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经验与文本:第一人称单数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译后记之三
时间:2012.06.22 来源:阿特 作者:沈语冰

    特吕弗注定不可能将电影视为一种单纯的实验媒介,而是一种当代的文化交流形式,而文化(Culture)或教化(Bildung)应该在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关于教化概念的一个简明的梳理,以及这个概念如何与共通感、判断力及趣味诸概念循环出现的情形的一个简要的说明,参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3页)。因此,一切人造物及其技艺的学问都隶属于希腊人所说的poetics(诗学,或创造学),即便是电影这样一种貌似纯科技的产物,也不可能只是一种物理学和化学的事实。这正如伟大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 Gombrich)曾经辛辣地指出的那样,只有火星人才会将人类所理解的“弦乐四重奏”解释为四个两足动物不断地摩擦纤维以发出噪音!认为电影的本质就是声光电幻,就是一格白一格黑的连续运动造成的幻觉,并且认为讲故事就是对电影本体的污辱的人,或许正是我们时代的外星人。相反,将电影的原材料理解为是人类情感而不是其物理和化学属性,也就是坚持将电影视为一种文化,从它的发明到演化成今天的形式,没有一刻不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而存在。特吕弗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才会强调好的电影既要表达对电影的看法,同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要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正是这种想要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的强烈欲望,使特吕弗超越了一个电影媒介实验论者的狭隘立场,也使他这种以第一人称单数(“我”)拍成的电影,具备了最切合他本人的形式。电影成为他表达感情、重塑自我的载体。而由于任何“我”都意味着一个“你”,特吕弗的电影才进入了法国伟大的自传文化传统的行列。
    这其实已经预示了第三点,即特吕弗对电影观众的尊重,以及将电影视为一种交流形式的观念。因斯多夫博士已经将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在她特地为此书中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十分精确地指出了特吕弗电影的最重要特征:“特吕弗的电影不止是一种个人表达,它还是一种交流。而且,他曾希望他的影片为全世界观众所喜爱。”(参本书“中文版序”)我认为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凡是熟悉特吕弗的观众都能够了解,他是如何从一个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开始其电影事业,又是如何成为一位永远将观众摆在首位的电影导演的。读一读他与伟大的电影人希区柯克的长篇谈话录,就可以明了他俩是如何频繁地使用“观众”一词的,以至于我们可以说,这部以希区柯克电影为主旨的书,其主题词倒不是简单的“希区柯克论电影”,而是“希区柯克论电影的观众”(参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郑克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言以蔽之,对观众的无比重视,概括了这两位电影艺术家的最本质特征。
    然而,一般性地谈论电影的交流特征以及对观众的重视,还不能最深刻地揭示特吕弗电影的真正核心。关键在于,特吕弗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交流概念和观众概念。在特吕弗看来,电影最好以第一人称单数来说话,因为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或动辄以某个阶层、阶级或种族(甚至“天下”)的代言人来说话,已使他感到无法忍受。这就是他提出“第一人称单数电影”这个概念的基本用意所在,也是他坚持“电影作者论”的基础。正是这一点使特吕弗的电影成为伟大的法国自传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与这一交流概念相应的是一个独特的观众概念。特吕弗的观众不是被剥夺了任何具体性的抽象的观众,而是寻求着与影片所提供的个人视角相适应、相认同的个体观众。特吕弗别有意味地将这样的观众定义为“朋友”,并宣称未来的电影将是拍给朋友看的电影。换言之,特吕弗已经改造了传统类型电影理论所规定的那种抽象的观众类型,而是诉诸一个个活生生的、个别的观众。对特吕弗来说,清楚的是,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宏大叙事的神话仪式,也不再是一种根据固定的观众类型加以炮制的文化消费品,而是一种个人召唤,它期求潜在的个体观众,并通过个体观众的不断扩展而形成一个基于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文化共同体或趣味共同体。
    因此,对特吕弗来说,重要的不是复兴启蒙现代性的个体主体性概念,也不是继续启蒙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正如著名社群主义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所说的那样,18世纪末的欧美曾使用“我们人民[We, people]”这一语式从事激进的革命政治,参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载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至于“人民”一词的含义,以及对它所可能包含的极权主义思想根源的分析,参看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2页)因此,如果说特吕弗的“作者的政治”也是一种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的话,那也是一种后启蒙的,甚至是后现代的政治(在“后现代”这个词不那么坏的意义上讲)。正如论者已经指出的那样:“特吕弗在此也特别强调,他赞成研究个体间的‘政治关系’,一种偏重个人、小的政治情况(Micro-politics),而非庞大的政治、社会观念(macro-politics)。”(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我认为,特吕弗的这一微观政治学(Micro-politics)理念,对中国的电影文化建设(它意味着一个建立在可扩展的个体观众基础上的公共领域和文化或趣味共同体)特别富有意义。电影自在中国诞生后,除了在1930前后的十年以及1990年前后的十年这两个可称为“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外,一直以来主要作为一种国家艺术和文化工业存在。主导这两种存在的机制无疑就是政治权力与资本。所谓国家艺术,我是指那种以政治为出发点、动机及最后旨归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电影长期以来一直只是政治动员和政策宣传的工具。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由于急剧的市场经济转型,电影则直接处于市场的压力之下,成为中国整个“经济起飞时代”产业振兴计划的一部分。只有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个为期不长的时间段,中国电影才形成了一个高潮。在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市场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电影找到了它相对自主地发生的难得空间。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电影已经全面倒向好莱坞文化产业模式。大片的出现只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例子罢了。
    国家艺术的社会条件是国家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主导一切,而且事实上涵盖一切,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如果尚存在个人的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空间。电影作为国家艺术的存在既可以归因于中国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亏欠的事实,反过来了也助长了这一亏欠的趋势。然而,即使是1990年前后的中国电影,在它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作为国家仪式和国家神话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摆脱作为中国的集体神话和民族神话的命运。与国家艺术时期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亏欠相对应的,集体神话与民族神话时期的中国电影缺少的是个人意识和个人判断力。因此,市民社会、公共领域、个人意识的匮乏,就不是个别元素的欠缺,而是结构性亏欠。这种亏欠终于为随后到来的经济和商业大潮做好了准备。
    勒热讷在其《法国的自传》一书的结尾中说:“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没有阻止自传的发展,反而为自传这种‘精神综合’(按:对应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供了新的素材,从而促进了该体裁的创新。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个人不再感到有一种成为某一世界的中心的需要,而是感到自己被融入了集体的架构中,这样的文明是不会产生自传的,这正是公元1750年以前的几千年间的情况。这也许是明天将发生的情况。但是对于今天和以后一段时间来说,自传有机会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伟大神话之一——自我的神话的最令人着迷的方面之一,继续存在下去。”(参菲力普.勒热讷:《自传契约》,106页)
    当勒热讷于1971年写下这些话时,他所设想的例子中本来应该加上中国的现实状况(而不是“也许是明天将发生的情况”)。在中国的国家神话和集体神话中,当然没有产生自传的条件,也没有产生自传的必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当中国的国家神话和集体神话终于有可能导向某种形式的自我神话之时,中国知识界却阴差阳错地遭遇了“后现代”解构自我的神话。在《泰凯尔》小组的巴黎后现代时髦中,不仅“作者已死”,而且“主体性”也成了一个可笑的大词。事实上,不需要等到“后现代”人们才能发现艺术媒介的透明性乃是一种神话,早在瓦莱里的“现代主义”中,他就已经用下面两句名言概括了自我探求的虚幻特点,这两句名言以戏谑的口吻推翻了自传的两个“公理”:

    从他们所展示的东西看,人是各不相同的;从他们所隐瞒的东西看,人是大同小异的。一个人的真正秘密对他自己来说比对于别人更是秘密。(保尔?瓦莱里:《全集》,伽利马出版社,“七星”丛书,1957-1960,第1卷第346页和第2卷第493页;转引自同上书,第87页)
    这就等于否定了认识自我的意义和可能性,至于真诚性,那只不过是装模作样。尤其是,瓦莱里把自传算作是文学语言自18世纪末以来所遭受的扭曲的典型例子:文学被视为灵魂的“共通”现象(所谓共通感,Sensus communis),被视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文本被弱化了,成为一种不纯洁的交易的掮客。(参同上书,第88页)
    否定文本的透明性,否定交流的可能,否定公共领域及其相伴随的教化、共通感、趣味共同体,总之,否定启蒙现代性的一切核心概念,这就是从瓦莱里到德里达们的基本用心。然而,我认为,在一个基本方面尚未进入现代的前现代的地方,还没有奢侈来过度关心来自巴黎左岸的这种知识时尚。在后现代对自我呈现的否定中,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一种古老的蒙昧:对在场的否定。后现代作家们试图通过指出一切被呈现出来的东西的不确定性,来指责自传的虚伪性。我反对后现代作家的论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果没有这些已经被呈现出来的东西,你如何指认它的虚伪性?请注意瓦莱里反自传的悖论:“从他们所展示的东西看”。因此,首先你必须要“有”(存在、呈现、在场),你才能揭示它的“无”(虚无、遮蔽、缺席)。
    如果中国文化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儒道互补的文化,那么在一个“小国寡民”社会,大家都不要有自我或许真的很好。但问题是,这种文化与其说是儒道互补的文化,还不如说是儒道与阴阳家互补的文化。沉默的羔羊最终都得成为“慷慨有用世之志”的阴阳家们纵横捭阖和政治动员的对象。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不甘于在这场游戏中扮演一只被动的卒子,那就只有鼓起勇气言说并将阴阳家们的阴谋转变为公共参与的阳谋,哪怕这种言说总是使言说者处于不利之境,人们从“沉默是金”之类的百姓智慧中足以见之;哪怕这种言说和交流是如此困难,观众从伯格曼和黑泽明等伟大的电影艺术家的作品中一再亲聆这一教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拒绝将观众单纯视为票房参数的大片,以及完全无视观众的所谓实验电影就是中国电影的命运的说法。相应地,只有诉诸存在、呈现和在场的哲学,只有诉诸自我、个体性,以及交流、主体间性的概念,只有诉诸第一人称叙事,以及通过第一人称叙事来寻求观众和朋友,并不断扩展由此形成的公共领域,最终,只有抗拒以历史规律名义来命令我们的资本及国家权力,才有可能筑就你我真正想要的那种生活。(全文续完)
    (原文发表于[美]安内特·因斯多夫:《弗朗索瓦.特吕弗》,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

      责任编辑:刘倩

编辑:阿特
上一页12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2022青年艺术100年度展——全方位领...· 陈嘉映:艺术与哲学
· AFIH2023 Spring 精彩落幕...· 刘力宁:在创作中了解自己 寻找一条只属于...
· 王炳懿 :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赋予古老...· “世界是我的表象—2023当代女艺术家邀...
· 孙珂:概念与视觉 — 艺术奇幻之旅· 冯斌:骨感的现实,更需要幻彩的理想
· 栗宪庭:成功的艺术家已经不在我的视野之内了· 痛别著名油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詹建俊先生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