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煜

1973 出生于北京
199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书记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19 “印象多米尼加”展,钓鱼台国宾馆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油画部分,四川 
2019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8 “生在北京”,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
2018 “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8  香港牵动我的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创作展,香港
2017 “流动的独白”石煜个展,北京798桥艺术空间
2017“言意之间”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宁波美术馆
2017“开门见山”首届陶溪川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2016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长征),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5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抗战),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2015“对画”石煜个展,798桥艺术空间,北京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来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纽约艺术学院,美国
2013 再写生•共写意——中国油画名家写生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各色——石煜2013作品展,中间美术馆,北京
2011 全国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从石煜的画想到的
· 石煜的油画风景
· 带着毛刺
· 视域融合与争执——读石煜的画
· 《出走》
· 《对画》石煜作品展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从石煜的画想到的>>


每个人画画,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味道”,石煜的画,整体通融、色彩考究、运笔洒脱大方、不拘小节。这种味道,我很喜欢。
“味道”一词,人们论画时常用,而且相互能理解。它不同于“风格”,风格一般无高下,而“味道”则有高下、正邪……;它也不同于“格调”,格调侧重于艺术品格的高低,“味道”不仅包括品格的高低,而且它还包括作品所呈现的作者性格的全部丰富性。它涵盖的内容比“风格”和“格调”更宽,它是对作品中艺术家精神气质的一种感性的整体把握。
有些艺术家或许功力不浅,但其“味道”则可能或矫饰、或媚俗;而有些初学艺者,虽功力不足,而其手迹隐约透露出来的“味道”也可能或清纯、或执着。总之,“味道”是作品中作者“质”的一种呈现。
这个“味道”是怎样孕育、形成的?评价“味道”好坏的价值尺度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先验的、还是与人类社会一同生成的?这类问题在美学上,至今没有共识。
我认为这个“味道”是构成一个艺术家作品美学价值的核心因素,因此对它的研究,是文艺美学、也是艺术教育学的重要课题。


     石煜这一代青年画家遇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于“画什么”和“如何画”,他们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与此同时,美术市场初步形成,其功能正逐步发挥,各种类型的社会需求,通过市场以其价位向艺术家招手,对于艺术家“画什么”和“如何画”不能不产生相当的影响。这影响对于社会整体来说,自然不全是负面的,但其负面的影响——使艺术家不是根据艺术规律去进行创作,而是根据“适销对路”的市场规则去生产作品——无疑也是很实在的。
令人欣慰的是,石煜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青年教师一直严肃地、刻苦地探寻着自己艺术的发展道路,把自己的艺术之路与人生之路看成是一回事,把二者统一起来思考和实践。石煜说,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一些有成就的艺术家所关怀的不是身边的琐事,而是有关自然、社会、人生方面的大问题,心里有一个大的格局,艺术上才有大的气度。”我认为,石煜的这个认识,不仅对于他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就一般艺术家的成长而言,它也具有真理性。
这画册中的作品,就是他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的初步成果,是他毕业以来风尘仆仆地在生活中画的部分作品。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多是现场写生,其中流露了作者与其对象间真挚、朴素的情感联系。“真挚”和“朴素”都没有刺眼的光芒,但内在的“天生丽质”,使它们成为优质人性的重要特征,成为构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基础。


     工作以来,石煜每年都带学生上社会实践课。他带的队伍,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小分队”;他还打算把社会实践课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这门课在整个教学中的独特价值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想通过这个渠道去摸索创作主体与其作品的关系。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将提高石煜的教学水平自不待言,而且对他自己艺术上的成熟,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五四”以来,中国许多著名画家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从徐悲鸿、林风眠算起,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著名画家同时又是美术教育家的名单,这除了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重视薪火相传的传统,还与20世纪的历史环境使中国知识分子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有关。最近这些年,由于泛市场化思潮的广泛影响,校园中物质性的东西升值,精神性的东西贬值,不少人对此十分忧虑。但这肯定是暂时的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消失。美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将不仅在刻苦地艺术实践中不断创造使自己成为优秀艺术教育家的条件,而且也在认真地艺术教育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去提高精神境界,使自己具备成为卓越的艺术家的条件。艺术教育家与艺术家在一个人身上是相得益彰的。
     人们有理由希望:20世纪的前辈艺术家们以心血浇灌艺术幼苗的这一优秀传统,在21世纪的后来人中得到发扬光大。

     石煜今后还要经历人生风雨的磨练。前面谈到我很喜欢他作品的“味道”,我更寄希望于将来:经过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反复锻造,石煜作品的“味道”会变得更浓郁、更凝练、更纯粹。

杜键    2006年9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