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东

1994 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1998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为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09  美术史中的进化论——“文化新美学”艺术精品大展,中国,深圳
2008  巴塞尔世界艺术博览会“Art Asia Fair”,美国,迈阿密
2008  第三届亚洲国际艺术古董展,AIAA,中国,香港
2008  洛杉矶艺术展,“Los Angeles Art Show” MFA Modern Art Gallery ,美国,洛杉矶
2007  个人油画作品展,MFA Modern art Gallery画廊,Laguna Beach,CA,美国,洛杉矶)
2006  巴塞尔世界艺术博览会"The Bridges at Art Basel ",美国,迈阿密
2004  个人油画作品展,美国Hallmark gallery,画廊,美国 ,圣地亚哥
2004  纽约艺术博览会“New York Art Expo”,美国,纽约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在追求与逃离之间
· 王念东的作品:象征与超现实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在追求与逃离之间>>

——王念东油画作品析
                                    王 林
  走进王念东画室,几乎置身于少女形象的包围之中。不论是成品还是草图,抑或是作为资料的图片,琳琅满目的全都是漂亮女郎。这是一位对青春女人极有兴趣的画家,当然,画家性别为男,准确地讲,是一位以男性眼光描绘女性身体的油画家。——象这样介绍作者,在女性主义方兴未艾的中国画界,很容易引起误会。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男性眼光”是一种历史错误,总是和对女性的偏见、歧视等不正确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其实未必。男性眼光并非都是中心性的,完全可能出自个人对惯性意识的逃离。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不是群体化和整体性的盖棺论定,而是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具体对象,去分析它何以成为独特而恰当的存在方式,这就是艺术作品作为现象学对象的价值。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王念东唯一一幅以男性为主角的画面,那是放大至边框而不完整的头像,脸的下半部,一付郁闷、苦恼、无可奈何的表情。背后是一位正在打电话的青年女性,窈窕的身材、紧皱的眉宇,愠怒而自信。画题为“别CALL我”,仿佛就是这个有着自画像特征的男人发出的一声叫喊。他为什么要回避她?是回避她还是回避自己对她的欲求?还是回避他和她已经构成的生活本身?这幅画有过于明显的心理象征性,但可以作为一个入口,让我们在画家隐身不见的其他画面中,去寻找作品的意识倾向与精神痕迹。
  
  Ⅰ 唯美与矫饰
  乍一看,王念东的作品是非常唯美的,不独是因为他总是画美女,不仅有炫丽的脸蛋、有佼好的身段,而且色彩亮丽,刻画精细,有十分女性化和十足女人味的动作和姿势,用评论的套话讲叫做“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本来,唯美追求源自对形式的看重,强调绘画自律,立足于本体论和形式主义。但这种精英化的审美追求,因其对“美即和谐”的特殊偏好,自然和传统美学趣味相通,逐渐为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所利用,成为广告图像和市场消费的主要对象。唯美主义和消费文化于当代合而为一,是值得关注的。在周遭的视觉环境中,唯美的女性形象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早已是一个“男人看女人,女人看自己”的世界。女性身体作为商业品牌和消费符号,不只是男性眼光的需求,而是男人和女人共同认可的男性中心的需求。女性主义艺术对此表示愤慨的确有理,但也很容易迷失于男女对抗的现代主义二元论。而作为一个男性艺术家,如果站在假设的女性主义立场上,显然十分勉强、尴尬且令人怀疑。
  王念东的想法正好相反,他不仅不去对抗大众消费对于唯美的嗜好,反而把唯美倾向的女性形象推向极端,使之变得矫饰。在他的笔下,那些充满青春魅力的女孩儿,象是些正在摆拍的模特儿,其发型时尚新颖,其面孔修饰倩丽,其表情稳定成熟,还有绷紧的身体与做秀的动作等等。即使表现忧伤或快乐,也是关于哀乐的一种姿势、一种体态,如《忧伤的大提琴和漂流瓶》、《心情很high》等作品。尽管女性身体表现有舞蹈般的优美和乐曲般的微妙,却没有任何具体的生活内容。画家有意忽略对象的个人特点,以凸显对象的非主体性,使这种扮相式的肖像如定型产品,成为公共消费对象。在这里,如果我们认为商品性的文化消费只有视觉娱悦而没有心理深度,那就大错特错,太小看商业意识了。因为商品及其广告中的女明星最善于施展的,就是对观赏者潜意识心理的引导,驱动利比都,激发荷尔蒙,让人在同质竞争中不加思索地作出选择,而大众选择和广告效益总是一致的。王念东深知性暗示在消费文化中的作用,他笔下的女性会在矜持之中流露出应有的情色诱惑,或者是撩起的裙裾、或者是解脱的裤腰,或者是拉开的胸襟,等等。不管是乳房、臀股的放胆裸露,还是三点式或透薄衣衫的半遮半掩,观者的目光总会被敏感部位所吸引。这种矫饰化的情色与情色的矫饰化,在王念东对于衣服、道具及种种器物的精细刻画中得到烘托,画家很坦然地面对装饰性,不时让带有装饰图案的纹饰、彩蝶和比目鱼等等成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经过若干极致化的处理,王念东在唯美表达中取得有意为之的矫饰效果,并在有意为之的矫饰效果中达到物极必反的异样性。这是对于异化的彰显,在虚假性的消费文化中揭示出消费文化的虚假性。这种从极端化到异质性的变异,表现在女性形象中,则是真实与虚幻、诱惑与回避的心理矛盾。正是由于深度的潜意识欲望和公共的性消费对象所构成的反差,取消了生活的真实性,也取消了欲望的真实性,使图像化的文化消费变得与人的真实存在毫无关系,从而成为虚拟的符号化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恰恰是王念东的男性眼光能够穿透生活表象,在心理内省中,触及到个人隐私亦即时代的秘密。
  
  Ⅱ 写实与超现实
  王念东的作品从素描到色稿到成品有一套严谨的绘制程序,其制作是比较古典且相当学院化的。应该说,他是一位写实技艺很不错的画家。
  作为写实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受到的挑战引人注意。因为波普艺术出现之后,复制、涂鸦等非技艺或低技艺创作手段进入绘画,意味着当代绘画不再仅仅以技艺高低作为判断绘画价值的天然理由。艺术的观念化成为绘画具有当代性的根据,不仅是对波普艺术的要求,也是对写实绘画的要求。写实绘画的观念化,一方面意味着画家对当代社会、文化、精神问题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恰如其分的技艺手段中表现感觉的智慧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写实是一种个人创作手段,而不仅仅是集体系统中的风格差异。
  王念东对人物的塑造自有其独特性。在细致的素描中就注意表现肌肤的纹理,如仿真的雕塑,既有准确的人体结构,又有精细的物象质地。然后直接作色,细腻地还原女性身体特有的光泽、质感、体温与气息。为凸现肌体的诱人处,画家有意隐藏笔触,而“不见笔触”的画法对观众而言则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如此,画面形象乃是在个人画法中生成出来,不仅仅是对于现实对象的“写实”。王念东绘制人像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把对象精致化、精巧化,所以他笔下的人物看起来象蜡像一样,逼肖真实但并不真实。人物动态凝固的瞬间,也不象一般写实绘画那样旨在给人以运动的联想。动态因摆设而凝固,这正是画家想要取得的人物模特化的效果。我们也许不应完全排除画家对于笔下女性的真实感受,绘画中的任何观念性都有含混不清、暧昧难明的因素,这恰恰证明了感觉智慧的综合性与复杂度。承受又而无奈、疑虑而又深情,画面上许多女孩儿都流露着潜思默想的落寞。我们没必要生硬地切断观看对于生活经验的联想,有时正是这种联想使画面感受变得丰富。但联想必须返回画面,因为沉思的神情只是构成画面整体氛围的一个因素,即使是观画者最容易被吸引的因素。
  从更重要的方面讲,王念东力求为自己的绘画构造一种超现实情景,以强化其指涉问题时所凸现的真人形象的非真实性。
  从一开始,他就把那些可爱的女孩们置入水中,借助水影天光,飘浮游动,他可以轻松取得对象的异样感,但这只是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其实,不管画不画出人物、道具的漂浮,也不管人体上是否画上波光,这种置入本身就有某种梦幻性质。而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水性和女性有关,《红楼梦》中贾宝玉就认为:“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柔水之情有助于女性身体的表现,弱水之虚也有助于营造白日梦的境界。因为这种观念性的假定,画家取得了一种任意组织画面形象的自由。他可以画出水底的线性分割与方位指示,在加强构成性的同时给人以城市生活的联想,甚至直接画出建筑、街道以及辨识城市的标志。他也可以画出各种道具,苹果、棋盘、钟表、沙发、床榻、跑车和船帆等等,精心刻画的物品在画面上有异乎寻常的清晰,如同精制玩具,因其以假为真的效果而取得异样感和暗示性,比如鱼的形象和生殖本能、钟的出现和时间凝固的联系。
  借助于水下造景,王念东改变了写实绘画固有的空间关系,创造出画面对象异质性的存在方式,因为写实绘画通常总是在合乎透视法则、或改变透视法则但合乎思维逻辑的的空间关系中塑造形象。对王念东而言,人物与背景或环境的关系既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非相关的,由此为画面带来一定程度的超现实性,但又并非是荒诞不经如达利绘画的梦境。这种适度的超验感和王念东力图在真实中显示非真实、在非真实中揭示真实的观念性是非常一致的。可见,当代绘画的观念性必须体现为绘画的存在方式,而且也并不表现为对写实绘画的否定。准确的讲,乃是在个人创造对既有集体系统的有意偏离中重返形象。当代绘画的形象回归是对现代主义过于精英化的矫正。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如果把“她”视作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摆脱的对象,这个对象既可以代表生活,也可以比喻绘画。在追求写实绘画时,惯性的烦恼不亚于热恋的困扰,“他”想逃离而又难以离去。这也同时是画家对待当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态度,他只能生在其中而异在其内。正是在这样的追求和逃离之间,王念东需要寻找个人的生存方式,这就是画面形象的创造性发生。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方向,但发生却并不能终止。所以,如果问我有什么建议的话,我只想说,为了艺术的继续发生,不能只有逃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反省生活。如果必要的话,就说一声“再CALL我”罢。
  
                         2006年12月6日
  四川美院桃花山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