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穆
1967 出生于重庆
1986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1990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0 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1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高级研究班,并留校任教
现居北京,原清华大学油画高级研修班主讲导师、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亚洲艺术学会常务副主席,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卫视总台首席艺术家、艺术顾问,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主任委员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艺术与民族复兴
· 我的评论文章
· 撼动心灵的力量
· 关于陈俊穆大型主题性油画创作《
· 陈俊穆的油画艺术
·  “5•12”十年特辑|陶世祥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我的评论文章>>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王无际
 
  藏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正是众多民族的优秀文化汇集于这一神奇的土地上并孕育出了灿烂的雪域高原文化。高原上千年以来的人文故事让这个与天相接的雪域高原负载了无穷的深刻与神秘。陈俊穆对藏族文化传统中神秘深邃的生命智慧的感悟,对藏族悠久历史和当代生活的省察,对现代艺术的借鉴反思,造就了陈俊穆是一个情感激越的油画创作者。
 
  1987年陈俊穆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美院油画系,经过川美附中四年的基本功的锤炼,为他日后创作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个阶段他创作的油画《梳妆女》、《绵羊边的小女孩》等作品,得到了院校专家的广泛赞扬,这给了陈俊穆巨大的信心与力量,但他再不满足于传统绘画的传承,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新的题材开拓中。这段时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尤其是对西藏民族艺术和藏族高原的向往,使得他一有机会就踏上雪域高原去采风,去感受……在那里,他体会到生存比死亡更困难,都市的繁华与荒野的苍凉在原始生态与现代文明基调中碰撞,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足以摧毁你的自信和安然。你只能体会到生存的重要,并由衷地去理解、赞美生命。“这些生生世世生活在高原上的民族,他们有比梦幻,比神话更神奇的意境,恍若隔世的格萨尔天籁般的吟唱,让你仰望!让你由衷的学会尊重一种信仰。”陈俊穆经常会激动地向他人讲述这一切。
 
  从此,他除了常规的院校习作训练外,开始涉足藏族题材的创作。陈俊穆油画作品题材开始多样化,既包括了传统的民俗题材,又有写实油画的现代手法。他擅长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比较研究藏民族与其他姐妹艺术作品的特色研究;大型壁画《凤凰琴》和风俗画《斗鸡》以及现代感极强的大幅《归去来兮》《圣山》等油画作品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品。蓝天、白云、红黄相间的寺庙,清澈的阳光下晶莹的雪山,厚重博大的藏民族文化给了他艺术创作丰富的营养。在历史和文化的整体与个体生命的交融中游历,使得他的画中传达出民族、艺术和人类不朽的精神。他在艺术上特有的气质从此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冰川、高山、河流、湖泊、神山、圣湖、神秘的佛教圣事及浓郁的民俗风情都成了画家陈俊穆主题。陈俊穆充分吸收了藏族生活中的各种符号和审美资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以及创造性。他娴熟的艺术技巧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能力,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符号都浸染着对民族历史的理解。所以,凡是看过他的画的人都说: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感和地域性。
 
  在这个阶段的代表油画作品《归去来兮》《圣山》中,作者通过对藏族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礼仪规避等制度文化、宗教娱乐等精神文化的全方位囊括与表现,不仅展露了高原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走向,而且透过藏民族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触摸到了这个昂扬的民族生态中劲健绵韧的文化脉搏和精神气度。他以一种扣人心弦的新奇性和包容性,重新阐释了藏族文化渊源中那些古老的真理。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藏民族,对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精神进行了深沉的思索。在这二幅油画作品里所蕴涵丰富的人文意义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被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那些原来为人们所熟悉的藏民族神秘的符号,有了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在他的作品中你能从画面中感受到独特的藏文化精神内涵,领略藏文化的深远宏阔,同时又好似触摸到藏族民众淳厚勤韧的精神气象,在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绘画方式的结合上作了成功的尝试。画家用饱满的感情和现代的创作意识,生动地表现藏民族的精神形态,在油画语言探索和艺术创新方面凸显出创作主体的文化责任和精神使命。
 
  从此,陈俊穆迈上了自己艺术生命的第一转折点。他开始思考如何承担起传承民族绘画这一历史的重任?在这一点上来看陈俊穆,他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这种思想在绘画上也得以充分地体现;他总能给画中人物以准确的思想定位。1999年创作的《归去来兮》,在坚实的素描功底造型基础上,这幅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对比,把握宏大场面的群体构图更显露出画家对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画家本人站在藏族历史的生存思索:反思在中国近代苦难史中去争取民主的人文思想的远大抱负。我想有过此历史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所触动。同时陈俊穆又是一位有才华的艺术家,这种才能在《归去来兮》画中透着一种坚忍不拔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时代的精神需要。
 
  《合光》、《愿》同样是二幅举足轻重的油画作品,立意深远。陈俊穆认为藏民族与我们最大区别来源于信仰之不同。故又抛弃了大凡对藏民族生活场景的描述,转而直绘其信仰以及处于信仰的人们。画面设色瑰丽,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构图新颖别致,是画坛近年来藏题材中难得的佳品。
 
  近年来,他重新学习民族文化,走进西藏,深入民间,对构图、色彩、线条、造型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扎实的写实基础就没有陈俊穆在绘画中形成的自己鲜明的风格。”陈俊穆对艺术总是有着许多的感悟,他像朝圣者一样在上下数千年的藏民族宗教文化中去呼吸、去摄取、去感觉与体验。陈俊穆的画作除了对藏民族历史和现实境遇的深切关注以外,更多的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陈俊穆说,作为一名画家,跋涉在西藏高原的山水间,唯一不能离身的就是速写本和绘画工具。《归去来兮》和《圣山》现代意味的构图,就是对西藏高原大开大合山水感悟。站在他的画面前,你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直抵你的灵魂深处。看他的画即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藏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弘扬和升华。
 
  陈俊穆的绘画潜力在国内获得了事业腾飞的起点是在2001年,这年,陈俊穆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俆悲鸿艺术学院研修班深造并留校任教。面对全新的文化环境,好学的他在吸收各种不同的新观念时,在教学中仍然注重扎实的写实造型基础。陈俊穆认为,现代的美术教育已经将近百年了,首先重视写实,重视研究基本规律。研究写实、研究基本规律数十年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应该说这是中国美术教育健康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现在由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和国外美术教育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的美术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它直接冲击到我们的基础教育。
 
  无论是资深望重的老师还是年轻蓬勃的学生已经不能完全沉下心来研究最基础的东西。多数学生急于成功、急于个人风格的表现,这种发展的结果使中国美术的基础教育受到动摇和冲击。他认为:“意念的表达需要完善的基础。”因此在现在这一时期,现实和写实仍然对中国油画的教学和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事实证明,历史上每一种流派、画派的产生都是由于代表这个时代先进的文化。你只有代表了时代文化,反映这个时代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作品才能在历史上能够站住脚。十几年来陈俊穆总是遵循着这样的大道艺术理想生活和创作着。
 
  在艺术界多元格局的今天,现代艺术的风起云涌,艺术市场无序的发展,给艺术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发展的主流形态,有一些人始终能坚持初衷不改,不断研究绘画、研究技法、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本身,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艺术再发展,形式再多样,但真正研究传统绘画,把研究的结果和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结合起来,这样的艺术对现在的艺术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陈俊穆经常这样讲述:抛开现实范畴,从现实主义精神来讲,我们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社会文化,关注人的生活状态。人们通过绘画的视觉感观,让人们从心里感受上升到精神上,对文化、精神的一种解读。艺术家就是要把社会现象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再产生它应有的对人审美方面教化的作用。美总是伴随着思想,如果没有思想,美就是视觉上的美,它是艺术的小道,我们尊重它,但艺术的大道应是上升到更高境界的一种层次。如今,正值壮年的陈俊穆,在艺术的大道上筚路蓝缕,提炼开掘,以“变”出新意,以“新”求发展。在创作中更加注重生命体验、理性诉求与技艺探索,力图突破传统藏族题材油画的视觉方式和图式结构,从而实现跨文化语系的整合与创造。我们期盼着陈俊穆在日后创作出更多有影响的作品。
 
王无际
《中国美术家》主编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