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少平

1968 出生于中国江西
1995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现居上海

主要展览
2018 莫非•雨雪,“归去来”,“今日之往昔”成都安仁双年展,安仁古镇,成都,中国 
2018 莫非•逍遥游,施少平个展,奥赛画廊,上海,中国
2017 莫非•雨雪,回归-湖畔跨媒介国际艺术节,大观园梅园湖畔艺术馆,上海,中国
2017 成都安仁双年展,四川,中国
2017“思考人生”海上新族当代艺术展第三季,春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7“莫非一下”施少平&程广峰双人展,明轩空间,北京,中国
2016“莫非•逍遥游”施少平个展,奥赛画廊,上海,中国
2015“海上新族”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春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4  博罗那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14  艺术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3  莫非•卵 | 中国自然地貌项目回顾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共存——当代艺术作品联展,中国上海昆山和风雅颂展馆,苏州,中国
2013  艺术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3  新加坡Art Stage艺术博览会,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新加坡
2012 “莫非 • 一刀”施少平实心瓷作品展, 乙空间,上海,中国
2012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12  艺术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2 “五乘五”乙空间当代艺术群展,乙空间,上海,中国
2011 “莫非 • 皮”施少平作品展,乙空间,上海,中国
2011 “莫非系列2011”施少平法国个展,Espace Commines,巴黎,法国
2011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COEX,首尔,韩国
2011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11 “造物时代”施少平个展,乙空间 上海,中国
2010 “莫非系列2008/10”施少平英国个展,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英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三人漫谈
· 施少平的“逍遥游”,愿君旅途愉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三人漫谈>>

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与“东方语境”的回归
时间:2016年4月21日 周四 13:00
地点:红坊艺术园区奥赛画廊
人物:陈刚(上海圣菱画廊总经理&上海泛华拍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策展人)
      蔡彭城(上海奥赛画廊总经理)
      施少平(艺术家)

施:嘿,不好意思,晚到了些,不过刚好赶上喝你们泡好的茶,哈哈!
蔡:施总,好久不见!你头发怎么白了这许多?
陈:你还叫他施总啊?多别扭!
蔡:哈哈!还是当年他在艺博会时候的老习惯。现在他倒转身成了艺术家了,是该改改口了。
陈:叫少平就得了,哈哈,这头发嘛就是被艺术搞的呗!哈哈哈!这不,这次搞到你这儿来了!
施:哈哈哈,都行,很久没听到这称呼了。都行。蔡总你这画廊空间可真不错,这么多年在国内做这行,你可真不容易。
陈:他可是上海业内的老画廊了,那可是资深人士。讲回来,你们俩也算是老相识了,不过少平这个家伙算是个够妖的人了,老蔡你算也是看到他的前世今生了,你再听听他这次的新作想法,你就知道他厉害了,哈哈哈。
施:没什么厉害的,不过是点感触而已,那我就说一下我这一批作品创作的出发点,首先当代艺术并非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当代艺术大部分也是从国外来的,我所受的美术教育本身是非常西方化的,但我认为我的艺术创作不能是按照欧洲人的思维及文化背景来展开,我必须按照中国人的文化及思维方式来思考来创作作品,所以我创作《莫非•卵》包括之前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基于东方思维的基础上展开的。那么东方思维是什么?是东方的文化脉络,我在试着寻找这一脉络。东方的文化脉络在很多方面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而且它所有的线索、脉络,包括表现方式,与西方的都不一样,而我更多的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营养,通过当代的表现手法,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一系列的梳理之后,创作产生属于自己独特的具有东方思维特征的艺术作品,使后世创造一种新的看法。
蔡:你这个想法倒让我想起前不久吕澎策了一个展览叫《溪山清远》,当时他就有这么一个想法,他就觉得当代艺术应该回归到东方的精神文脉里面,回归到中国文化、传统文化里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元素的回归,提到一个概念就是“中国语境”,你的想法到是和他的很贴近。但做到这一点很难,需要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了解。我倒是好奇你怎么能做到这些点,要知道当时很多知名艺术家都没让他满意,陈刚你怎么看?
陈: 我觉得少平他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家,平时他非常乐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他不画画的时候一天到晚就是看古董,之前为了做作品在研究陶瓷,有时候都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是这批画出来我明白了,他这也是在学习,学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出世”,所以我建议他这次展览的主题定为“逍遥游”。
施: 我自己其实是在不断的吸收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包括像是我玩古董,看明清家具,走访古迹等等,但并不是停留在简单重复和再现,这太表面了,而是希望在艺术的发展和推动上多做努力,看看能增加点什么,能改变点什么,创作具有自身独特的“东方语境”的当代艺术作品,我觉得这比简单的重复和再现传统要更有吸引我,会更有意思,这是我心中的当代艺术的精神所在……
蔡:这就是吕澎所注意到的中国传统元素开始回归了,他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中国化,本土化,一些传统的符号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传统的趣味也出现了,传统的主题也出现了。看来你也可以算其中之一。
……
陈:给你看一下他这次的画(拿出手机向他展示作品照片)
蔡:嗯,画面像在写诗说故事一样……的确是像陈刚说的让人耳目一新!
……
施:对的,你和陈刚第一次看我这批作品说的一样。关于“逍遥游”还有一个概念是什么呢,主要是之前《莫非•卵》中国自然地貌项目给我带来的感触,我整整两个月在无人的地方,到那个黑戈壁没有人生活在那儿,到雅丹地貌一个星期也没有人,就是在沙漠之中,没有房屋,没有建筑,没有生命,就在类似这样的五个地方待了两个月以后回到上海,我有一个体会,我看到城市感觉像是假的一样,只有在走遍自然地貌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生命的真实,一种精神上的“绝对的自由”,就是这个心态,所以我回过头来创作了这一批作品,从这一批作品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很多我在做地貌展的时候看到的事物,非常有意思,在敦煌看到的古壁画,包括在玩古董的时候看到的雕饰,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其实是在用当代的艺术语言去表达传统文化中基奠的东西,并不是要求自己在这方面真正能做到多少,而是我觉得中国本土有很多好的值得学习推动的东西,只要我们找到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诠释,就会非常有意思,不需要去学这个,学那个,我们把自己的东西掌握好了吃透了,表达出来呈现给观众就很好。
……
陈: 像少平这样的艺术家在这个圈子里还是很少见的,我一直说他是个很“妖”的人,之前在景德镇花了一年就是要研究实心陶瓷,成功了以后他还不满足,带着3000个实心卵兜了大半个中国,而且都是去那些生存条件非常艰苦的自然地貌,就为了还原生命之初的形态,说要2个月走完在今日美术馆展览,我一开始都觉得他是在吹牛,结果是提前完成行程,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非常成功,最后还被评上了世界级的装置艺术作品,他总是能够出人意料,所以他每次有新作品我都是非常期待的。
蔡:嗯!期待我们这次展览能够取得成功!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