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陆蓉之: 我之所为即为艺术

时间:2022年02月10日 作者:徐小喵 来源:Kering跃动她影
 
 
陆蓉之从小在绘画方面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七十年代,她远赴欧美攻读艺术,开始她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事业;八十年代,她投身商海,经营通讯和地产事业,之后又回归艺术;千禧年后,她回到祖籍故乡上海,构建本土艺术家与国际的沟通桥梁;过完60岁生日她宣布不再策展,又在十年后宣告回归艺术界,与青年导演赵伯祚共同执导推出第一部关于自己的纪录片《Re:Promise》,聚焦于老龄化问题,成为一位创作者。
 
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对陆蓉之的艺术家身份进行概述,因为她的身上早已布满了无数个与艺术相关的标签:天才画家、资深策展人、艺评家、教授、整策师(Curategist她的自创字)、潮流艺术家、电影导演、制作人……在每一个身份标签的背后都是她以自身为介、用各种艺术形态传递出独特的讯息。
 
正如纪录片《Re:Promise》的最后一幕,陆蓉之与丈夫博申手牵手走进一幅她的老师冰逸所绘巨大的水墨画时,镜头落在她穿的衣服上,上面写着:“Everything I Do is Art,is Art.”(我之所为即为艺术,即艺术)。
 
 
《Re:Promise》(答应你)
 
 
请问你是如何成为策展人的?
 
陆蓉之:最早是我在帮台北市美术馆引进我的朋友-洛杉矶著名策展人Josine Ianco Sterrels的展览时,她建议我去学习策展,甚至为我推荐工作,她告诉我“你应该成为一名策展人”,在七十年代女性策展人并不多。在她的鼓励下,我进行了实践式的策展学习,又在七十年代末的美国洛杉矶开了一间替代空间的画廊,名叫 Stage One Gallery。当时,为了有别于当时一般画廊的路线,我就自己来策展,主推观念艺术的大型装置作品和扶持、孵化刚出道的年轻艺术家。辅佐和孵化年轻人,从此,成为我这一辈子在做的事情。
 
 
之后你还开创了 “潮艺术”(Urbart)等说法。
 
 
陆蓉之:“Urbart”由Urban和Art组成。我把它用来对应“潮艺术”,为什么不把它解释为“潮流艺术”?原因是“潮流”太过具象,而单用一个“潮”字,会有更多隐喻,也更能够发散思维的想象力。你所了解的“潮艺术”目前很多都是Street Art(街头艺术),今天的潮牌是Street Fashion,街头涂鸦(Graffiti)的人不把自己叫画家(painter),而是书写者(writer),他们半夜偷偷在马路上涂鸦,有点像恶霸,所以这也是“Urbart”的谐音。他们是街头的小恶霸,喜欢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坏事。如今的年轻人生活中充满了Hip Hop、Street Dance的乐趣,我用十五年的时间从Animamix (自创字,意为动漫美学)过渡到Urbart,我现在正在写Urbart的书,希望它在明年能够出版。我觉得当下即复古,时间是穿梭的,又回到安迪·沃霍尔的时代。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