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

1994 出生于广东

2016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9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师从胥建国先生
现居北京,青年雕塑家,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主要展览
2020“转化•创造”第八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中国雕塑学会,北京,中国
2019 曾竹韶雕塑艺术作品展,大同市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中国
2019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中国
2018 民族百花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内蒙古通辽市乌兰木骑宫,通辽,中国
2018 华彩艺境彩塑中国全国雕塑作品展,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8 中国汝州国际环境雕塑创作展,汝州汝瓷小镇,汝州,中国
2018 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州画院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8 美我时代命运共同第四届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苏州李公堤,苏州,中国
2018 虹霓之约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九鼎国际艺术空间,台北,中国
2017 中国西安数字雕塑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国
2017 中国雕塑协会传承•创新雕塑展,中国
2016 PLF德中艺术与设计主题联展,DCKD莱茵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埃尔布洛希宫,德国
2015 上海无间创想公共艺术系列展,上海七宝国际广场,上海,中国
2015 深圳南山环保艺术邀请展,深圳,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通过“方寸之间”谈近年来个人
· 谈雕塑创作《方寸之间》的负空间
相关评论 更多
·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有意味的负空间形体——吴蔚作品述评>>
文/胥建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雕塑自古以来一直以独特的形体与空间语言形式书写着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故事,具象也好,抽象也罢。形体的内涵从来不曾打破,空间的外延从来未被拓展,因为只要突破或拓出大概就不再是雕塑了。在当代艺术中,可以把装置艺术作为雕塑,也可以用雕塑来揭示观念,但艺术门类界限的打破一定是夹杂着某种意识,否则就是一种混淆。
 
人类在不同材质上雕刻纹饰形象的历史比较久远,但以形体来有意识地探索空间不过才几千年。历史的看,从古埃及雕像试探着将右腿迈出去到古希腊雕塑家米隆创作《掷铁饼的人》,称得上是雕塑史上对空间最重要的两次探索,一个向前,一个旋转环绕,这种成果丝毫不亚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再往后,缘于人像身体的正背自然形态,大量的雕塑都延用着一种叫扇面的空间,如佛教洞窟中的佛像,或似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卫》等。但对雕塑空间最彻底、最具革命性的努力是20世纪以卡德尔为代表的“动感雕塑”,这种借助外力使形体产生动感和变幻的探索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造型观念,也摆脱了几千年形体凝固于空间中的束缚。倘若说古希腊雕塑是研究形体艺术的话,现代主义涌现的许多新型雕塑更多的是对材料和空间的探索,前者附以严谨的理性精神,后者兼容有更多的变革精神。到了20世纪最后三十年至今,雕塑的外延逐渐发散,大量以观念为主的作品打破了雕塑的界限,雕塑在走向“泛雕塑”或“非雕塑”路途中,对自身本体的研究似乎逐渐走向“式微”,这种进步,既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也终将把雕塑引入到不归之途。
 
吴蔚作为一位有探索精神的青年雕塑家,透过他的辛劳和思辨,在雕塑本体的一角进行了尝试,把负空间化为形体与空间的补充,通过形体凹凸转换,虚实相宜,让作品展现了东方艺术的神韵,在计白当黑,图地反转中揭示了中国山水的变化和宁静致远的意境,实是难能可贵。相信他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能够在艺术探索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