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煜

1973 出生于北京
199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书记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19 “印象多米尼加”展,钓鱼台国宾馆
2019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油画部分,四川 
2019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上海中华艺术宫 
2018 “生在北京”,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
2018 “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8  香港牵动我的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创作展,香港
2017 “流动的独白”石煜个展,北京798桥艺术空间
2017“言意之间”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宁波美术馆
2017“开门见山”首届陶溪川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2016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长征),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5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展(抗战),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2015“对画”石煜个展,798桥艺术空间,北京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来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纽约艺术学院,美国
2013 再写生•共写意——中国油画名家写生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各色——石煜2013作品展,中间美术馆,北京
2011 全国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0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从石煜的画想到的
· 石煜的油画风景
· 带着毛刺
· 视域融合与争执——读石煜的画
· 《出走》
· 《对画》石煜作品展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绘画与音乐>>

绘画与音乐,一个视觉,一个听觉;一个静止不变,一个随时间流动。也不尽然:音乐有静止的时候,那是乐谱。绘画有流动的时候,那是绘画的过程。说绘画与音乐都有旋律感、节奏感,一个靠形色,一个靠音律,但都是由动作完成的。

石煜把画架搬到了音乐演奏的现场,听其声,画其形,感受那时而舒缓时而澎湃的气氛,用笔和颜料呈现于一幅幅画面之中。绘画的结果是静止的,安静的环境和不动的形象最适合现场写生。石煜是反其道而行之,把音乐的声音与对象的动作纳入于自己的绘画来源之中。

他对于现场的音乐只是有感而发地融入画面,并非是两相照应,视觉化地解释那些曲目。一幅幅现场的写生,离开了音乐,自成独立的绘画作品。

每一个个人的感受都是多方位的、多渠道的,自在人心。诸多的具体性导致了感受无法用单一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感受是不可能复制的,任何表达的企图都会受到表达方式的制约。音乐和绘画都是单一的方式,所以从表达的角度来说,不如综合艺术那样容易让人接受,如电影、多媒体和表演。

绘画和音乐是人类在只掌握有限手段的条件下所创造的艺术形式,随科技的发展,启迪了后来的诸多艺术形式的产生,这是古老的艺术形式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承前启后,不等于自身就此消亡,其作用于单一感官的方式,更便于人的思考,让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归于精神的单纯。反过来想,单一的艺术形式有其单一的好处,提问和回答都可以由有限的个人来完成,个人也可以在作品的完成中完善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可以导致认识,艺术实践同样也可以导致认识,只是这个认识大概是更宏观、更总括、更能离开利益的狭隘。绘画与音乐的生命力,是在有限的手段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由有限去求无限。因为人心的宽阔,才可以在有限中得到无限。

这是我的一点体会。

画家石煜和德国音乐家合作的这个展览,形式是新的。一动一静,却也需要观众静心去体会的。即便是各自体会不同,只要有,就是展览的成功。

祝展览成功!

马路2015、11、19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