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峰

1977 生于山东
1999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3 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
2006 获山东艺术学院意笔人物画教学研究硕士学位
2010 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学位
现居济南,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忧伤与快乐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忧伤与快乐>>

文/郑岗


卢晓峰说要以我为模特画一张参展作品,我非常高兴,当他起草的时候我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说我是忧伤的,我忧伤吗?当然忧伤,但是我不想让人家知道我是忧伤的,这就是现实。当一个人把真实的现实告诉你的时候往往会出任意料,譬如我身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她是快乐的,当我和她聊到幸福时,她在落泪。她不会告诉我 为什么如此忧伤,但我知道这个世界有无数个这样的她。这就是现实。在卢晓峰笔下人都是变形的,你可以拒绝他的变形,但你无法不面对他的变形。我们常常说生活是艰辛的,即便是在这个物质生活非常殷实的当下,我们有太多的人依然忧伤。


用笔墨来表达这种不高兴的或者迷茫的情绪有些难度,如果我们仅仅用紧锁眉头或者一脸哀伤,这种艺术形式早在几十年前就解决的非常好了,如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已经很彻底地表达出时代的灾难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困顿。卢晓峰要创作的四张画有忧伤这一类型。我觉得他是在用忧伤思考所谓的价值观——人生的意义与感触。他把我画的非常艰涩,非常困顿,但是我以为那里面并不只是我,从生活的角度上讲我所经历的一切或许真就是以忧伤可以概括,小的时候为父亲在远方的青藏高原工作而忧伤,因为我并不知道青藏高原对人生活是极端困难的,但我对远方的向往不得实现是忧伤的,当然长大之后为了情感为了工作为了一切而忧伤。我多次在和周围的人聊天时,我发现忧伤的人太多了,但也有快乐的。有句话叫痛并快乐着,我不赞同这句“矫情”的话。当人生面对忧伤的时候他能保持快乐,实际上这种痛只是生理上的痛,在精神上痛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精神。


卢晓峰用他的绘画以我为模特,描绘忧伤或许他看到的是精神上的失衡。他用变形的手法从表面上解决人审美中的不愉快从而带来精神上的冲击,这种忧伤就不单单是情绪上的,他是内在的思考向外转化的结果,是智慧的心灵阐发。看过很多的卢晓峰的作品这种印象更让我坚信他的努力是基于对人生与艺术的思考。我们知道中国绘画向来是表达优雅的文化情结。总是用诗情来阐述绘画的意义,那些关注生活本质的作品少而又少。在几千年前的《诗经》中,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反应人们痛苦磨难的诗篇——《诗经》里的“硕鼠”,屈原的“九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比比皆是。这些反应大众疾苦的作品就是这些文人面对现实的忧伤,面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提出新现实主义的张望教授他所倡导的这种理念实际上也是面对现实社会的真正出发,当然这种艺术的主张应当是当下艺术界创作的良心与担当。卢晓峰的绘画与这种主张不谋而合的就是在理念上达到的精神一致。


新现实主义绘画的提出促进了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可能。当卢晓峰从以下四个观念来创作这组作品时,我们看到了一种样式表达四种理念的出发,既符合当下国家的文艺政策也符合审美的要求。忧伤、孤独、优雅、快乐四种情绪可能是四个方向,更可能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的几个侧面。譬如他在画我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所说的忧伤与我的生活某种状态有关,他感觉到的我就是这样的,尽管可能有些偏差,但就是艺术家要做到的。卢晓峰绘画手段接近西方的形式,虽然他的笔墨是中国化的,但形式感充满当代冲击力。


中国绘画强调意境和观者的舒适,所以我认为中国画从总体审美上是为我们在墙上或者在案几上开一个窗口,以此来眺望风景,欣赏花花草草——这是意境开立首先要做到的。而西方绘画要展现的无论人与物都是物像的实在。中国画可以寥寥几笔勾勒一个大概的形就会让我们感到景色那边独好。西方绘画尤其是写实绘画所要做到的是对几近物像的真实刻画,它是以塑造型真体实来展现人的能力,当然东西方绘画都会反应人的精神与境界,并以此展现人与万物不同之处。在艺术的能力上人永远是至高点。


卢晓峰别出机杼,更具匠心——当他以变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里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他观生活后而为,是他以主动的姿态将生活的感受预制思考中,进而创作出那么多变形的人与物。改变原来的形态;对原来事物的扭曲,或者特指亦指被扭曲过的事物被称为变形。从物理性上讲当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体积或形状的改变时,人的视觉或经验就会产生反转,往往会拒绝。这也是普通人对变形下的艺术表达不太认同的原因。


但是变形却是有才华的艺术家才能够做到的,张望的绘画里这样的能力表达的也很充分并且更具智慧。卢晓峰的变形更接近批判性,更具有剖析意义,他在绘画里强调的是理性意义,这种理性基于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批判。卢晓峰绘画的偏向不代表他的理念与情感是任性的,他也会用这种手段表达美好,表达幸福。这四幅画中快乐与优雅是积极向上,孤独实质上也是向上的。独为单一,孤为单独。所以有人说说孤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则是一种完整的状态。孤独者自成世界、自成体系这种表述是对这种人生状态的一种阐释的一种人生状态。


卢晓峰当然不是在心情压抑下想到画孤独,更不是独处中在空虚与寂寞中要表现孤独,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


我想卢晓峰也是在这种意识里去审视孤独带给他的感受,他将孤独描绘为一种状态,将孤独者塑造为思想者,这一切是他企望把这样一种状态下的人性以自己的理解展现给别人。中国绘画里常有这样的表达“独钓寒江雪”“无言独上西楼”都是表达孤独感的,但卢晓峰的“孤独”是建立在对生活“自成体系”的思考思考中,他的表现也是自成体系的。我以为风格的形成一般基于此。


艺术的体系是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说到文化体系很巨大,很深广,极具无限性;而艺术的体系相对具体,相对感官。我想卢晓峰为自己也为我们在努力完善他绘画中的审美追求,以期建立起较为独特深有思想内涵的绘画风貌。


2017年3月12日于万豪乐府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