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同

1972  生于陕西富平
1995  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
1999  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室,获学士学位
2007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唐勇力教授,2009年毕业并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居烟台,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14  “70一代”水墨画邀请展,金陵美术馆,南京
2014  柒舍雅集第四回展:艺术家的理想,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4  “鸿蒙变”玉衡水墨邀请展,玉衡画廊,上海
2014  “现场”跨地域的水墨经验,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
2014  柒舍雅集艺术展第三回:水墨·笔墨,映禾美术馆,南京
2014  “关注的力量”水墨画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4  “墨言新语”当代水墨展,北京1+1艺术中心,北京
2014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第二回展:入境,圣之空间,北京
2014  “墨向·非常态”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2014  “城怀味象” 2014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2014  “明月清风”当代中国画名家宫扇精品邀请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2013  “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正观美术馆,北京
2013  “学院新方阵”2013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3  “凡逸”当代水墨宇辰邀请展,宇辰美术馆,烟台
2013  柒舍雅集第二回:2013艺术澳门博览会专题展,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展览厅A馆
2013  柒舍雅集第一回:2013艺术北京博览会专题展,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3  水墨档案第一回:中韩当代水墨邀请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3  “界·限”新水墨五人展,顶峰美术馆,济南
2013  “墨色倾城”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水墨邀请展,朱屺瞻美术馆,上海
2013  “纸度”当代水墨艺术展,绘通当代画廊,北京
2013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2012  “非·国画”水墨人物三人展,Zan8艺术空间,北京
2012  “墨问”当代水墨艺术展,美丽道艺术中心,北京
2012  “墨分五色”水墨画邀请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2012  “墨炫”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世纪坛当代美术馆,北京
2012  2170水墨画邀请展,养墨堂美术馆,南京
2012  “至人无法”中国当代青年水墨画名家邀请展,垠坤艺术中心,南京
2012  “人的尺度”当代人物画邀请展,扬州
2012  “象外·象”第Ⅱ回:中国当代水墨画提名展,鼎峰空间,北京
2012  “潜移墨化”展,三潴画廊,北京
2011  “无境”当代水墨邀请展,宇辰美术馆,烟台
2011  2170水墨画邀请展,养墨堂美术馆,南京
2011  “学院新方阵”水墨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11  经典北京2011·专题展:“无界”青年水墨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中国农展馆,北京
2011  “叠加与互现”当代艺术邀请展,国粹美术馆,北京
2011  “南腔北调”中国画当代青年名家邀请展,芥墨空间,南京
2011  “关注的力量”青年水墨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1  “身体意象”2011学院水墨邀请展第二回,徐汇艺术馆,上海
2010  “学院新方阵”中国画十人展,宇辰美术馆,烟台
2010  “和而不同”水墨邀请展,扬州美术馆,扬州
2010  水墨品质邀请展,山东省美术馆,济南
2010  戏曲水墨展,朱纪瞻艺术馆,上海
2010  “回望的高度”新学院水墨展,南京图书馆,南京
2009  “四门阵”今派传承当代水墨主题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9  2170水墨画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2009  唐勇力教授研究生作品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09  上海新水墨大展,朱纪瞻美术馆,上海
2009  “错落”当代水墨十人展,梯级空间,北京798
2009  “转向与关联”2009年度水墨报告提名展,环铁时代美术馆,北京
2009  “融聚”2009 国家画院水墨学术邀请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08  “学院新方阵”水墨画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08  “宋庄制造”水与墨专题展,上上美术馆,北京
2008  “跨界”七人水墨联展,珊和羽画廊,北京798
2008  2170中国画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2008  上上艺术年展,上上美术馆,北京
2008  2008百人百幅作品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08  “画语者”艺术家2008年展,河北美术馆,石家庄
2008  21世纪水墨学术邀请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
2007  “水墨欲望”70一代的水墨艺术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  
2007  水墨今日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6  “笔墨纸砚”全国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台州艺术馆,台州
2004  “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展,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
2000  多向选择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1999  多向选择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1999  99届毕业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杜小同——远至彼岸
· 观画散记
· 镜像——杜小同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观画散记>>

    一、关于语言
    小同惯用海平面一样的横式构图,他通过这种平远空间制造整肃静谧的气氛,而用竖斜的人体造型打破这种安静。那些运动的或者静中有动的人体,或潜泳深海,或垂立沙滩,而有时这些人体可能换做行船,或者符号般翔集的海鸥。他所建构的平静中的运动,亦可称为运动中的平静,是一种加速度归零后的相对静态,一种有着动感意味的静态,一种悬石临渊般的欲动还止,静中寓动谓之势,兵法言:“形静而寓势,势者欲动者也。”
    开扬、宽阔、平远、幽深的空间,致密而饱满的气场,提供了一种静态感受;而人物、船体、翔鸥等写意之形的“入场”,则宣告着时序空间的成立,于是,生动温润的气息便在小同的意象时空里弥漫和流淌起来。小同的绘画散发着颇觉隽永的哲辩意味。他把永恒的空间与即逝的瞬间凝结在一起,从而制造了一个关于时间的对立统一的心象世界。
    小同的笔法从属于表现的需要,他的人物小品中常见笔法的洒脱与苍润,从中可见李可染山水皴法的某些特征。在游泳系列的画面中,他的线恰当地完成了实形的塑造和一些抽象形的表达。他更注意用线来驾驭体面关系,表现一种有空间感的趣味。
    小同的墨法以积染为主,取法黄宾虹李可染,并追求某些表现主义油画的厚重感、品质感。“苍茫者山之气也,浑厚者山之体也。画家欲取苍茫浑厚,不外乎墨之气骨。”他钟爱水墨的透气性,用水墨表现山、水、天空、沙滩、大地等块面结构,使其兼具形与空间的塑造功能。他“善用墨而不为墨者用”,墨法运用出于传统而独创新意,其积墨之厚已经成为个人的语言符号。
    进一步的说,墨法来成就了质感,质感是一种高级审美趣味,如同人的品质,充满着感染力。质感之高级首在“厚重”二字,浑厚、朴厚、苍厚是也;其次须兼有温润、通透、富有触摸感。客观地说,传统水墨对质感的表现力并不充分,杜小同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并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气质——我把小同的质感称为一种“可以呼吸的厚重”。
    小同的颜色依旧符合他的极简主义风格,如同造型、构图、题材等其他语言要素。他的灰色有着很敏感的温度,微暖或者微冷,强化了开阔的空间感,强化了苍厚的质地感,不仅强化了他需要的视觉表现力,而且产生了一种触觉表现力,令人生出进驻其中或游弋其内的欲念。在平面几何的画面构成中,利用“有厚度的颜色”达成一种“深入人心的表现力”,这一点令人联想到罗斯科的色域绘画。
    小同的造型已远离具象的再现,而以抽象形式提升了传统造型的意象表现力,他不屑于在具象和变形的两条“大路”绞尽脑汁,他有明确的造型意图,尽管在画面上有时候消解了形。结果是,他的造型意味感极强,强化了会意、联想和象征的意象美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画面效果。
    小同的画面以构成主义的形式搭起开合的舞台,然后以笔墨力量登台演出——即浑厚的积墨和偶见的用笔。在这种形而上与感受表达的高度平衡中,隐现着蒙德里安式的几何平衡。从这个角度讲,小同的绘画语言达成了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溶合生长的某种形态。其实你可以看到杜小同用许多种方式桥接了传统与现代。
    中国传统绘画惯常于“虚实”观念,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认知取向。在当代绘画更多的走入图像式和直接性观念之后,如何通过空间和意味的“虚实”保留传统价值?小同的画面体现着一套自己的“虚实”法则,他用大块面的“虚空”营造出直接性幻象,然后熟练地嵌入虚化的“实”形给出间接性意味,亦静亦动,亦幻亦真,其虚实关系饶有趣味。
    二、关于意境
    小同绘画的境界,大致是王国维先生所定义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你可以感知他在空灵中的自由徜徉,物我两忘的沉静,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翕然意动。
    黄宾虹曰:“士夫之画,华滋浑厚,秀润天成,是为正宗。……展观自有静穆之致扑人眉宇,能令睹者矜平躁释,意气全消”。由此可知,格调与境界的上乘表现,在于给人一种安静气氛和厚重气息,令人激奋和怪异算不得大器之作。
    潘天寿认为平易作画需要“相当的基础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才行。画事以奇取胜易,以平取胜难。”的确,如何用简单的形式、单调的气息表达复杂的情绪、微妙的感受与哲辩的思维,这是中国传统意象言说体系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共同的核心理念与课题。小同触及了这个核心。
    站在小同的绘画空间里,你能看得见智性主义的灵感闪烁,直觉的生成力从画面中渗透出来,隐现的哲辩性如游丝般搅动人心。这是小同绘画的另一重审美维度。
    抽象背景与意象人物的谐振,构成一种平衡,那是仿佛失衡的平衡,是即将打破甚至正在打破的平衡。这种状态温柔地感染着观者的情绪,使静者思乎动,动者归于静。小同的画面具备这种哲学般的表现力。
    观小同的画,开阔豪迈的气息中透出温淑婉约的韵致。或许可以这样说:杜小同笔墨豪迈,意绪婉约,知其雄而守其雌。
    笔墨豪迈而意绪婉约,这种传统意象趣味小同有之;造型符号与平面构成等抽象形式的意味小同有之;关于虚实,关于空间,关于平衡,关于气质,小同都形成了他的独特性和整体性,而我尤其喜欢他平实的色调中厚重的质感,那是可以呼吸的大海、天空和太虚宇宙。
    可观、可游、可赏、可居,这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观照境界,之所以有这样的意象之美,只因为那是仁心所造之境。从这一意义上讲,小同的画面透着一种端肃温暖的传统人文气息。
    小同的作品,质感是可以呼吸的,空间是可以留驻的,色调是可以抚摸的。
    谢赫六法首在“气韵生动”,意象绘画的真谛终归如此。气韵出于墨,生动出于笔,墨以糙擦而浑厚,笔以雄强得活泼。小同似通此意,遂得此妙。
    画有四格:逸、神、妙、能,乃宋代黄休复从谢赫六品理成,千年未易。“能格”在于形象真切生动,“妙格”在于笔精墨妙,“神格”在于意与象皆妙合天机,“逸格”在于不求精工细彩,追求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其玄微他人不可模仿,出乎意料之外。小同的绘画显然是在逸格的层级上展开的。
    三、文化体悟
    苏轼曾如此谈诗之境界:“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诗若如此,便有了禅宗之“空”、“静”、“无我”,小同的画,无乃是乎?
    老子之“大道无形”,“纯任自然”,庄子则齐物而逍遥:“夫野马者,尘埃也,生物之息相吹也”。今观小同之画,笔与墨会而成氤氲混沌,人物山水之情态皆呈虚灵无为,正是一派天地混成、道法自然的道家气韵。
    小同的画面有着“调和”而致“中和”的情绪气息,并充满着“以心观物”的观照态度,呈现着“天人合一”的人本主义哲学观。
    辩证的态度造就宽博而深邃的平衡,这是一种有序生长的阴阳平衡,方园、动静、虚实,阴阳两气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一部《易经》说尽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绘者或无意,道心本自圆。
四、绘画态度
    小同恪守自由主义的绘画原则,享受绘画本身的直接愉悦,把当代艺术的设计感逐离画面,似乎有一些美国行动画派的无目的性观念。他不打底稿,只在有感觉的时候动笔,再三酝酿,神会之时便面壁挥毫进入书写与泼洒的创作进程,形与空间在一连数日的层层积染下沉淀成浑然一体的质感,最终不可预知的画面自然流溢出他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属于他个人的独特气质---那就是朴厚、苍茫、空灵、宁静、广阔、深远、婉约、生动……小同的绘画过程如同一个生命的孕育,他只是设法让它自然而然的降生,之后或隐或显却恒远存续在观者的心中。
    小同的叙事倾向带有中国写意传统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两重性,从而使得意象的表达更间接也更深沉,他让自己与观者和观之内容都拉开了距离。他强调绘画本身的重要性,多少有着一些波洛克行动画派的自由主义和无目的性的言说方式,甚至采取了新抽象表现主义的观念——由强调主观情绪转为重视客观表现,这是一种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又与道家“无我无为”的世界观相一致。
    小同的画面里似乎凝结着一丝存在主义的情绪:人的绝对自由或许昭示着人之存在的恐惧,纯净的气氛里弥漫着空无的忧郁,人的渺小与环境的强大相比照。他用自由的形态去对抗孤独无助的感觉,苍茫幽渺之间,似乎回响着苏轼“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和曹操“譬如朝露”的太息……
    真诚是艺术的生命。小同的画是他生命感悟的表达,他没有让功利性破坏画面的空灵、没有让机械论破坏画面的自由、没有让文化性破坏画面的质朴、没有让甜俗气破坏画面的涩止苍厚。他用笔墨诉说着敏锐而又略感孤独的内心情怀。

文/孙志中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