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凡

1972 出生于南京
2006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硕士学位
现居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5 罗凡纸上作品2 0 0 6 - 2 0 1 5,尚东美术馆,南京
2015 四个方案,问象空间,南京

主要联展 
2016 完成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北京创作中心第8期驻馆艺术家项目
2016 完成东岸-中美艺术家版画交流项目 伊丽莎白艺术基金会,纽约
2015 第十二届凹版木版国际版画双年展 亚历山德里亚, 意大利
2013 界—艺术家工作室白皮书,金鹰当代艺术空间,南京
2012 气质—金鹰当代艺术空间开幕展,南京
2011 日常—文化生存的直觉描绘( 第二回展),青和美术馆,南京
2010 日常—文化生存的直觉描绘,青和美术馆,南京
2008“幽潭与浮标”青和美术馆,南京
2008“燥眠夜”艺事后述美术馆,南京
2008“第一层皮”五人画展,半坡村酒吧,南京
2007 首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2006 全国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提名展 获银奖,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5 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 获金奖,贵州省美术馆,贵阳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访谈——罗凡个人项目《四个方案
· 死心眼的白日梦 —— 关于罗凡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死心眼的白日梦 —— 关于罗凡的绘画实践>>
    罗凡是一位非常安静的绘画工作者,大隐于市,很少参与艺术圈的各类活动,给人的感觉总是低调、内敛、不善言辞。对于绘画他一点也不着急,像是在做某种实验,始终在工作室里不断尝试,用绘画测量一种温度,打开一段记忆,发现一种距离,与当下纷乱的艺术圈进行时保持着某种隔绝的关系。

    (一)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北岛《青灯》

    罗凡无疑是一个“死心眼”的人。而最让他执着的,便是“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罗凡而言,掐指算来他在南京已经生活了四十多年,南京这座城市俨然已成为他的“承魂之器”。“我生活在南京,一个偏离中心的地方。有朋友总担心地域的局限性,但现在是资讯共享的时代,没有地域的局限,局限的只有自己的脑子。也没有什么会限制一个人的思考,这个地方总会长出些什么,而且是这个地方才有可能长出的东西。”于是,你能感到他生活在“南京”所形成的一种洒脱与沉淀。同样,你也能在他的绘画里感受到“南京”的灵气与俊彦。

    朱偰先生曾这样赞许南京:“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杰,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于是,你在罗凡的作品里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光怪陆离的鸟兽珍禽,以及令人分外向往的自然风光。罗凡用“私人化”的视角,展现着“自我性”的关注,宣泄着最“纯粹感”的情感与思考。他的绘画注重书写性以及绘画语言的“个人经验”。但恰是这种“个人化”,使罗凡淋漓尽致的折射出,他与南京的“休戚相关”。毋庸置疑,罗凡一直都在构造一个专属于他的“世界”,一个他自己的小世界。

    这个世界里看不到任何一个深刻的“英雄式”主角,也寻不到一个抽象化的“指向式”领袖。罗凡的绘画兼具理性与感性,辩证的统一而又相互矛盾,它随性、自然、又带着点“神经质”。阴郁的理性气质与荒诞的叙事绘画合二为一,提出问题,讲述体验,呈现心性,你接受与否,你赞同与否,疑惑你读懂与否,似乎都不是他所在意的问题。这些作品,仿佛是他精心记录下的日记,仿佛是他倾情讴歌出的诗句。平凡、自然、简单,却显得如此难能可贵。他似乎就是要告诉观者,绘画就是为了彻底打破我们日常习惯的参照系统。“我描绘日常的人和事,它与我有关,它是真实的情感,是对鲜活的生活的敏锐反映,最朴素自然的方式,不‘哲学’,‘文化’,不做作,甚至不‘观念’,我喜欢这种转换的过程,没有一种图式可以套用,不可能用别人的大脑代替你思考。我要有自己特有的方式。”之于罗凡而言,艺术展现着他的处世之道,也传达着他对这个世界最直接的情绪,以及他所奉行的绘画哲学。

    古代诗人在描绘“南京”时总带着那么点黍离之悲、亡国之恨。而南京的“烟雨”仿佛恰恰隐喻着这座城市的起起伏伏,寄托着这些士大夫的千思万虑。初见罗凡的作品,在我的脑海中也会反射出“烟雨”两字。只是,这种“烟雨”不再是杜牧笔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醉生梦死;也非韦庄《金陵图》里“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困顿无奈。罗凡画面所营造的“烟雨”是一把“保护伞”,他守护着罗凡的“自由”与“野逸”。有赖于他的绘画功底,以及这六朝古都的烟雨气,罗凡通过墨色变化塑造画面背景的深浅与斑驳,并将他的自我情感倾注在画面语言的表现上。色线交错、色块交叠,于是,画面产生出奇妙的节奏。时而深沉、时而轻快、时而隐晦、时而张扬……与画面主角,形成一种更具“故事性”的互动与交融。随着这样的路径,你正一步一步踏入罗凡的世界,逐渐看到更为丰富的画面语言,渐渐产生更为浓厚的好奇心。

    (二)他们以爱来自娱,想通过我来珍视、尊重和认识自己。——君特. 格拉斯《铁皮鼓》

    在罗凡的世界里,现实常常成了一种虚拟的、构造出来的实在。开屏的黑孔雀,幽冥的猛禽,堕落的蝴蝶,罗凡的绘画不是来自于梦境,却看似就是梦境,他以自悟的讲述方式表达着他所理解的深层非物质性,然而这并非是可信的真实。人不必在熟睡中才进入梦境,白天各种梦境也会降临,光天化日之下也会有白色帷幔徐徐拉开。它们是虚构,它们也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和谐后生存的无目的性”的荒诞,似乎让罗凡的画面自有一种奇异的生命。这“无意义”的梦境不再受控制,同时观者在不知不觉中倾注自我的情感,融入自己的解读方式。最后观者会突然发现,那是一场令人沉迷的惊梦,自己也已置身于一个荒诞的故事之中。

    在罗凡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某种陌生感的存在。画家总喜欢隐遁在作品的后面,在瓦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和理性秩序后,对观者察言观色,并让观者感到莫名其妙。含笑的白色向阳花丛中矗立着咧着嘴微笑的骷髅,闪烁的灯光中坠落下各种生灵,阴郁的色调连同暧昧的表情,窒息的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使观者赏阅的目光遭遇梦境般的挫折,诡异的死亡美学联想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这样一组绘画形象的呈现,使得罗凡的绘画更具有隐喻性的暗示。诗性的介入与社会的疏离的矛盾关系在罗凡的绘画创作中尽显无遗。罗凡说,他的绘画是冷漠中的一点温情,灰烬中的一丝余温,投进黑暗的一道幽光。显然,罗凡对“个人经验”的执着表达,并非仅为了自我的释放与畅怀。他用自己单薄的声音与视角,希望以此给予更多人思考生活的契机。在罗凡作品所呈现的视觉韵律中,低吟浅唱般慢慢展开着一种巨大而沉郁的内部张力。他处心积虑的将画面的诗性展开,不专制、不刻意、也没那么伟大。他刻意取消了永恒的本质,他只是能让自己清醒的看世界,也能让自己理性的看自己。在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与物象内核属性之间诗性的游走,为你讲述一段怪诞的诗文。这似乎是一个内心整合的过程。湿漉漉的画面,朦胧的气息,模糊的形象,阴冷的色彩是罗凡对幻想的破灭,也是画家浪漫梦想的终结。这些带有自传性质的画面,以一种质疑的后现代绘画语言,它挑战着你常规的视觉经验。他就像“南京”这座城市所展现的风范,浮华殆尽,历久弥新。
 
 
了了
2015 年4 月18 日于海上了了书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