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毛同强:在追问中形成和社会的虚拟对话

时间:2023年05月26日 作者: 来源:凤凰艺术

 

 
“毛同强信奉解释学的效果史,现在的视野和过去的视野应该有一种有效的融合,这样才是解释历史的恰当方式。没有一个客观的历史,也没有一种历史能够脱离现在来检验。这种浓缩方式是一种记录,一种选择,一种探索。他选择性地制造一些历史要素(甚至会想象性地自编一些人们难以辨识的代码),诸如人物肖像和出土文物等形象,他将它们进行细致的出人意料的编织,并以纪念碑的方式堆砌而成。这就是作品的可见晶体。幽深的历史在这里获得了它的视觉可见性,它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多重立体交织的。”
 
——汪民安
 
 
当艺术这艘忒休斯之船行驶至今,又将被新的内容更新之际,在美术馆这个相对稳定与有限的空间里,艺术家和观众之间那条“自我设置的边线”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叩问,展览“无垠的边缘”试图从一个展览个案出发,来探讨美术馆、艺术创作与观众感知的边界问题。这其中包含着每个角色对自身的审视,以及面对一个越来越难被定义的现实语境时的选择,但也是值得各方共同探讨的问题。每个人或者群体的认知都有自身围绕的“中心”,也由此延伸出对身份、阶层、文化、族群的想象与识别,进而形成了区隔的边界。作为“中心”的反义词,“边缘”常常包含着打破身份的固定类属,能够以一种平等、开放和包容的观点看待不同的特征,也是最为松泛之处。
 
——俞 可
 
 
“我经历过的、忘不掉的,我会有一种质疑或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我和社会的虚拟对话,本质上是由我个体产生出来的一种动机。”
 
——毛同强
 
 
 
 
毛同强
 
 
1960生于中国宁夏银川。1980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系,1984-1986进修学习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中国宁夏银川。作品多为大型装置,力图通过对经典文本或经典现成物的重复与叠加,挖掘出材料背后潜藏的文化属性。
 
个体的肉身经验同样对应着集体的记忆与感知。毛同强通过将与个人生存经验和集体社会语境相关、同时本就承载着历史叙事的现成品组合,聚焦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性表达。盐碱地、胶片、镜面,承载着历史叙事的现成物被毛同强编织进作品里,在悦来美术馆的5号镜像展厅内,《江河·密码》《盐碱地》《负片辨识》3件作品形成互有观照的对话,幽暗的镜像展厅将作品往空间的纵深处无限延展。作品与空间的延伸对应着策展人俞可、王菊梦提出的“无垠的边缘”的展览主题,离散的形式边界、去中心化的表达,而进一步强调作品与环境和公众的相互关系。悦来美术馆所实践的“无边界美术馆”的理念将作品展示的美术馆室内空间延伸至城市的公共空间,而与第二届悦来公共艺术展同时开幕的“无垠的边缘”再次将无边界美术馆的理念由空间上的延展拓展至作品和公众的相互关系、作品形式及主题边界的追问。
 
 
悦来美术馆毛同强作品展览现场
 
 
转入幽暗的镜像展厅,毛同强的作品与空间交融。展厅中央的《江河·密码》暗暗透出微弱的光,一条条胶片自上而下地沿着柱子垂挂下来,胶片上带有艺术家编码的人物肖像和出土文物的图片依稀显现,隐约可见的——马远《水图》卷构成斑驳的背景,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史叙事拉出时间的维度。“人类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后曾经过往的文明成为了永远渴望的猜想。同时并逐步完善拥有了自身的系统性密码。”过往的历史文明成为今天破译的参照,相比较找到问题,对破译的方向发出提问显得更为重要。超越现有的历史视野,从而对整体的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判断和尊重。通过将不同文明时代的现成图像叠加在胶片之下,原有的图像不再清晰可见,单薄的胶卷通过空间的营造而显得庄重、宏大,宛如承载叙事的历史本身。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