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戈晔

1976    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99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唐勇力教授,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个展
2012  “印迹”,朱屺瞻艺术馆, 上海
2007  “漂游”,北京798时代空间,北京
2005  “失语”,55’画廊,泰国曼谷
2004  “生命河”,弗蒙特艺术中心,美国弗蒙特州 

主要联展
2015 “墨上纨素”当代中国画名家宫扇作品邀请展,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2015 “后海派”上海2015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上海半壁山房艺术空间
2015 “不破不惑”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河北石家庄美术馆
2015  绽放 —2015中国首届百位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四川成都华侨城创想中心
2015  度Ⅱ•象上文——2015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水墨作品展,上海芊荷艺术空间
2015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2015  2015年度“青年艺术100”回顾展,北京农展馆
2015  2015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美国洛杉矶艺博会
2014  双重视界——2014中国新水墨邀请展,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其-里卡迪宫
2012  印迹——李戈晔、马媛媛双个展,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12  艺术新力量,江苏常熟市文艺中心
2012  婉风漱玉——女性艺术家联展, 杭州西湖当代美术馆
2012  婉风漱玉-女性艺术家联展, 杭州西湖当代美术馆
2012  水墨纵横——2012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12  水墨纵横——2012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12  水墨奥运伦敦, 英国伦敦27号画廊
2012  视觉中国,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博览会
2012  鸾凤齐鸣——当代女性艺术展,北京树美术馆开幕
2012  非常融合•中国工笔画名家新作展,宁波天一文苑艺术馆
2012  2170•中国画邀请展,养墨堂美术馆
2012  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上海同祺文化艺术中心
2012  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 ,上海同祺文化艺术中心
2012  “印迹——李戈晔、马媛媛双个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12  “易•观”——水墨当代性绘画提名展第二回展, 798桥艺术空间
2012  “心生”70后女画家联展,北京大千画廊美术馆
2012  “人的尺度”——当代人物画邀请展,江苏扬州大境艺术馆
2012  “绿色导火索”当代优秀青年艺术家群展,北京升空间
2012  “记忆的泊位III”浙江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湖北武汉美术馆
2012  “红粉•海上”女性艺术展,上海800艺术区
2012  “海上新风”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联展,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2011  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画名家新作展, 上海美术馆
2011  无限繁衍——2011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11  视觉中国——中国新水墨,日本中国文化中心
2011  青年艺术100,北京地坛
2011  翰邦墨缘——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翰邦美术馆
2011  非常融合——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新作展,天一文化艺术馆
2011  “触镜”穿梭异视界,华府艺术空间   
2010  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画名家新作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0  水墨新时空—苏州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苏州本色美术馆
2010  水墨现场—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上海美术馆
2010  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人物画第三回展,南京养墨堂美术馆
2010  首届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
2010  女人说Women On Women——中外女艺术家邀请展, 上海虹庙艺术
2010  当代中国水墨“壹零展”,天津
2010  笔墨•心性——中国后生代画家提名展,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2010  斑斓世界——上海工笔画邀请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10  “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0  “百年•妇女---各国女艺术家作品展览”,上海美术馆
2009  转向与关联—2009年度水墨报告提名展, 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
2009  以心接物•薪火相传—唐勇力教授工作室教学汇报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9  严肃的游戏, 北京丹德力画廊
2009  学院工笔-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9  相由心生—当代学院水墨现象邀请展,北京繁星美术馆
2009  无界•当代女性水墨艺术展, 北京就是空间
2009  水墨当下——2009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09  时尚当代•西湖论艺——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主题邀请展,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
2009  上海艺术院校水墨艺术探索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2009  Green•当代艺术展,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2009  2009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美术馆
2009  “水墨聚焦 — 走进印度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展”,印度新德里
2009  “水.色”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9  “2009水墨新锐年展”, 北京文津艺术中心
2008  意象江南——70后水墨精英邀请展, 杭州西岸国际艺术区博艺美术馆
2008  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青年水墨画名家邀请展,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08  学院•在线—2008’中国“70年代”水墨画家提名展,江苏省国画院
2008  新笔墨•中国画大展,上海世贸商城
2008  水墨精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2008  静默的尺度——中国画当代性的可能, 北京夸克艺术空间
2008  记忆的泊位II•浙江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湖北省艺术馆
2008  对话——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杭州秀空间艺术会所
2008  21世纪水墨学术展邀请函,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8  21世纪水墨学术展,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8  2008水墨新锐,北京桥艺术中心
2008  “庆奥运”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北京世纪坛美术馆
2007  学院经典-首届全国艺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07  学院工笔—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07  心像—当代优秀水墨艺术家提名展,武汉《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2007  水墨状态— 99创意中心提名作品邀请展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2007  水墨在途—2007上海新水墨大展,上海多仑美术馆
2007  水墨欲望—70年代的中国水墨艺术,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07  水墨今日—中国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7  丽人行--•2007年当代女艺术家作品邀请展,杭州秀艺术空间
2007  东方墨—第二回当代中国水墨画家邀请展, 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
2007  2007水墨新锐,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6  意幽含漾---浙江中青年工笔画家邀请展,杭州宝藏艺术沙龙
2006  心灵的呈现---女画家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6  现世---当代艺术三人展,北京798艺术区时代空间
2006  水墨新锐,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6  水墨青春,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
2006  轻浮,上海,莲花画房画廊
2006  今日美术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6  东方墨 --- 中国水墨画展,北京 丹麦  
2006  笔墨纸砚---全国当代青年国画家邀请展, 浙江,台州群众艺术馆
2005  “中国版本”——北京邀请展,北京,酱艺术中心
2005  “融合地带”——美国韩国中国艺术家邀请展,韩国汉城,达芬奇画廊
2005   国际艺术营,罗马尼亚
2004  首届“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江苏省国画院,南京
2004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2004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海展,上海美术馆
2004  “中国新视觉—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2004  “一画一世界——当代中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杭州工人文化宫  
2004  “上海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加拿大蒙特尔 GORA画廊
2004  “空洞宣言”——当代女性艺术展,上海多伦美术馆
2004  “记忆的泊位-当代浙江水墨画家邀请展”,上海原点印象艺术沙龙 
2004  “海上水墨画院画师作品展”,上海植物园
2004  “当代中青年画家邀请展”,上海中国画院展出
2003  “我们的视野——2003上海青年美展”,刘海粟美术馆
2003  “上海新视觉联展”,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2002  上海中国画院迎春画展,上海中国画院
2002  上海中国画院首届高研班作品展,上海中国画院
2002  “探索与个性”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作品展,上海中国画院
2002  “纪念毛泽东延安座谈会60周年画展”,上海美术馆
2002  “2002海平线绘画雕塑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
2001  上海青年美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01  上海美术大展 ,上海美术馆
2001  上海建党80周年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2001  “探索与个性”林风眠艺术研究会会员作品展,上海中国画院
2001  “45×45”十三人联展, 上海中国画院
2000  上海迎澳门回归作品展,上海市图书馆
2000  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奖赛,南京画院
1999  美院杯全国美术院校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浙江省展览馆
1997  中国美术学院作品展,新加坡美术馆
1997  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莫名之轻——写给游荡于城市的人
· 李戈晔:画出那些曾经停留在心中
相关评论 更多
· 艺术新闻网采访
· 漂游中——思考者的艺术探索
· 漂浮的泳者
· 当代新锐水墨艺术家之李戈晔——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李戈晔:画出那些曾经停留在心中的瞬间>>

李戈晔对话前言:

       不仅仅是她的绘画,我同样从她的文字中辨认出了,那深居于她的性别之中的忧郁、敏感与多思。但这仅仅是她在面对这个世界时获得的一个支点,当她说出,“艺术是我们透过现象,在本质中与事物的再一次相遇与相认”时,我知道,她所发言的对象,要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广阔。
 
泉子:杭州是你的第二故乡,我知道青春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在杭州度过的,想听你谈谈,你个人的杭州,如果可以更进一步,请谈谈你个人的南山路8号。
 
李戈晔:杭州是我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地方,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我的故乡---苏州,其实少年时期很早就盼望能够离开家去别的城市独立生活,(可能是青春期孩子的共同理想),后来终于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到了杭州开始住校。在杭州第一次感到自由,但是也是第一次感到孤独和迷茫,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杭州的四年是我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是我的成长期,(19岁——23岁),这四年似乎一直都过得很平静很缓慢,让我有很多的时间思考,一度讨厌这种平静,一度厌倦画画,但当慢慢成长后自信开始回来,开始明白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慢慢找到真正的自己。
当我离校的时候,南山路8号成为一个工地开始搬迁,首先是植物,看着那些熟悉的植物被连根拔起,装上卡车运走,心里空落落的,像是突然被人从心里拿走了东西。我当时拍了很多照片来记录这种变化,照片里学校是空空的,操场上没有人,通往教室的小路上也没有人,草地上留下许多的大坑,那些还没来得及搬走的大树孤零零的站在原地,那么无奈。没有人愿意学校的搬迁,但是一切还是在无奈中被推倒了,我的南山路8号不存在了,连同周围的街道都变了,早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感觉和味道,回忆好像找不到位置,变得不知所踪,剩下的只有西湖还在原来的地方静静的躺着,散发着和以往相同的潮湿气息。
我的童年似乎很长,我的青春期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我的困惑似乎一直都伴随左右。童年的天真和敏感慢慢褪去,成长的代价是麻木,每天过得匆匆忙忙,来不及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和敏感,还是世俗的生活剥夺了我们鲜活的触角?
 
泉子:你画面中的许多人物的眼睛是隐藏的,而在这些被省略的部位我看见了你心底的茫然。
 
李戈晔:在画游泳系列之前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题材,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题材来表现内心的感受。我一直认为只有那些和心灵没有距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所以我尝试画心中的茫然,画心中的无奈,画那些曾经停留在心里的瞬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茫然,只是有时被人发现,有时自己发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出来,而我要做的是——画出来。
艺术之于我们最大的馈赠,可能是作为我们的心灵保持,或者重新获得敏锐的一种方式。或者说,艺术是我们透过现象,在本质中与事物的再一次相遇与相认,并使石头现出石头的质感,树叶出现树叶的肌理。
泉子:你近年创作的一组游泳的形体,她(他)们使我想起我们生命最初的居所—子宫,或者说是生命最初的一种状态。另外,曾有解梦者说,当一个人在梦境中游泳,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我想听听你这一系列创作的想法。
 
李戈晔:我很喜欢水,水是种奇特的物质,它是柔软的,当用手抚摩它的时候,水的温柔让人心碎,但它一旦咆哮起来可以毁灭一切。它没有形状,可以把它放入任何形状的容器里,虽然没有形状却最有个性,可以适合各种环境,可以最温柔也会最残暴,握在手里会流走,沉浸其中会被它左右。在水里我会有种飘的感觉,身体变轻了,似乎可以自由飞翔。我喜欢这种感觉。
 
泉子:在《回望》这幅作品中,女孩的形体非常奇特,她似乎始终处于一种漂浮、失重的状态中,甚至让我看到了那将她裹挟的空气。
 
李戈晔:《回望》是一个影子似的游戏,鲜活的面孔和身体在空中定格,拼贴上去的老照片反映着过去的岁月的瞬间,多少年过去后青春会变成回忆,但新的轮回又重新开始。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老照片,发现很多熟悉的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些面孔在照片里活得依然的美丽,在现实中我会遇见相象的面孔,不知是轮回还是重生?于是想把她们并置在一起,让过去与现在的瞬间同时定格,让过去的她们和现在的她们在时间的长河里互相凝望。
 
泉子:我注意到最近你画面中色彩亮度在减弱,它在预示,还是在见证你对生活最新的认知?
 
李戈晔:有一段时间我把画面处理得很轻很淡,想画使画面尽量单纯化,最近一段时间画面开始阴郁起来,想在灰调子里找变化,可能是心情变了,地点变了,北京的灰色给了我启发。
 
泉子:相对于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绘画这一侧造成的割裂感或许要缓和得多,中国画家们从自身的传统中获得滋养从来没有间断过。作为一个青年画家,你如何看待中国艺术百年来的现代性实践?
 
李戈晔:绘画和文学从来是互相影响的,绘画的根源还是文学,如果文化产生了裂痕,那么绘画也难逃一劫。五四后的绘画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了。文革时期的绘画不是艺术品是宣传品,(当然那个时期的绘画也有一定的艺术性)当我们在85新潮的冲击下醒悟过来时,绘画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裂痕,我是在这裂痕后成长起来的,我发现自己对传统的认识和对现代的认识同样的一知半解。当然我们现在能够通过读古书临古画来弥补这种割裂,但是文化上的断层不是说临了古画读了古书就可以延续上的。最近读到张爱玲写的《对现代中文的小意见》,足可见当时文人对中文的造诣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读些古书念念英文就能了解的,文化是传承的,绘画艺术也是如此,对传统绘画画的理解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这几年中国绘画的中心又开始回归传统,说明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还需要更好的深入研究。
 
泉子:你是怎样在艺术独特性的探索与一种普遍的情感表达平衡与取舍?有人说,我们应该绕过我们面前大山,以找到一种表达的捷径。面对层层叠叠的大山,我们真的能找到这样的捷径吗?
李戈晔: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像树叶没有一片是相同的一样。如果找到真正的自己并如实的表现出来,那么独特性就自然呈现出来。人的情感都有互通的一面,不怕找不到能够互相理解的观众,只怕表达不出来或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