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江苏)

1983 出生于江苏
200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主要个展

2007 快慰的春天—李超个展,零度空间,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09 “布拉格双年展”,布拉格,捷克
2008 “制动—当代艺术展”,段落空间/明圆艺术中心,北京/上海,中国
2008 “风景的拓扑”,玛吉画廊,北京/马德里,中国/西班牙
2006 “越界”—当代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2006 “独生一代”群展,中国当代画廊,北京,中国
2005 “浮游生态—影像互动艺术展”,猜火车吧,北京, 中国
2005 “折”—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2005 “制造的快感”, 北京索家村艺术营/以色列影象空间, 中国
2004 “眨眼—录象展”, 东大名艺术馆, 上海, 中国
2004 “划痕-当代中国独立影象展”, 西安/重庆/苏州/杭州/天津, 中国
2004 “T/M/D-第3届长沙当代艺术展”,左岸春天, 长沙, 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李超:超越形式自律的绘画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李超:超越形式自律的绘画>>

夏季风
 
坦率地说,年轻艺术家李超开始让我感到惊喜,不是他那些主题和构图类似于观念摄影的油画,也不是更早以前画在半透明硫酸纸上的一些水墨人物小品,而是他近期闭门不出完成的一系列新作品。事实上他先前创作的作品也相当不错,但是绘画主题、风格相对混杂,可以看出艺术家本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他这一阶段的创作兴趣点,更多的是停留在图像表面、绘画材质、工具等上面,在作品形式和内涵上很少做到更深层次的探究,由此产生的作品和作品个体之间的面目起伏很大,明显缺乏某种完整的系统性的创作理念。
 
建立有效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使空间和时间成为画面生发的重要坐标,由此打开特定时空中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展示那些被日常生活经验、被模式化所遮蔽的内心存在真相,是李超在新近创作中使用的绘画策略。他的这一系列新作发端于年初,是一些类似于组画的作品,大体上是对同一个主题采取分解后以三幅不同角度的画面来呈现:观者可以透过三个不同的视角见到了同一个主题,也可以理解为从某个单一视角见证了同一个主题的三种形态的流变。从艺术史上来看,当代艺术的发展往往是需要超越形式自律的,只有超越了形式上的诉求,才能将当代艺术本身的意义呈现在这个多元世界面前。毫无疑问,李超在一系列新作中的探究和实验是值得肯定的。
 
但就上述的作品来看,形式上的变化所带来的似乎与预期中的效果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截屏式的连续画面很容易受制于表现主题单一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李超意欲在画面中建立的空间观和时间观,只有后者勉强能传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前者的诉求是失效的,即便有也是式微的,作品本身极易流露于观念化、扁平化。当一个单独画面能充分并完整表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否有理由或者说有必要再次重复出现在另外两个并置的画面中?显然李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最近创作的《风景·盲人与狗》中,他对空间观和时间观进一步作了修正和探究,试图能更充分地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
 
在我看来,新作《风景·盲人与狗》在形制体例上几乎没什么变化,依然采取的是三幅画面并置的方式,其中围绕盲人与狗的场景,分别派生出另两幅画面:盲人感受到的是外部的黑暗,狗则通过狗眼看到了世界的斑斓。这种极具文学性的场景化叙事追求,使得李超的作品既遵循了空间的客观限制,同时又摆脱了平面自身的一维性的局限,让表现主题在时间和空间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而由主题蜕化出来的视觉形象,则包含了多重文本叠加、拓扑以及游戏的效果。在观看逻辑上,观者按前后秩序应先看到“盲人”和“狗”,再通过“他”和“它”的眼睛,以折射的方式看到不同的对应景象;与此同时,观者也可以把这种观看方式切换到艺术家的视角,就像李超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一样,把纵深立体式的空间观压缩到时间的平面维度之中。也就是说,在真实的时间维度中,作品本身在承担叙述过程的特定角色的同时,又以自身的非确定性和延展性,将画面推向了多义化的空间,使隐蔽在画面背后的主题负载了多向度的审美信息。当观者和作者的创作理念双重互动时,也意味着变成对时间及空间内在容量的再度拓展。它至少表明,李超的创作不仅在观念上开始有了明晰的思考,而且懂得了在形式上如何运用颠覆与拓展的方式,使自身的绘画艺术尽力能做到超越传统客观时空的局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