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

1974    生于河北
2006    北师大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硕士
现居北京,任教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教师,美术系副主任

主要个展
2014       “花样年华”系列个展,上海
2014       “青花与扇”系列个展,画家联盟
2013       “欢喜浮生”系列个展,爱艺客          
2013       “宅女日记”系列个展,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2       “中国节”系列个展,联合国书画院
2009       “信天游”系列个展,北京345画廊
2004       “和你在一起”系列个展,北京西点画廊

主要展览
2016         瓦伦西亚双年展,西班牙
2016         台湾新艺术博览会,台北
2016         中俄女性艺术展,俄罗斯文化中心
2015         中韩墨迹国际交流展,韩国首尔
2015        “艺术&空间”当代艺术展,北京中粮广场
2015         中国当代新水墨,中和美术馆
2015        “里仁为美”  当代艺术展,上上美术馆            
2015         中国女性艺术展,中和美术馆
2014         台湾新艺术博览会,台北
2014        “绽放—当代青年油画展”,国粹苑
2014        “桥—邸蕴芬兰大使馆巡展”,芬兰大使馆
2013        “你的世界”—weibo当代艺术展,宋庄美术馆
2013        “ 爱生活  享艺术”衍生版画展,蓝色港湾
2013         中国品牌年会艺委会艺术展,千禧大酒店
2013        “I CAN PAY”艺术节,大悦城
2013        “且歌且行"”油画联展,798海棠画廊
2012        “游弋的梦”油画联展,798赵绪成艺术馆
2011         香港中联艺术展,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2011         世界爱心日艺术展,中华民族园唐人街
2009        “大家一起玩”艺术联展,798原色生活画廊
2008         中国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2007         中国美术教师艺术年度奖作品展,沈阳  
2006        “对话传统”全国雕塑邀请展,北京工业大学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相关评论 更多
· 被梦想照亮的房间——读画家曹颖
· “宅女”与想像力的尝试
· 民俗之美的凝望与生发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民俗之美的凝望与生发>>

每展卷手中曹颖画册,端视片刻,我便会仰面眺望窗外的天空。窗外的蓝天被重重叠叠的高楼阻隔,林木,花草,人群,原野,更是从视野中消失得一干二净。久已习惯了用灰雾朦胧的眼睛看望城市里身边的一切,美的感觉日渐麻木陌生。再回首,目光落到画页,心便沉浸在了其中。
曹颖以倾心民俗油画的创作并卓有成就为当代美术界同行和众多青年朋友闻识与称道。我是从朋友介绍她图文兼彩的博客而后才认识她的,仅见过不多的几面。自然,她博客文才画才两并,给她的好朋友落下了“巾帼双枪将”的令人惊绝的印象。她从北师大中国文学系出道,转而投身绘画创作与教学,据她自述是因为受到家庭熏陶,自幼对美术诞生了浓郁的爱好,灵感、冲动与激情一往无前地把她带到了今天的绘画创作天地。长年采风于民间,潜心于画室,铢积寸累,硕果斐然。
她是作者,我是观众,之所以我一睹她的民俗油画,便浸染其中,是因为扑面而来的张张画片中的乡间人物、景色、场面乃至一件件细小的物品饰件,唤醒我忘却而曾经的一段北方农村生活。那蓝天白云投影下的黄土高原的光山秃岭,山冈上农夫吆赶的牲灵,一群群低首爬坡的驴羊,我曾静默远眺;那崖壁下一孔孔贴着窗花的窑洞,洞中盘着的土炕,我曾箕踞酣卧;那孩童夏日身裹的红胸兜,男人冬天头缠的白羊肚毛巾,我曾好奇;那妇女手制的绣花鞋,机织的方格粗布,我曾触摸。这些如今我都淡忘了,他们都没有在我的脑海构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人生如旅,匆匆忙忙翻过黄土地的沟沟峁峁,我早已消失在城市的拥挤不堪的人群中,钢筋混凝土的垃圾堆里。即使偶或想到乡村和农民,除了感到艰苦、贫困,就是悲悯与同情。
重返民间,寻根乡土,那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的反省。那多是在历史的重负下,怀着责任感和惦念之情去寻找曾一度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替他们呐喊呼号。在艺术家的笔下和乐曲里,感动我们更多的是刀刻斧凿般的满脸的皱纹和凝滞渴望的目光,是节拍顿促的歌吼和苍凉粗犷的别样的抒情。曾激动过我们自己的岁月流逝了。似乎机会稍纵即逝,没有来得及获得一份安宁的心境,让我们沉潜在民间,和生民混同习俗,多一点对民间的观察和体味,缺失了一种理解——民间自有他们的文化,以及这一品类丰富和审美多元的文化,是我们今天一切文化艺术的源泉,并为今天文化艺术的创造仍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动力:质直的品格、淳朴的情感、灵动的智慧、自由的幻想、对美的憧憬和追求幸福的信念。
曹颖,她和我们年长的寻根一辈不同,她年轻,朝气勃勃,她执着的信念在于,民间社会有着无限的创造活力,要发现、开掘和生发民间文艺中的真、善、美。在她看来,民间生活自然存在着苦难、辛酸和人性的卑微、鄙陋,但这不是草根生民自己所能选择的,之所以他们能世世代代地生存下来,是在于他们人性中坚韧不拔地追求着的真善美支撑着他们的生命,赓续着祖先到子孙的血脉。他们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有布道者的教化也罢,无布道者的教化也罢;有慈善家的同情也罢,无慈善家的同情也罢;有执政者的恩惠也罢,无执政者的恩惠也罢,他们都依赖自己生命的活力、心灵的智慧、双手的勤劳创造的文化繁衍生息下来。民间文化中所表现的勃勃生机、盎然情趣本身就是一个人性的伟大故事。
在曹颖的民俗画里,我们看到农民过年跑旱船载歌载舞,千姿百态;看到元宵佳节传统习俗的吹拉弹唱,喜气洋洋;看到男人犁地、女人晒被的安祥宁静的田园生活;看到姑娘小伙在公鸡围拢啼叫下亲口口的两情相悦,种种题材都表现出农民们在乡间自得其乐,吉祥喜庆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拒绝了悲伤、哀怨与泪水。令我会想起户县农民画、安塞的锣鼓秧歌与剪纸,它们的情致兴趣皆一脉相通。农民们发于心灵的怡然自得带给了她绘画的陶然忘机,两者是水乳交融合为一体的。
同样是表现民俗,她不囿于油画写实的成规,也不拘泥于民间绘画形态的原汁原味,在取材、构图、人物造型和情绪表现、笔法、设色等各方面想象瑰奇,创造大胆,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信天游---兰花花》起兴于“兰花花”的民间传说,但她摒弃了传说故事的哀婉凄美情调,重新塑造了一对大胆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急切等待兰花花的牧羊人横项仰望蓝天,意外惊奇兰花花从天上四肢张开扑了下来。《信天游---绣荷包》画面空间组合自由,放大了的窑洞内景突出于画面的中央,一位年轻妇女盘腿于炕上绣荷包,窑洞的轮廓线外布满了各种形象,有在山坡放羊的男人,有另一对男女在树下接吻,山冈、小溪、大树、山羊、小狗、飞鸟、游鱼、莲花,充填画面的各个角落,时空交移,意到笔随,最大限度勾勒出农家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如她所言,给观画者的想象提供更多的信息量。《热浪》、《洞房》、《星空》都以裸体男女为形象,炽热的情欲表现出一种乡间男女青年相恋的率性、奔放与浪漫。她的人物形象,多数都眼白很大,黑瞳侧向,与画中其他人物相望,似忘情于外部的世界,也罔顾观众,沉浸于自己的情绪,正是一幅自在心态的展现。她吸取了中国民俗画偏重暖色的特点,多采大红、深红、金黄、桔黄、土黄渲染画面,即使在《星空》这样夜色月影下的人物,也有着鲜亮的肤色。这般设色,使本身充满点缀与装饰的画面的欢愉喜庆气氛更加活泼浓烈,甚至火辣,给人以生命炽热燃烧的鼓舞。
她是作者,我是观众。她如何以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却创作出色彩绚烂的民俗油画(也还包括其他品种的美术作品),如何得心应手地把西洋艺术的油画化入民族民间生活的创作,这是只属行家和她本人回答的课题。绘画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能用文字尽情与尽兴地描述。不同介质的艺术难相替代。绘画,它提供了时光一瞬的景象,究竟它如何给人以真善美的领略和体验,需要画家和观众的心灵沟通,需要我们都有一双能欣赏美的眼睛。在这个工业化急速推进的时代,在每个人的物欲享受膨胀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精神是否失落,心田是否干涸。或许,我们要审视内心,转向艺术,向最直观的绘画,向我们都曾来自的民间投去一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陈立群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