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雯

1967 出生于桐乡

1992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2006 进入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学习,擅长山水花鸟
2008 移居加拿大温哥华,担任YISHU艺术杂志理事、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发展委员会中国副主席
现居上海,职业艺术家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夏之境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夏之境>>

郑胜天

著名学者 / 艺术家/ 资深策展人
 
温哥华有位朋友制作了一组精彩的视频谈话节目《陪读妈妈》。上线第一期访谈的对象就是Summer。我们都叫惯了Summer,难得叫她的中文名字夏慧雯。
 
Summer有两个女儿。我还记得在东海大酒楼一起庆贺她小女儿的满月,温哥华的华人妈妈们带孩子远不止“陪读”。都说要三头六臂、十项全能。看Summer两个女儿出落得一个赛一个的秀丽聪慧,就知道她实在是非常称职。
 
但你可能不了解Summer也是一位称职的艺术家。只是她一贯低调,在地下室涂涂写写的画作也不轻易示人。早先我见过她从国内带来的山水手卷,就觉得格调不俗。2016年春节温哥华美术馆举办一个民国影后胡蝶私人珍藏的摄影展览和筹款晚宴,设计公司送来个请帖图样都不能令人满意。没想到Summer悄悄递给我一张小画。淡淡的墨彩隐约画出绽放的牡丹和一只翩翩蝴蝶,与王冬龄先生专为晚会题写的“花样年华”四字十分相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定这幅画作设计主体。那晚Summer的原作也被藏家欣然收去。
 
我一向不太欣赏过分招摇的艺术家。就像有人一天到晚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总让你觉得肉麻不舒服。艺术创作是很个人的活动。艺术家有下笔的冲动和激情,并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更不需计较作品将来去向如何。我觉得这些年Summer 作画时可能比较接近这样的心境。接送闺女之隙,竟日忙累之后,在面前铺开一张宣纸,洒上几滴淡墨,即刻把自己带入了另一处与世无争的世界。其实Summer 也是科班出身,得过名师指点,只是不见她把艺术家的头衔印在名片上。
 
很早以前读过一篇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评艺术的文字,印象极为深刻。他说近代以来在艺术界发生的最坏事情之一就是艺术家的职业化。艺术一旦成为谋生的饭碗或赚钱的工具,创作就失去了初衷,一切弊病也都随之而生。所以艺术家最难能可贵的是全无或极少功利之。不少前辈大师都表达过类似的追求。毕加索认为他一生的努力就是要能像孩子一般画画。马蒂斯也说艺术家应该始终如儿童般保持创作上的纯净质朴。我看到Summer近年所作水墨画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相对的纯净质朴,少了许多当今画坛的烟火气,可能就是因为她没有“职业化”的负担。
 
温哥华虽然气候温和适宜,但毕竟是个纬度高的北方城市。山巅常覆盖白雪,海水也冰凉彻骨。但Summer 画中却是全然不同的景色。乱草残枝、碎花蓬叶,一片散漫迷朦,零落无序,却又浑然天成,充满生机。Summer 曾邀我几次去访问她的家乡浙江桐乡一带。她画中的意境想必都来自记忆中清秀润湿的故园。Summer的笔墨看似无意随性,不事雕琢,又处处透露出江南女子的敏感和细腻,让看画的人也觉得神清气爽。
 
上世纪加拿大有位最出色的女艺术家艾迷莉•卡尔(Emily Carr)。她与美国的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e)、墨西哥的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并列为美洲艺术三女杰。艾米莉在日记体著作《千粒万滴》1中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一生中与中国画的一次邂逅。1933 年前后,艾米莉认识了同住在维多利亚市的一位华人会计师Lee Nam。李先生也是一位中国画家,尤善花鸟。他开画展时,艾米莉曾亲自帮助张罗邀请来宾和记者。她说这位腼腆的小个子华人唤起了她的母性情怀。
 
她在日记中写道:“他希望我教他。我更觉得是要他来教我。他有我所缺乏的东西:空灵、生动的优雅,更多是那种生命的‘细腻精致’。他的东西十分单纯,而又亲切可人,偏重于生命而多于绘画。东方人的看法是多么不同呀!我该想到我们的拙笨沉重对他们有多大的伤害。”2这是我读过一位西方艺术家对中国画最精彩的评述之一。
 
我一直在查寻有关于这位画家的资料,只找到当年温哥华《大汉公报》上一则关于域多利(维多利亚)展览的报导,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叫李赵南,可惜至今没能查到任何一幅他的作品,无从想象艾米莉看到的画面究竟如何。Summer 的作品让我想起这段故事。艾米莉凭艺术家的直觉,一下子就看出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别,理解中国画家追求的清、空、淡、净的意境。我想象如果她看到的是Summer 的画,肯定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
 
去年Summer和她的朋友在温哥华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目的是介绍推广中国的水墨艺术。在温哥华大学妇女俱乐部(The University Women's Club of Vancouver)开幕的晚会上,我曾讲到对水墨画进入世界的预期。我认为这个有上千年传统的艺术媒介是东方文化的精华之一,但它的成就和美学价值还远没有被国外人士所理解。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已与过去非同日而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来持续深入地介绍水墨艺术。我很认同Summer 和同伴们的理想,更欣赏她能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艺术实践来验证水墨画的魅力。她笔下虽然只是一方方池畔庐前的小景,但能让我们联想到更为溥博广袤的境界。
 
 
 
 
1. Emily Carr, Hundreds and Thousands, 2006, 加拿大Douglas & McIntyre 出版。
2. 2. 引书 同上,第 94 页. Ibid. p.94. In her journal, Carr sometimes called him Lee Nan and other times Lee Nam。
 
 
 
2020年11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