象无形”当代中国抽象画展,雅葵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3 中外摄影艺术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2“中国以上”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南京中华儿女艺术馆,南京,中国
2012“不焦虑的风景”王爱君作品展,上海莫干山 55画廊,上海,中国
2012“宽度5” -“框”里“框”外当代艺术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2“抽象艺术‘天津美院’邀请展”,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1“新历史,新宋庄-当代水墨艺术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1“油画作品邀请展”,西洋美术馆,天津,中国
2011“纸上作品沙龙第一回展” ,笔墨养怡文化交流中心,天津,中国
2011“津门艺术家作品系列展”,渤海银行,天津,中国
2011“爱君纸上作品展”,笔墨养怡文化交流中心,天津,中国
2010“爱君纸上作品展”,鼎杰画廊,上海,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自述
相关评论 更多
·  王爱君/《净月》作品: ——
· 观空取象——王爱君的艺术实践
· 第五维度的艺术
·  夏可君--王爱君的《天外》:
· 降临与敞开——王爱君的《神遇》
· 作品评论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王爱君/《净月》作品: ——三重方式解读>>
 
王爱君携数字智能艺术作品《净月》参加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 ”主题学术展《山水与风景的对话》,作品以新媒体为手段,创造了新的生命可能性。我们将从三重方式解读:《净月》以三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从中可以看见,艺术家不断的透过这三重方式与世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一种特殊的启示:那就是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协助我们从时间过渡到永恒,而是帮助我们通过抽象的智慧,通过善行以及艺术的运用得到自我之【认识途径】,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三重意义上的视者之观看。
 
2019年10月19日-28日,“北京国际摄影周-【时间与记忆】”学术主题在中华世纪坛二层西厅如期而至。著名理论家、策展人藏策与香港著名策展人秦伟联袂策展的《山水与风景的对话》,将山水与风景摄影的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参展艺术家为:卡依奧雷塞維茨(巴西)、戈哈尔•达什蒂(伊朗)、玛塞拉•马格诺(阿根廷)、敖国兴 、秦伟、 王爱君、 魏壁、严怿波。10月22日上午,在中华世纪坛放映厅,策展人藏策主持了关于本次展览的对话,学者唐东平、袁园,参展艺术家秦伟、王爱君、敖国兴共同参与了对话。话题以“时间”和“记忆”作为切入点,探讨山水与风景在艺术方面的当代性意义。
 
参展艺术家王爱君的作品《净月》,其背后的意义是只有通过他以前的作品才能得窥全豹。一直以来他坚持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就是它的“诗意”是如何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呈现与展示。他认为诗是高度浓缩提炼的语言精华,是人的精神的抽象表达。原本普通的彩墨画也被他赋予了一种自然宁静感,但简单的回归自然只是肤浅的逃避,对他而言,自然本身,那玄而又玄的天地,其实另有深意。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绘画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多样化艺术媒介。作品多次参加重要的艺术展览,并被多个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有《似花非花系列》、《虚山之石》、《天地》、《一卷山绘画系列》、《阿拉善的云》装置作品等。
 
《净月》作品: 三重方式解读:数字智能艺术作品《净境》是《净月》的前身,曾经于2019年1月25日在苏州寒山美术馆展示,它是艺术家个展中的最新数字智能影像技术的成果,同时也是他向公众展示了他回应全新的数字智能艺术时代精神的思考与探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王爱君是如何在数字时代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将自身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语言特性进行提取,输入计算机运算,创造了另一个“自己”——一个数字智能艺术家。”所以,作为《净月》前身的《净境》意义就在于以新媒体为手段,创造了新的生命可能性,对数字化艺术重新定义。
 
从第一重方式,以知性方式,也就是通过感官持续汇入讯息,人们所接触的事物,来解读《净月》数字智能艺术作品现状。现场除了净月影像之外,还有作为其配角的的材料,看似十分简单,却不单一。两块白色圆形木板,一袋沙子,还有一些散落着几颗来自大漠的孤石。白色板悬挂空中,与地面白板相呼应,这两块板与两条影像相重叠,以禅意方式重现了王爱君先生一直以来赋予其自然的宁静感,构建双重风景。净月现场感的独特魅力是通过打破传统影像单一的展示方式,将山水作为抽象“符号”代入《净月》现场中去。
 
从第二重方式,也就是以情意方面感知净月作品,它又是如何呢?王爱君的作品《净月》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净月》之所以具有禅境-妙悟,是因为它将原本“归于寂”的水墨材质感一时明亮起来,并更加重视生命流行与节奏。那么一片白板与地面沙上叠加《净月》影像后会呈现怎么样的感觉?我们发现,王爱君将《净月》作品的载体从传统水墨媒介转化为数字智能艺术媒介,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智能艺术自身的智能性,也使得其墨色材质在空白背景衬托下,呈现具有妙境感。其实这是从静态角度来看的,那么动态呢?《净月》的画面的产生的动态并非简单的连续,而是一个非连续步骤。  正如存在于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中的各个所有事物都是“离散层级”和“连续层级”的共存。换句话说,《净月》似乎呈现一些灵物从未知维度“流入”属世或终端层面的维度,宛如灵界之物向世界之物的对应。因此它向人类启示了宇宙的神韵,是呈现超越之美。这就是《净月》展示的特殊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从第三重方式,也就是以近乎神性的本质,来解读《净月》数字智能艺术作品的现状。因为本文打算就重从文化和理性的特征方面去阐述《净月》的内涵。我对《净月》的理解多依据神学家瑞德堡提出的“神圣的散发观”这个概念。按这种解释,瑞德堡将宇宙视为“通过单一生命力量的连续发散创造的单一动态实体。(一个单一的动态实体,是通过单一生命力的连续发散而创建的。)根据瑞德堡关于神圣涌入的学说,衍生出一个生命艺术的概念,“生命艺术的核心概念---三一的概念,三——形式,媒介,果效,是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也是一位,也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器皿。”根据以上说法,这些组成净月影像的元素可以比之形式,媒介,果效这三一的生命艺术理念。关于生命艺术概念的具体解读在此就不累赘了,有兴趣的读者请看我近期发表于《中国文艺》杂志里的一篇拙作《生命艺术的概念之重构》。因此,在精神和自然领域中,净月作品完全是通过将宏观与微观世界之间的对应关联起来的。
 
人类生命也可明显区分为这三重领域。因而人会发觉自己以第三重方式与这个世界交织在一起。第一重是那些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然后人会通过第二重方式使物质世界成为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但是我们应该将第三重方式当做今生唯一奋斗的目标。
      所以,王爱君的《净月》作品以三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就是不断的透过这三重方式与世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当然王爱君并非一开始就进入这个事实,而是经过多年的自身修养与艺术实践来掌握这些事实的呈现,然后从中得到人本质的三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事物本质的三个方面。
其实,人类仰望布满星空的宇宙,心所体验到的悸动是属乎于人的。显而易见,当代艺术本应有自我救赎,也应有这样的特殊启示。将上述关于三重方式的见解视为当代艺术之“宝典”。如果一个人相信精神上的命运,他就必须在这个信仰的光下在这个世界上行动。在宗教中,道德行为决定着精神命运。因此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协助我们从时间过渡到永恒,而是帮助我们通过抽象的智慧,通过善行以及艺术的运用得到自我之【认识途径】,这就是我要说的三重意义上的视者之观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