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辽宁)
1968  生于辽宁
1991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0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6  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博士学位
现居北京,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访学者

主要展览
2019“清美光华”-当代水墨艺术展,奥加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艺苑撷英.华夏前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全国美术院校美术作品邀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9 中国.上海."一带一路“艺术展,龙现代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18 北京意象——诗化海淀,海淀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暨迎新年百名书画名家作品展,北京新保利红石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8“你来看花”李佳花卉系列展,赤云轩画廊,北京,中国
2018“向北,再向北”当代艺术邀请展,沈阳日报美术馆,沈阳,中国
2018“绘事文心”——南北美术博士作品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8“逐梦绽放四十载”海淀书画作品展,海淀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艺术市场惠风画院第三届院展,艺术市场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北京国际博览会中外宫殿艺术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中国
2017 北航新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展,CUBUS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德国
2016“如是. 禅意”艺术邀请展,汇联艺术,北京798,中国
2016 卡塞尔艺术学院展Rundergang,卡塞尔艺术学院,卡塞尔,德国
2016 第二届“若你安好”女性国际艺术展,鼓楼西剧场交差点艺文空间,北京,中国
2016 Kassel “Sturm u.Drang”艺术家群展,Foto-Motel,卡塞尔,德国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北京,中国
2013“走近自然——杜大恺师生作品青州邀请展”,界山美术馆,青州,中国
2013“自律与思辨“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作品邀请展,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中国
2013“似水流年”杜大恺师生作品展,宁波美术馆,宁波,中国
2013 上能当量当代艺术邀请展,宋庄上能当量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法国卢浮宫2013年沙龙展,卢浮宫卡鲁赛尔宫,巴黎,法国
2013 第8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
2012“天待自然”第四届生命艺术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展,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中国
2012“绿色觉醒艺术邀请展”,中华世纪坛现代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2 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杜大恺师生作品展" ,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济南,中国
2009“中关村”艺术节,海淀会展中心,北京,中国
2009“寄情望春”颐和园国际艺术城春季艺术沙龙展,三尚画廊,北京,中国
2009 中韩当代艺术交流展,O-WON 画廊,首尔,韩国
2009 "时差12小时" 东西方10位女艺术家作品展,北京O工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8“问路在北京”中韩交流展,韩国文化院,北京,中国
2008“落墨”——2008学院水墨提名展,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08“柳暗花明”当代艺术群体展,“798”空白空间画廊,北京,中国
2008 清华大学与韩国宏益大学师生作品交流展,零工厂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 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 李佳个人作品展,国际艺术城,巴黎,法国
2005 首届辽宁女画家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展览馆,沈阳,中国
2003 上海国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海上山艺术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2002 秋季画展,上岛咖啡,沈阳,中国
2002 李佳个人作品展,鲁迅美术学院展览馆,沈阳,中国
2000 纪念文艺座谈会讲话辽宁美术精品展,辽宁美术馆,沈阳,中国
2000 冬季展览,国际艺苑,北京,中国
1999 建党70周年辽宁美术精品展,辽宁美术馆,沈阳,中国
1999 超越界限—女画家作品展,东宇美术馆,沈阳,中国
1998 女画家四人作品展,当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 沈阳市艺术节书画艺术展,辽宁省艺术馆,沈阳,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绘画——生命现象的自我展现
· 关于绘画
· 剥离的外壳
相关评论 更多
·  别开生面的绘画
·  郭芳——798空间站艺术主持
·  李佳老师对话大纲
· 我看李佳的画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绘画——生命现象的自我展现>>

李佳

 
如今要阅读和汲取某一重要学科的现存所有文献,要花上我们一生的时间也未必够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很多领域中的概念或转变或拓展,更加强了这种趋势。艺术同样也不例外,当我们在探讨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概念和问题时,会发现不仅相关的概念和问题纷纭呈现,单就艺术本身的含义来看,已经有些扑朔迷离、模糊不定。因此,每当我们想谈及艺术时,总会在诸多的概念、观点和问题中不停地打转,不知从何而始。太多的层次和角度需要关注,而此次参加生命艺术现象学的研讨,恰巧给了我们一个生命艺术现象的视角。从这个视角,谈谈我对绘画的思考,虽然并非完全理性的认识,也不妨作为一种带有个人局限的认知角度。
一、关于生命的体验
今天借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人类的感官和肌能的功能等到前所未有的延伸。借助影视、通讯设备,可以看到并了解世界其它地方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借助交通工具,可以让人类迅速从此地到达彼地;通过仪器可以了解光、电磁波的存在和运动,借助一些现代科技产品,人类达到超出正常人的肌体和感官所能达的极限,但对这个世界我们仍然是所知甚少,许多无法探知的领域依然存在。就目前所知与无限广博的世界相比仍极其有限,人类相对渊博的学识于纷繁复杂的世界而言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在我们能体验的世界以外,还存在怎样的世界?或怎样的状态?就人类目前的认识能力无法得知或证明。
“轮回”这个用今天所谓科学方法还无法证实的现象,至今还只是一个令世人感到颇“玄”的词汇,很多人相信“轮回”之说是一种虚妄和欺骗,对于生死的认识一直都是人生需要探寻的重要问题。如果认识到这个世界是连续的,每一事物之间冥冥之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轮回”的存在就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我们假设“轮回”真实存在的话,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可能承载了无数个生命的记忆、感受。只是在这个时间空间里呈现出这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这种假设可能令很多人觉得是虚妄,但无法证明其存在的同时,也无法证实其不存在,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一下,这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那人类的生活会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对生命的体验是否还是一样?
     然而生命存在对于个体而言,只是能够体验和感知的事物。一个事件发生了,一个瞬间状态,存在太多在时间线索里的隐喻。即使共同经历了同一个事件,每个人的看法、叙述都会因其身份、角度而产生巨大的差异。每一个观点都会掺杂很多个人因素。即使每个人都认为他以客观的角度来叙述一个事实,我们仍然得到的是不同的“事实”,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实际上纯客观的表述是不存在的。每个生命都是个人体验的全过程——从生到死,无任何人可以替代。体验可以让事物直接影响并进入个体生命。这意味着吸收它以便我们能与已理解的东西相认同。只有已被体验的东西才能得到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正所谓“心外无物”。 而绘画正是这种内在生命体验的物质外化。
绘画的过程其实远不止是开始落在画面上的第一笔到结束的最后一笔,早在艺术家构思作品之前,甚至在个体生命体验的伊始,创造就已经开始了。除了时代、社会、地理环境带来的一种文化传统、审美意识,表达方式,语言逻辑,所有相关的文化生活差异, 每个人天赋的禀性也是千差万别,这些都会导致个人体验上的差别。而绘画就是那么一种个人态度,一种辛勤的劳作,一种下意识的传达。只要你开始在画面上创造,你的全部生命体验就展现在那里。一件绘画作品,就是在当时情景下的认识和判断的综合表现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色彩、形体和线条,其实是凝结了作者当时积累的所有生命的体验以及审美、价值的判断。
二、 时间碎片的见证
    就个体生命的现象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是一种无法克服的消耗,每个生命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及时间,随着空间的移动,时间的流逝,生命被渐渐消耗殆尽。其实时间只是用来计算生命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没有生活、事件、情感,时间就变得毫无意义。而绘画即是关于个人生活、事件以及情感体验的产物。绘画的过程由始至终都充满了期待,并浸透着个人的情感。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自身、周围人的感受在不停变化,感受或认识会随着对生命体验而不断改变。
    如何看待和他人以及世界的关系?习惯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表达个人的思考,或者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个人感受?在你的绘画中都可能找到答案。其实在开始绘画之前,就已经在内心慢慢地聚集,可能清晰,可能模糊。有时绘画看起来很瞬间、随机,没有太多目的,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大多时候可能跟逛街一样,或者想要什么或者干脆就什么也没想,看到了什么,被什么吸引,或者忽略什么,看似很随机的行为,其实带有很强的必然性,这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是在此之前已经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决定的。
    绘画就是这样,有时一个形象,一种颜色,偶然的一个因素就会促成一件作品的形成。有时绘画前处心积虑地思考,可是开始绘画的过程中,又会一直不停地变动,希望在画面上达成目的,实现最终的审美判断。这个过程不仅是一种情感宣泄,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历练。很多绘画者享受着绘画的全过程,而不是很在意结果。而另外一些作者则会陷入痛苦的纠缠中,始终不能达成心愿。其实令人纠缠的并非绘画本身,而是错综矛盾的个人体验造成的。
  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于其独一无二性,这种独特性并非仅在于个体之间,在种族、性别、地理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性情、体质等方面的诸多差异,真正的差异产生于其体验的独特性。绘画以一种自我呈现的方式体现了这种差异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绘画作为个体生命现象的自我展现,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不断失去生命的过程中,语言文字或绘画雕刻都将是生命中每一片段或事件直接或间接的记录,哪怕是几根简单的线条或是只言片语,都是对生命的体验以及生活经历的记录。
    绘画中,处于一种未完成的阶段作品,在发展中皆有新的可能,即使是那些完成的作品也是一种阶段性的完成。每幅作品都是一种阶段性的呈现,在述说着一个没有完结的故事,或者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自我,或者是一个试图逃避的灵魂,一件作品不可能叙述一个完整的人生,每幅作品中展现的只是或阶段性或瞬间的感受,但正是这些阶段或瞬息的感受,透露出作者最隐蔽的内在自我。生活在继续,创造也还会继续,绘画就是将一段段生活以及零零星星的感受组成一个缤纷的生命。
三、生命现象的自我展现
    当我们判断一事物时,总是依赖内在价值体系来支撑这种判断。当这种价值体系更改时,我们的判断也随之更改。无疑今天的艺术欣赏与价值判断是基于对当今世界的认识。承认事物的多面性以及不确定性,是人类认识层次提高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古希腊的“艺术模仿学”长期影响着人们的艺术观念。使人们相信艺术和绘画都只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而康德以后的现象学家“他们把艺术看作是艺术生命的展现本身,把艺术创作当作是一种独具生命力、并能够进行自我呈现的复杂的生命现象,同时也把艺术创作看作是艺术家创作过程同世界、生活和艺术作品紧密相互交错和结合的审美生命运动的显现过程。所有这一切,彻底地打破了各种形式的传统艺术观。”1 此外,就绘画作品的意义来说,不同时期的绘画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古典绘画强调作者意图对意义的垄断,现代表现形态是关注作品自身,而后现代则更加强调欣赏者对意义的发现,这里包含了一个从作者对意义的垄断向受众对意义的发现的深刻转变。从古典表意形态中被动消费者的地位,到现代表意实践的能动作用,再到后现代作为“生产者”,是时代价值判断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件事情发生了,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印记和反响。在个体生命中,凡是能给他带来记忆的或潜在记忆的事件,都会象年轮一样记录在生命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家,每件作品都会带有这样的个人痕迹。这种痕迹是如此顽强地跟随着每个人,即使在对同一作品的不同作者的模仿中,我们也能够清晰地看到这种个人气息和特征。
一件绘画作品,在创作者是自身生命现象的综合展现,而在欣赏者则是自身生命艺术的认同或再现;能从作品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内在情感,这是作者自我生命的展现;能从中获得超出作品本身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则是欣赏者自我生命的展现。除此之外,任何人无法展现没有体验和感知的事物。一些关于艺术的理论认为,“艺术创造是人类的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2 其实创造于人类应是一种本能的力量,只不过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渐渐地把艺术创作这种本能加以约束,并将之神秘化。在过去的传统中,大部分人相信绘画是一种需要某种特定天赋的人才能为之的活动。
今天的艺术已经不是过去传统中,被缪司掌管并被束之高阁的神秘事物,相反,艺术今天已经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不论你是否从事专门的艺术工作,在当代生活中都会频繁地接触或涉及到艺术领域。人类信息文化的发展,使艺术超出想象地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如今成为当代生活的现实。泛艺术化使绘画不复是一种传奇和神秘的力量所驱使的活动。其带来令人兴奋的结果就是,虽然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你仍可以不必和任何人攀比,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绘画让人感到沮丧或悲伤,那一定是生命体验的问题,而非绘画本身的问题。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完善,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便捷。同时,当代文化让人们的头脑充塞了各样的视听信息,各种交通和通讯设施让人们越加奔波忙碌,带来了许多无法承受的负担,生命变得越来越紧迫和急促。这是一个鼓励传播的时代,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媒体的出现,毫无节制的仿造及无休止的复制, 图像在这个时代泛滥成灾。现在该怎样看待作为凝结着艺术家具体和抽象劳动的艺术品?绘画在今天的意义究竟何在?
给予每个人和事物以平等的价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提倡的人文价值观念,绘画以其特有的生命现象的展现,成为依托于个人存在价值的人类重要文化现象。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同时,作为生命现象的自我显现,也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在直接描述生命体验以及视觉经验方面,绘画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这个手段的原创来自生活态度和生活本身。“艺术家不同于哲学家的地方,就是采用比哲学更源初朴素的方式,用线条、颜色、音调及各种巧妙的形式,表达出创作生命的本真的素朴性。”3  在这种创造中形成的不同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它不受时间、语言和国界限制的品质,说明了其具备超越物象的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宣扬,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选自其中的第二章,艺术就是艺术本身的显现。
2、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第158页。
3、高宣扬,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选自其中的第一章,现象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