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兴

1986 出生于辽宁辽阳
2009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8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8 暗物质——王洪兴作品展,中国人民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18 第三届中国版画大展,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中国
2018 版画中国——当代青年版画作品展,全国巡展
2017 北京卓越艺术人才培养高校联合展,北京劝业场,北京,中国
2017 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第一届“青年创作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7 第四届中国西安国际版画工作室学生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中国
2017 多维度•第二回当代艺术邀请展,山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美院力量”——视觉艺术展,艺泰空间,呼和浩特,中国
2017 绘画本体研究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7 时间总结:王家增&他的学生们,悦馆•观澜湖艺术生活空间,北京,中国
2016 学院版画技艺传承的内省与外拓研究展,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北京,中国
2016 绘画本体工作室研究生教学实验展,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展厅,北京,中国
2009 2009年度“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9“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开放的表达”——200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09 中韩版画展,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中国
2009 雪泥鸿爪——青年版画家推荐展,红玫瑰白玫瑰现代美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  版画系05级创作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心灵深处的幽暗之物——王洪兴主
· 未知的引言:关于王洪兴的绘画
· 黑暗中的下沉者
· 关于黑暗的表白——看洪兴的画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关于黑暗的表白——看洪兴的画>>

李笑男
   
洪兴的作品方向不少,他说让我写点东西。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他个子高高大大的,一口东北话,为人挺热情,有东北人身上特有的粗粝感;而实际上他的朋友圈里却常常冒出几句唯美主义的小诗句,分享一些动人心弦的小音乐,跟朋友们进行一些贴心幽默的小互动,实际上又是极其细心和温柔的人。他的作品呢,他自己说是“暗物质”的,那是未知的、混乱的表征。如果说,黑暗是光尚未抵达的地方,是理性难以把握的领域,那么,洪兴对于黑暗的表现则是对于同处于未知状态中的同类的表白。洪兴的作品可以用我们所说的表现主义风格进行分类,但我喜欢更“表白”这个词,因为它比“表现”更加具有主观性,更加具有寻找同伴的渴望感,更加能够强调出“共同体”的意味。而对于归属群体的寻找,是青年艺术中极为普遍的特点。从这个角度上说,洪兴的创作是诚实的,也是浪漫的。
  
《梦魇》系列是洪兴创作于2016年一系列纸上作品,呈现出他个人的想象与梦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怎么样,表现性的笔触模糊了物的边界,没有头的动物盲目的被困在一片焦土的世界。或许是为了更直接的表达黑暗,他直接采用了沥青作为材料。沥青的不透明感让暗部成为彻底的黑暗与窒息,丙烯的白色则让对比显得粗暴而触目。之后《暗物质》系列很像是这一阶段的表达之后的发展,洪兴试图让这个过于直接的梦魇世界丰富起来。运用抽象与具象形象组构,色彩也开始介入进来,画面开始散发出幽暗的光芒,我想他是在寻找“暗物质”中蕴含的光亮。《乐?在其中》是2009年创作的大量肖像蚀版画,尺幅很小,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表现的都是身边的人。这些人物呈现出支离破碎的不确定感,他无法对这些对象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或许也是刚刚毕业的他对于自己的认识。他如实的表述了这些状态。2017年的《感官动物》动物系列与《乐?在其中》采用了相似的形制,是一系列人物肖像的水彩实验。和《暗物质》系列相似,色彩开始介入进来,画面从黑暗中散发出幽暗的光芒。洪兴对于色彩的应用有很强的光感,依旧是面目不清的人物,他似乎在描述这样一种处境:我感受到我的对象,但我并不究竟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要到哪里去。这让这一系列作品看起来很像是形式实验或者绘画练习,但如果熟悉作者,大概可以理解这种表现背后是对于确定性的矛盾状态。光在这里并没有照亮对象,它让对象更加的匿名了。似乎这些肖像的目的并非是再现他们,而是告诉别人,再现的不可能性。我相信这是他真实的感受。
   
洪兴的作品让我想起一个关于古老的阿奇帕族人的故事,他们是澳大利亚原住游牧部落。阿奇帕人每去一个地方游牧都会带一根象征着“神意”的木柱,并按照这根神木弯曲的方向决定下一个暂时居住的地方。这根木柱代表的是他们的祖先爬到天上的那根竹竿,代表了宇宙的中心。他们用这根木柱撑起帐篷,建立新的家,这根神柱帮助这些猎人在黑暗的丛林之中建构自己现实世界,自己的家,让他们得以在“自己的世界”遨游。木杆支撑起帐篷(家)构建起猎人们的小宇宙,把黑暗不明的森林与他们的家形成了区分。但如果这根柱子和这根柱子的神圣意义不再被信任了,或者柱子断了,我们用什么穿透黑暗呢?这是现代人的困扰。如果理性终究也无法穿透现实的无序与不透明性,我们用什么支起自己的小帐篷?洪兴的画用“关于黑暗的表白”诉说了自己的这类迷惑。洪兴画中发出的幽暗的光芒提示了我面对这种困境的浪漫主义的选择。在“黑暗的表白”中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应该如同这些黑暗中散发出来的光芒,最终得以穿透黑暗。如同兰波的是诗歌,他的一切存在之意义都在于“毫无目的的照亮自身的存在”。我期待洪兴成为这样的艺术家。


                                                              2018年3月18日 望京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