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珺
1988  出生于上海
2012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15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现居上海,职业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19 “狮子林下”首届太湖双年展,姑苏古城平江路,苏州,中国
2019 “融合中的不同”当代艺术展,柏林,德国
2018 多彩中国——微型艺术国际大展,北京、莫斯科、柏林、意大利
2017 北京夏季17展,恩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7 “朵儿芬芳”2017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展,恩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曾竹韶雕塑艺术展,中国雕塑馆,大同,中国
视频访谈 更多
艺术手记 更多
· 慢 漫
· 创作简述
相关评论 更多
艺术家服务热线 
阿特网邮箱:
artinfo@ccartd.com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邮箱:
art@ccartd.com
《中国女性艺术》邮箱:
artist@ccartd.com
《中国她艺术》邮箱:
artstsudio@ccartd.com
脸书Facebook:shao qi
推特Twitter:@art63312666
油管YouTube:qi shao
照片墙Instagram:ccartd
微信:artccartd
电话: +8610 52336201
创作简述>>

 

这些年的创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早先对植物的观察,后而回到对人本身的理解,不断感受造物之精妙。

 
顺时倒推,这是近年所做的一件从中医的视角来理解水分进入体内后气化的过程(“气化”是指水分进入体内后,通过阴阳交替转化成津液的过程。)而选用针线是因为,个人比较喜欢这个慢慢创作的过程,也因为“慢”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理解和感受。
 
这个系列是对人不同思维的感受。那段时间在了解《红楼梦》,希望借助它来感受人错中交杂的内心世界。过程中我发现主要是两种价值观的抗衡,一是对传统礼教的遵循,二是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有时体现在不同的人物身上,而有时却是在同一人身上。事实上,“守规与随心”两者也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出现在方方面面,并做着斗争和统一。此件作品中以两个形态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分别描述了“互探”、“斗争”和“交织”的过程。而在2019年,又有了些新的感受,对“交织”又做修改,使其更贴近我对它们的感觉。
 
植物,是我早些年喜欢用的媒介,那时我想通过它们来找寻我们的存在······我尝试用“等待”的方式来展现植物原有的魅力。在这件作品中通过了一些人为的方式使植物的个性被强调——把具有“萝卜根”特征的吊兰放于不同的模型里,待半年之后打开,便可以看见它的惊人之处——根部的蔓延及无孔不入的生命力。
 
另一件作品《大地的回声》也同样源于对植物的观察。某个夏季,我每天要路过一条臭水河,边上生活区的废水通过直径一米粗的水管直接倾入小河。燥热的空气中恶臭袭人,但抬头间,河边红花绿叶、郁郁葱葱,顿时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无论何时,自然总是以最宽容的心包容我们各种行为。于是我选用了这些冰冷的攻击性很强的材料将之与鲜活、娇柔的植物共存,并将这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而《花器》系列,则是想打破长久以来植物与花器间长久以来一主一副的关系,寻找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与花器间造型及其变化更多的可能性。
 
有时我也会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记录我所感知到的事物。《植物肖像之四眼蜻蜓》是我养的一颗多肉植物,它十字交叉结构的生长规律十分明显。后来查阅发现,所有的植物通常都有着自己近乎于几何规律的生长。所以我重复它的一个单元结构,凸显自然造物严谨之趣。
 
这些借用不同媒介对自然的探索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现在只是一个开始。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