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奕

2008 毕业于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美国“Trilobite版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居广东,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主要个展
2014 “再风景”陈瑞奕油画作品展,东莞•东城文化馆
2013 “孤城•远景"陈瑞奕油画作品展,深圳•罗湖文化公园文园阁

主要联展
2015  艺术南京--2015国际艺术博览会,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2015  开端--深圳当代学院艺术之新新力量,罗湖美术馆
2015  闽声--瑞•艺术福建展览项目工程展,紫阳美术馆
2015  品象——广东小幅油画作品邀请展,关山月美术馆
2015  风华正茂——深圳青年油画家提名展,深圳美术馆
2015  深圳当代中青年油画家风景写生邀请展,古元美术馆
2014  面对面:深圳油画作品交流展,大芬美术馆
2014  转境与位移——深圳当代青年本土艺术家交流展,深圳大学美术馆
2014  当代荟萃——岭南当代艺术家邀请展,瑞•艺术空间
2013  第九届深圳画家画深圳暨深圳青年美术展,深圳大学美术馆
2013 “例外状态”深圳本土青年艺术家当代艺术交流展第二回,深圳•T6艺术区
2013 “视觉交叉体”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东莞21空间美术馆
2013 “相聚热土Ⅱ”深圳本土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2012  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深圳市美术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12  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12  纪念52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关山月美术馆
2012 “Look At Me‘看看我’”深圳本土青年艺术家作品展,T+1当代艺术空间
2011  新一代!大学生图像艺术节,香港版画工作室
2011  第五届广东省版画展,湛江博物馆
2011 “与爱同醉”2011杭州当代艺术博览会,杭州
2010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0  加拿大国际版画交流展,加拿大
2009  2009全国青年小型版画艺术展,山东
2009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州艺博院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失落的城——关于《读城》系列作
相关评论 更多
· 在废墟中探寻历史的对话——对当
· 《读城》系列油画
· 探寻封存的历史记忆——从陈瑞奕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在废墟中探寻历史的对话——对当代油画家陈瑞奕的采访>>
     确实,经历会磨练一个人,也会造就一个人!陈瑞奕是一位具有很大视角看世界的青年画家,毫不掩饰自己对历史政治的看法。在他的叙述中,他走过很多的城市总会被很多的东西所感触:北京的“西洋楼”、西安的古城墙、新疆的帕米尔、纽约的第五大道、西雅图的牧场……每一个足迹都会带给画家不一样的体会,也许这种体会让画家更宏观的角度去创作他的作品,表达他的思想。多年以来,虽然瑞奕作画的主题发生一系列变化,但是他对画中意境与气韵的追求一直未曾变过,通过自己的油画向人们展示他对废墟中的历史的看法也不曾改变。

    就《读城》系列作品来说,这组作品以遗址为切入点,从早些年创作的《古城门》《帕特农》……《十七孔桥》《凯旋门》《孤石》到《孤楼》系列作品等,表达一座座被“遗弃”的古迹,从现实中历史遗址的被“遗弃”到作者内心被“遗弃”的废墟,某种程度的传递出作者内心对过去历史的回望和记忆。正如当代著名评论家、策展人陈向兵所说:“陈瑞奕的《读城》系列,以遗址为符号,导入历史岁月的敏感视线,融进了大量历史城市遗址或宫墙的想象性描写,表达出现代人对历史的观察与反思。那些古老的遗址,即使只留下残垣与碎片象座废墟,艺术家也能让我们体验到某种历史的隐秘——社会变迁及历史记忆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精神勾联。”

    历史的对话者

    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历史的对话者。

    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自己的一种文化。陈瑞奕在谈及他留学美国时的生活,对这个国家很深刻的印象则是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300多年,但是通过美国的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来看,它却给我们有着一种千年般的历史感。这方面能让人引申出很多的现象和问题,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却非常的在乎这种历史感,或者为政治?为文化?亦或者其他?

    在瑞奕的创作中,从早期的《国家记忆》系列到《纪念碑》系列再到现在的《读城》系列作品,主要是综合从政治、历史等方面唤起人们有意识的去认知过去的、已故的或者即将消失的“文物景观”,对于历史建筑的把握上有个尺度。正如陈丹青所说:像北京的四合院每年有近600条被摧毁,但这些建筑的被摧残,并未引来人们的反思,反而得到一位法国批评学家很愤怒的感慨:这是一个文明对历史的是一种“文化的自杀”行为!瑞奕的作品展示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古迹,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古迹经历风风雨雨后的衰败与孤独,它们都在时间中穿梭,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堆废墟吗!

    生命的解读
   
     评价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不在于技法的表达上,而在于对生命的表达是否深刻。当问及作者有什么绘画技巧的时候,瑞奕很从容的回答:我没什么大的技巧,主要就是用油画刀为主要作画工具。一般的画家都离不开对于技法与细节技巧的表达,而作者仅仅是通过自身对生命的解读产生灵感,通过长时间培养的受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知识等对于他本人影响的艺术风格,靠自己对历史的感悟和敏感而作画,这是一种最好的发自于生命本源的情感体验。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名城古迹在掌权者不断的更换中渐渐的萧退,渐渐的成为废墟,今天也会成为明天的历史,这也是一种从时间角度感叹历史轮回的一个过程。
 
    再继承与追求创新

    与瑞奕的交谈中了解,虽然作者研究的是西洋绘画方向,但骨子里却非常迷恋中国传统绘画,他很欣赏很多的中国艺术史上杰出的画家,比如董其昌、八大山人等。他说这些传统画家的画用简单的笔墨所表现的一种意境是我一直追求的,所以从他的作品能感觉到某种程度的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所影响,许多的画家追求现代艺术的创新,而完全忽略了传统的精髓与艺术精神,所以导致创作出来的东西缺乏深度,这点画家陈瑞奕做的非常好,在他的很多画里,除了一个荒凉的历史建筑古迹外,都可以看见一棵枯树,这棵树独立于作品的前方,给人一种荒凉孤立的感觉,这更好的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也更加真实的表达了瑞奕的情感。

    无论是一个书法家还是一个画家,好的作品都会深刻的反应创作者本身的一种情感,陈瑞奕的《读城》系列作品展示给我一种孤寂与空旷的感觉,这恰恰也是他现实生活中一种心灵上的孤寂,这种孤独是一个画家发自内心的孤独,而不是感情层面的孤独。
 
张亚飞
 
(本文作者介绍:张亚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者。)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