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1983 出生于云南
2008 毕业于云南大学艺术学院
现居昆明,职业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7   “隐匿”李瑞(云谷然)个展,艺术仓库,北京,中国
2016   “悠悠梦寻”李瑞(云谷然)个展,山水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李瑞的“诗”,那特画廊,成都,中国
2012 山水无痕— 李瑞(云谷然) 个展,MOT/ARTS,台北,台湾
2011 水风空落— 李瑞(云谷然) 个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虑,云南大学美术馆,云南,中国

主要联展
2018  “地缘笔记”CGK昆明当代美术馆,云南,中国  
2017  “中国青年艺术展”杨范德拖赫特美术馆,阿姆斯特尔芬,荷兰    
2017  “又见”潜行者云南当代艺术家联展,云南,中国  
2017  “复调4”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云贵川,南京,中国  
2017   艺术深圳,艺术仓库,深圳,中国  
2016   云南种子,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6   绘画Painting:20 x 20,北京、香港、澳门  
2016   第十二届文博会“时间.翻页”AAC艺术家联展    
2015   艺术北京博览会,那特画廊,北京,中国  
2015   跨越--当代西南艺术邀请展,天海美术馆,贵阳,贵州  
2014   中国当代艺术新景象,Dolors Junyent画廊,巴塞罗那,西班牙  
2014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那特画廊,上海,中国  
2014   成都城市艺术博览会,那特画廊,成都,四川  
2014   “森语”回归山林 现实体验La viola服装发布会当代艺术展,108智库空间,云南  
2014   “偏绿”一种与自然相关的态度,云南省博物馆,昆明,云南  
2013   中国/东南欧中国当代艺术展,罗马尼亚国家当代博物馆,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  
2013   溪山清远—  流觞故事:中国当代新绘画,福冈亚洲美术馆,福冈,日本
2013 艺术北京博览会,程昕东画廊,北京,中国  
2012   现代之路— 云南现当代油画艺术,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   微图盛景,那特画廊,成都,中国
2012 艺术北京博览会,程昕东画廊,北京,中国 
2012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那特画廊,北京,中国 
2011 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出口画廊,香港 
2011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MOT画廊,台北  
2011   心中的景致— 青年美术双年展,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  
2011   溪山清远— 当代艺术展,成都双年展,成都,中国  
2011   圭山看台— 云南当代艺术特别展,K空间,成都,中国  
2010   云南种子-云南艺术家群展,索卡艺术中心,台北,台湾  
2010   溪山清远— 中国新绘画展,亚洲艺术博物馆  三藩市  美国  
2010   溪山清远— 中国新绘画展, 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伦敦,英国  
2010   我的风景我的乌托邦—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中国  
2010   浪潮— 当代艺术展,云南, 中国  
2010   过桥米线— 云南年轻艺术家作品展,对话空间,北京,中国  
2010   改造历史— 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北京,中国  
2009  “山水营造”大理山水间艺术造境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大理,云南,中国  
2009  “绘声绘色— 奇观”媒体双年展,昆明,云南,中国  
2009  “红河起艺”台湾、昆明、重庆、成都当代艺术展,红河,云南  
2009   新青年艺术展,昆明,云南,中国  
2009   梦幻天空— 云南青年艺术家联展,杭州,中国  
2009   毛旭辉、唐志冈云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昆明,云南,中国  
2009   界外山— 宋庄艺术节云南青年艺术群落展,北京,中国  
2009   合唱— 云南青年艺术家联展,深圳,中国  
2009   各自话语— 长安当代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8   青涩创想--油画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回到圭山— 写生作品展,昆明,云南,中国  
2007   红土萌圭山— 写生作品展,昆明,云南,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创作随谈
· 心归自然
· 密语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创作随谈>>

时光流转,如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不胜其扰,岁月悄悄地溜走,留下的只不过那淡淡的追思和零星片断的回忆,这些时间更喜欢独处,这样可以安静地梳理自己心底的思绪,听着静静深远的歌,徘徊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心灵感知那无法预知的创作过程,体验那美丽而感伤,肃穆又孤独的心性。一段时间用“自然风景”搜寻点什么,很自然,不想用隐喻或象征,自然而然;在那里即便是最敏感的灵魂也会很自在。或许我对自然的认识在变,对人的认识在变,对社会的认识也在变,这一切都表达了对其生存现实的敏感,也是自己对艺术心境的表达与尝试,这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将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凭借与客观现实事物的配合再表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悟,相对在创作上,我没奢望能打动观者,而是在忠实的表达自己,从潜意识出发,脱离技艺与程式化的束缚、不故作玄虚、不流俗,把“诗”画进心里,带着画写“诗”、灵魂自由自在。思想被无限放空,一切灵感源于自然并最终放归于中,远离现实生活的喧嚣,心中不忘最初的梦想、平淡不奇、波澜不惊,把自然风景表象转为自己对绘画创作的情感通道,借助于构图的层次感和有意味的形式、斑驳细微的色彩变化,找到隐藏其间的“诗意”做一个淳朴的大自然的记录者,用心性去书写它的美,我就曾为树木的枯萎而感伤;也怜惜万物生存的恶性现状而心忧。一念之间追赶四季的变化,留住瞬间的永恒,去发掘画面气息表露与背后自然的接触。在画面里寻找一种内在化的地方性的审美情趣,依照自己的脾性探索更适合自我的表达方式,以及内在的情绪和逻辑,使所表达的情绪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感受和领悟,再转化成视觉语言。
绘画创作是对自我的一种解构和认识。对创作的诉求使我一直搜寻、探索,渴望求变从而延伸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可能,不断地去尝试。自然的瞬息万变都是含蓄而微妙的,我喜欢漫山遍野的跑,在云南高原的植被和水流中穿梭,带着儿时的梦,和摄影、插画作品相碰撞,创作出一组组美丽的自然瞬间,这些真实自我的风景让人有似曾身临其中之感,加之我每天的阅读量不断扩大,也许便对审美视觉的敏感性更微妙了,可终究还是会感到空虚,不能够让人真正充实起来,只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表达,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尝试来表达朦胧虚幻之感,不断的重复和寻找,这些情节总使内心翻涌而难以平静,只有假借或真的借一处安宁之地来寻求慰藉。发掘自己看到美并提炼,觉悟自然风景的灵性,品读它的神性,做个风的聆听者,在“自然风景”打破常规连贯性的逻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把现实、想象、记忆、梦境、幻觉、潜意识交叉重叠,使作品处于一种陌生的语境,把风景表象通过主观意识转为对自然、对文化、对生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起源。人毕竟主导承载言说的能力,把所感知的东西从神经末梢逐渐传递到全身,沉静下来体验生命的情感归途,是人的心灵赋予万物的秩序、运行与诗性。把虚无的状态唤醒,造境是在意识心灵里的所述,从而使事情简单起来,不落入复杂中。世俗生活的隔离,就如同“神性”出离,做到自然与人合一的状态,妥协与否,那是画面的构架,而它作为凝固的平面,更多的可能性创造需要我去判断选择性地注入生存哲学,就像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思考。徘徊于自己的世界,观察并思考生活与创作之间的表达方式,思考如何建构现实生活与画的关系。以前我喜欢“虚”的感觉呈现,将画面中物象锐化的边缘留下斑斑墨迹,营造出迷离背景的惆怅之感,牵引以往的美好愿望--别离的“乡愁”,此时的“虚”磨合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这种姿态难以避免被裂变的紧张,如同重复的梦魇,无论以何种姿态,都难以缓解其中的紧张。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获取无法预知的力量,虽然在通常情境下是魔幻的,而我和它有共鸣;在自然风景下没有纷扰,没有太多尘嚣,有种迷恋隐藏在灵魂的最深处,也是画面背后的隐情,这就是讲述我自己的生活,它已经不再是脱离自己而存在,画面中有泥土、生命、文字、诗句、汉语拼音作为注释,就像我们哈尼族的语言一样,被别人读到,貌似很模糊,似懂非懂,这是更偏向于个人化,或者说少数边缘化,不需要具体而明确的说明,反而被观者的视觉体验从内心走向评论和解说,甚至误读,这些都是好的,无需纠正。对于观者而言,有人止于色彩,有人却止于一棵树的理想,有人却被斑斓的那束光照亮,这些都是画面给予每个观者的可能性,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一个关注点,而最终的衡量却是在内心中。
 把生命和希望高度抽象化,这样的定位和归属感让我兴奋,画也如此,每个艺术家都有对自我艺术的定位与再现,语言方式各不同,都渴求在变化中寻求新的表达方式,使新艺术再丰收,都争求个独一无二,往往在其中迷失自己,画画久了想的多了,反而更懂得自己需要“真实”和“深度”,至少诚实而不仅仅是“外表”“表面”,创作过程往往是自己对过往烟云与未来远方心路历程的洗礼,作品赋予了生命、灵气,剥离纷扰社会形态上对许多人的纷扰,沉着地去表现心田的真实感触和感染力。这里有美好家园的回忆,有对理想国度的向往;有广博山野中生命的呼唤,自然风景是热烈的、欣喜的、是宁静的、寻思的,给人以遐想和启迪。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