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兆

1988 生于广东茂名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18  水墨的欲望——吴连兆展览,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杭州,浙江,中国
2018  水墨无极——艺术西湖•国际水墨博览会,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杭州,浙江,中国
2017  浙水千秋•最美杭州——秀水千岛湖油画展,千湖岛艺术馆,浙江,中国
2016  最美是杭州,喜迎G20峰会美术作品展,杭州西湖六中,浙江,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关于树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关于树>>

关于“树”“树林”的作品,是偶然出现的,大概起源于2012年,是从一些抽象作品中延续出。
    
在西欧文化和东方文化中,“树木”“树林”这个主题题材差不多贯穿了整个艺术史,也是人类对它的信仰,隐含了某些民族和文学文化,隐藏和显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寻常可见,一直是我们最普遍接受的象征符号之一。参天大树、百年古树、茶树、生命树、知识树、许愿树、圣诞树……是神圣的又是世俗的,是一种在时间流逝、生命循环、24节气、资源、生命重生和死亡的日常生活的隐喻。
 
我把树从中国山水中抽离出来,在山水中“树”“树林”只是一个局部一个元素,并不存在多大的意义,山水必定隐藏着“树”“树林”,我想通过“树”“树林”隐藏着山水,如同在山水中切离出一小块的局部,那是局部的重新构建,重新在画面中建构一个新的绘画系统,如同古人从真大山水中,取出一块石头,形成假山,假山石,造一个新的宇宙空间。这也如我们进入山水林中,人的视角也只能看树、树林,那是一种“误入林中”的视觉。

树也就是一些树而已,树枝叶、树皮、树的藤蔓、树干之外少有别的东西。在夏季,我们经过树林或在树下,太阳的光线和城市街道上投影下的光影光线赞叹不已。在冬天,我们对着北方和城市街道的光秃秃的树、树枝条感慨它的形态,它的力量,不可亲近感觉,或者在初春来临之际,我们对着生命力量,生命的欲望,一种死而复生的状态肃然起敬,在秋冬之际,开始还原了生命本来的面目,本质的形态,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原形。“树”“树系”这个主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或者可以更早追溯早期的山水画学习之中。“空间”“天空”“空气”“微光”也存在树、树枝干间,它意义融入其绘画作品之中,需要打开视线空间天空微光才会逐渐打开显现。
 
作品的树没有看到树根,也没有看到树的边缘,让我们的视觉的想象辽无边际的树、树林,在一个方块平面空间里的空间,和如何面对生活和死亡有一种直接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通过不可接近和神秘化来实现。
     
然而这些树或树林,并不是标识的树,如松树柳树,去了标签的形象,只存在共性的一种形态,我们可以猜想它,但作品又对应了24节气,成了24节气的节气的形象,带有表现性,用纸本水墨为材料,而笔墨的形式充满表现性,一种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不知从哪里来,原因是哪?肯定和社会环境自身有联系。作品中的色点,也可以理解为树叶,起源是枝芽的点,为了改变单一的颜色,加多了颜色,无意中形成了城市中的灯光效果,色点有了真实存在的依据,有一些作品看起来有点“乱”,而背后是一种绘画新秩序的建立,带有手感的控制。手感、色点、树枝的形态、空间在画面中存在而带出不同的情绪。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