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谭平:用绘画寻找世界的原点
时间:2021.06.11

 目前正在北京798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出的谭平的个展全面呈现了谭平先生三十余年的艺术探索。

 
作为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领军人物,谭平自1984年开始了他的创作,对于如何解读世界存在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达语言,这次的展览以点线面作为脉络来回答“绘画是什么”这样一个最平实最基础的艺术命题。
 
 
 
 
 
当我们谈到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的时候,都会去追踪它的基本构成元素,就绘画艺术而言,点线面是一幅平面作品的基本构成,但如果仅仅是人们视觉捕捉到的一个形象,那么呈现点线面的结构和显现的方式就不能带领我们借由这个表象去探寻世界的真相。在谭平的作品里面,通过对于点不同的显现方式,线的不同构结和面的不同形成,让我们去一窥整个世界构成的内在逻辑。
 
 
 
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是相对的
 
 
 
谭平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所谓大大小小的点如何出现,被人们称为小的那些点其实是因为有一个被视为更大的点在衬托的,所以“点”其实并不存在,它是人认知时非常相对的判断,在不同的参考体系下,一些在此处被命名为“点”的在彼处就有可能被称其为“面”,这种解读点明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是相对的。
 
 
展览中有两幅作品特别直接地解释了“点”是怎么被我们认知出来的,一幅叫《位置》,另一幅叫《感性的位置》。在《位置》这幅画上,我们习惯称之为“面”的画面上有三个点,而在《感性的位置》上,我们也看到了“面”上有三个点,一幅橘色,一幅蓝色。为什么那幅蓝色上的点被称为感性的位置?当我们意识到三个点出现的时候,可能是非常感性的视觉习惯的捕捉,但也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谭平将这两幅作品并陈,就是让我们去察觉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点”究竟是一种观看习惯的投射,还是因为头脑中先有“点”的概念之后刻意的寻找。这是一种对我们想当然的认知惯性的质疑。轮流观看两幅画的过程也是我们识别自己认知窠臼的过程。
 
 
 
 
当无数的点汇集在一个方向时,我们认为真实存在一条线,可是数学上已经解答了并没有一条线真实存在,我们看见的所有的线其实是无数的点汇集而成,但是我们已经不会再去分解它,而是相信那个线就是存在的,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误解。对“面”的认知误区也是这样形成的。
 
 
 
 
 
 
眼前的世界是被时间组织出来的
 
 
 
这次展览中还播放了几支视频来呈现谭平创作的过程。
 
 
这些“面”其实是被若干次覆盖后形成的,被覆盖的那些颜色那些画面就我们目前的肉眼是再也捕捉不到了,但是在谭平的创作过程中,它们都曾经出现过,后来被覆盖就像是生命中的经历和经验都曾经发生过,但是我们面前看见的只有当下的样子,至于过去,我们常常难以了解,我们无法解读出眼前这个样子背后有多少个层面使它成其为如此。这就是我们一直难以理解的世界。
 
 
在有些作品中,谭平特意在局部留了一些空间来呈现被覆盖的那些色彩的碎片,就像地质队勘测到的地质断层的截面,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侏罗纪、白垩纪……记录下流逝的时间里曾经存在过的画面,虽不完整,但可以展开想象,我们人类对生命的可能性不就是存在于想象中吗?
 
 
 
 
有一个孩子说,年龄是记录了我们在地球上待的时间。那么相对于宇宙年纪而言,其实地球年纪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因为在漫长的灵魂旅程中,生命储存了多少记忆,如今我们大部分都已经遗忘了,可是那些发生过的全都参与了对我们当下生命的塑造。谭平用他的艺术作品呈现了世界次第显现的过程,如果你倒着再看一遍展览,你也会看到这个世界消解的过程。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被无数看不见的元素集成的,如果这其中有任何一个元素发生变化,世界也注定不复从前。在这场集聚的过程中,时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组织者角色,就像无数的点排列出一条线,这条线从任何一个方向伸出,可能会拉长或缩短,也可能会密集性排列出一个“面”,而那一层层被覆盖的面又叠加了流逝的时间中发生过的一切,无论我们是否知道,在时间的记载里,那些瞬间和景象都曾出现过。
 
 
 
 
 
绘画是启动你寻找答案的一个指引
 
 
 
观看这个展览采用顺序和倒序的两种观看方式会让我们看到世界生成和消解的两个方向,与此同时,你还可以从某一个瞬间某一个碎片出发,随意走向任何一件作品,去了解它蔓延出来的世界。
 
 
以人类观察世界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局部、碎片、瞬间,而没有能力看到全貌和全程,所以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借由局部的、碎片式的、片段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提供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尤其加重了这一点。用这种方式去了解世界的危险是在于,当人们对某一个瞬间或某一个碎片过于执着的时候,他以为他看见的就是世界的全部的真相。但是借由碎片去看世界也有它的优越之处,就在于人非常容易找到一个抓手,从这个门进入,可能会走向无限。
 
 
 
 
看谭平的这个展,你可以从某一幅作品去观看他对于整个世界的俯视,或者说对于整个历程的穿越。我在他绘制于2020年的几幅作品前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某种悲伤,这种悲伤并不是一种弱者的哀叹,或者无可奈何的悲鸣,这种哀伤背后是在人类经历新冠疫情如此大的冲击时,有机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渺小、狭隘、无力之后,对自身生出的一种悲悯——对于我们不能看见真相的深深的悲悯,对我们其实没有能力了解命运更加没有能力去改变既成事实的悲悯。
 
 
 
 
 
这种情感是我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我想其他的观众也可能会体会到别的情感,至于谁的感受更接近画家本人当时创作的初衷,在我看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他用一个点一个形象撬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一个尘封许久的矿藏,这个门打开之后,迎接我们的和我们迎接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如果问绘画是什么,我从这个展览中得到的回答是:绘画不是一个关于世界真相的答案,但可以是启动你寻找答案的一个指引。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几天后的五一,这几位年轻艺术家你该认识一下!· 王易罡:以破坏为语言、身体为媒介,探索抽...
· 陈丹青:全世界最好的画,是水墨画· 罗文华:15-19世纪扎什伦布寺绘画风格考察
· 多维2023当代艺术作品展在贵点艺术空间...· “世界是我的表象—2023当代女艺术家邀...
· 玄思与实质:野山虎笑的绘画· 陈文骥:绘画在今天的命题,是关于人的成长
· 陆阳绘画艺术 30 年:生命春秋· 为当下带来多元思辨,“异风景”2023当...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