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新绘画的崛起:一份80后艺术家的名单
时间:2022.11.10 来源:ArtAlpha艺术阿尔法 作者:阿尔法君本人
 
 
2020年开始,80后一代人开始步入40岁。在家庭和社会中,他们都开始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当代艺术领域,80后艺术家是现在画廊代理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作品在近两三年内地的拍卖市场中屡屡破纪录,也是收藏家越来越关注的群体。
 
近日,在北京玉兰堂开幕的展览“新绘画的崛起:一份80后艺术家的名单”再一次将80后艺术家的话题推向讨论的中心。
 
就成长来说,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开始执行独生子女政策,80后出生和成长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
 
同时,这一代人的父母也经历着之前从未预料的社会巨变,从家庭到事业,体验着思想意识和心态的颠覆。
 
随着国门的打开,80后从小就开始接触进口商品,在童年时期有欧美大片和日本动漫相伴,经历了全球化从无到有的过程。
 
2000年初,艺术市场崛起,来自全球的订单,作品价格的起飞,再到金融危机……
 
发展比较早的80后艺术家,与50、60、70后艺术家共同经历了当代艺术市场从0开始的爆发增长,随着他们的崛起一同崛起,从那时起,80后艺术家的根基就在市场中形成。
 
而创作形式,在经历了85新潮等等新的艺术浪潮后,80后的创作视野是全球化的,是建立在中西方艺术史上的,他们可以幸运地自由发挥,他们的艺术面貌也呈现多样化。
 
 
 
 
“新绘画的崛起:一份80后艺术家的名单”展览现场
 
 
纵观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80后一代艺术家可谓经历最为多元的群体,也是当下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板块。
 
就80后艺术家目前的创作与成长这一话题,我们采访了几位艺术界专业人士,包括蜂巢艺术中心创始人夏季风,星空间创始人房方,开拍国际联合创始人李享,看看他们眼中的80一代是怎样的。
 
 
 

ArtAlpha 


夏季风、房方、李享
 
Q &  A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  中心创始人
 
 
房方  星空间  创始人
 
 
李享  开拍国际  联合创始人
 
 
Q1

相较之前的艺术家,
80后成长背景和创作有哪些特征?
 
 
 夏季风:成长背景的区别比较明显。80后艺术家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至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外来信息,接受到的教育显然也跟上一辈艺术家不太一样,尤其相较于85新潮时期出来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经验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从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那种比较宏大的历史性叙述的模式和倾向,在80后艺术家创作中相对在减少,甚至不复重现。
 
与此同时,针对私人化趣味的创作在加强,每个人更多强调自我个体的感受,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看法,而不是以社会精英阶层的视觉,假想代表公众来发言。这种表达特征在80后艺术家创作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陈飞(1983年生) 谢谢 2018 布面油画 60×50cm
 
 

孙逊(1980年生) 偷时间的人 2016 木刻画 ×25
 
 
李恺(1987年生) 人间发射 2021 布面丙烯 170×120cm
 
 
 
 房 方:他们的成长背景比较苍白、比较趋同,没经过什么历史变迁的大风大浪。社会财富有所积累,80后没什么苦出身的,普遍比较殷实,有点小资。所以在作品里也出现更多个人叙事,而不是集体叙事、历史叙事。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大部分画家都有学院背景,受到的美术教育并不单一,已经可以广泛触及“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流派,营养来源丰富。
 
80后也是独生子女比重最高的一代,所以也有可能是个人的心理层面是比较独特的一代。很多作品的出发点,都和这种“独特性”有关。
 
80后,女性艺术家的全面崛起也很明显。其实这也是计划生育带来的意外后果,男女比原来更平等了,不同性别视角的作品也在增多。
 
 李 享:80后这一代既接受过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同时也吸收了更多元化文化的营养,所以他们的艺术表现的主题虽然各不相同,但会更丰富,更多元化,而且更自我。
 
 
季鑫(1988年生) 维纳斯 2019 布面油画 40×30cm
 
 
金文丽(1985年生) 平衡练习 2022 布面油画 130×95cm
 
颜秉卿(1983年生)搭肩 2021 木板坦培拉30×30cm
 
 
Q2

80后艺术的市场
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样的?
 
 夏季风:我个人比较质疑以10年的时间单位来界定艺术家的代际区分,如果以时代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社会事件来划分或许更加容易理解。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大多数艺术家关注的问题和趣味可能更接近。
 
比如,70后、80后和90后出生的艺术家,他们的时代背景相对类似,都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把他们视作一代艺术家似乎更合理。
 
当然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肯定是存在的,正如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无法抹灭一样。
 
相对于80后,90后艺术家具有留学背景的变得十分普遍,他们更容易认同普世价值,去中心化的趋势也让他们脱离了文化上二元对立的态度,从而成为一个身份更加多元的艺术家。
 
从年龄角度来看,80后艺术家陆续步入四十岁门槛,正是登上舞台亮相的好时机。如果说70后主要艺术家的名单已经尘埃落定,那么,80后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上正逐渐得到市场上的认同。奔跑早已开始,所有的人都等待着冲刺。
 
 
高瑀(1981年生) 老了的奥斯卡 2019 布面丙烯 100×80cm
 
 
郑维(1982年生) 甜蜜的梦 2013 综合材料 99×120cm
 
 
邹涛(1984年生) 茶叶蛋 2017 布面油画 120×100cm
 
 
 
 房 方:80后和70后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文化代际还是市场概念,他们都处在同一板块。但与70后艺术市场相比,80后还处在市场更早期的阶段,哪些人是80后所谓的“头部”艺术家还明显缺乏共识。
 
从二级市场看就特别明显,量和价齐升、交易活跃度最高的,还是70后,或者说75后,宋琨、欧阳春、陈可、黄宇兴、韦嘉、王光乐、仇晓飞差不多都是这个年龄段的;80年代初的,有高瑀、陈飞和郝量三位和这两年刚补上来的闫冰,未来很可能还有新的名单产生。
 
接下来的两年,可能是逐步梳理1980年至1985出生的这一批,也就是刚刚步入40岁上下的一拨人。
 
 
郝量(1983年生)《毒浮屠2》,2010年作,墨水绢本,162.5×90.5cm,
成交价:1697.5万港币,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2020苏富比香港
 
 
闫冰(1980年生) 《五头牛之五》 2011 年作,布面油画,160×280cm,
成交价:RMB 312.8 万,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2022开拍国际春拍
 
 
 
 李 享:80后现在逐渐进入了市场主流。从一级市场上看,在很多画廊80后的艺术家现在成为了主力军。二级市场(拍卖)我们也一直在关注80后,比较早进入交易的像郝量、陈飞、高瑀。
 
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几位已经冒头的艺术家,也在陆续发掘新的,具有二级市场潜力的那些。比如在一级市场已经经过了多年的亮相,有一定藏家基础的艺术家,这些70和80后一代会进入二级市场的主流。特别是80后,还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闫冰 红纸 2015 布面油画 130×100cm
 
 
董鹤(1982年生) 秋窗风雨夕 2022 150×200cm
 
 
张云垚(1985年生) 启示录 2015 布面油画 50×40cm
 
 
 
Q3

80后在市场上有什么优势?
 
 
 夏季风:在我看来,80后一代并不会比其他世代的艺术家更有优势,他们不会更聪明,也不会更有想法。每个艺术家都是以独特的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言说。
 
如果说有优势的话,显然也是跟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下的特征是,作为艺术家个体的功能似乎在弱化,而整体艺术生态环境对于艺术家的作用却是在放大,尤其是市场层面。
 
正如其他产业全球化、协同化合作的运转机制一样,相较于更早的艺术家,80后一代在这方面无疑占有更大的优势。
 
 房 方:未来5至10年,都是80后艺术家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产生市场排名的窗口期。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代际现象”,40多岁的艺术家就是要面临第二轮的“厮杀”,毕业前后那一轮算是“初级海选”。
 
作为与艺术市场同步成长的一代,80后一毕业就赶上了中国本土画廊业的兴起,这为艺术家的职业化创造了条件,但也同时是一个陷阱,市场可以推动一个艺术家也可以吞噬一个艺术家。
 
 
陈天灼(1985年生) 人类抽象 2019 密度板浮雕,油画棒,彩色铅笔 124×100×15cm 
 
 
孙策(1982年生) 自然物28号 2021 综合材料205×150cm
 
章犇 无人之境 2017 布面油画 150×60cm×3
 
 
李 享:80后目前在市场上占有优势,现在整个当代艺术市场都很关注他们。主流藏家的年龄结构也从原来的50、60后逐渐向70、80后发展。
 
以开拍为例,我们收藏当代艺术板块的收藏家,70和80后至少占50%以上的比例。
 
同时代的人看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会更有共鸣,更容易理解。收藏心理都倾向于先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相似的艺术家的作品去选择,所以这波人未来是很有前途的。
 
80后的画家比起50、60后已经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来说价格也相对低一点,可能未来价格还有上升的空间,大家还是对这方面有所期待。
 
 
夏禹(1981年生) 树上的孩子 2015-2016 木板坦培拉
 
牟林童(1984年生)  雪在临近的枝头落下4 2022 布面油画 108×195cm
 
 
 
 
Q4

市场从何时开始关注80后的?
 
 
 夏季风:对于80后艺术家个案的关注比较早,就我而言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80后一代艺术家作为整体亮相,不管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拍卖市场,开始得到普遍关注,应该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的确,他们的时代正在到来。
 
背后的原因肯定是多样的。但其中新晋藏家的入场,无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一代艺术家会有一代的藏家加持,反之也是一样,他们彼此会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同为80后的这一代藏家,因为认知上不存在障碍,对于同代艺术家作品的收藏,显得出乎意料的专业,力度也十足。
 
 
黄一山(1983年生)《足球机》2012年作,综合材料、画布,171 × 200 cm,
成交价:103.5万元,艺术家最高拍卖纪录,2022中国嘉德春拍
 
 
 
房 方:当代艺术的80后现象,一直是和70后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好像跟文学领域很不一样,文学领域的80后现象是和70后截然分开的。
 
2006至2008年,是第一次对生于7、80年代的艺术家进行市场梳理;之后,其实经历了大概十年的沉寂,虽然中间也有一些优秀个案的产生;202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整体进入一个新的周期,生于7、80年代的艺术家再次成为热点。
 
这个时间点的背后有几个原因,最基本的是80后已经很多人进入40岁,有了一定的面貌和稳定性,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成熟了。
 
另一个原因是市场上以前的那些话题和板块新鲜感减弱,或者价格已经见顶了,所以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代际更替。
 
 
梁浩(1988年生) 推测-与马克·罗斯科的结构碎片 2022 布面油画 60×80cm
 
 
李慕华(1988年生) 无题20220822 2022 布面丙烯 204×290cm
 
 
贺勋(1984年生) 月全食-错觉 2017 布面油画 150×180cm
 
 
李 享:大约从2020年开始的,至少二级市场是这样。年轻人的作品不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是竞拍的价格,都比之前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关注度也有很大的增长。
 
原因可能有几个,一个是70、80后的买家逐渐在经济上有了一些成长,实力增强,能够支配更多的财富了。
 
可能也有疫情的原因,拍卖更依赖电话委托,尤其是线上竞拍,这让年轻人入场的门槛变低。而且旅行、购物不便,也造成了消费的转移。
 
 
 
 
Q5

谁在收藏80后艺术家?
 
 
 夏季风:除了刚才说到的与80后艺术家同代的收藏家外,一些系统性收藏的专业机构和藏家,通常会按照艺术史的发展规律继续收藏,他们不仅收藏80后,也同样关注90后艺术家。
 
他们是推动当代艺术前进的重要力量,既希望看到当代艺术出现新的可能性,并对年轻艺术家始终会抱有一种期待。
 
当然,也有一些藏家似乎难以接受80后艺术家的创作,觉得他们身上缺少了像85新潮艺术家那样具有的普遍性的历史感,或者类似沉重的东西。
 
但仔细想来,假如80后艺术家的创作跟85新潮的艺术家差不多,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情。那意味着当代艺术发展的停滞或者倒退,而这批艺术家也将变得毫无价值。
 
换句话说,只有80后艺术家的创作与前辈艺术家拉开的距离足够大,他们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说,艺术家的创作是体现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症结。80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显然与85新潮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而各种前所未有的经验和感受,也正在寻求着一种有力的表达。
 
艺术家包括80后一代在内,所要做的事情正是不断地拓展艺术固有的边界,尽管对于许多人来说那是陌生的疆域,却恰好是呈现艺术魅力的绝佳场所。
 
 
郝朗(1985年生) 阅读的女孩 2021 布面丙烯 D.100cm
 
 
金浩钒(1987年生) 我们来做你的小皇冠 2021 布面油画
 
 
王源远(1986年生) 定风波 2022 布面油画 120×250cm
 
 
 房 方:在过去市场上,是勇于尝鲜,或者冒险家才收藏80后,但在近几年收藏80后的人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同代人的增加,80年代生人的藏家群体现在也已经有不俗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表达意愿,他们是收藏80后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群。
 
另外,80后艺术已经明确地成为中国顶级藏家的关注范畴,这种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不容小觑。可以说,80后势必成为下一阶段收藏家们的重要发力点。
 
 
李 享:除了同龄人,那些年纪大一些的收藏家也会关注80后,但是他们对艺术家的理解可能还是站在他们的年龄段和经历上。
 
所以他们有的时候可能会求助于年轻人,比如他们的下一代。在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上会让自己的孩子去选,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审美选,我觉得就是一代人收藏一代人的作品。
 
 
烟囱(1983年生) 树上的艺术家 2020 布面丙烯  182x152cm
 
 
刘冰(1985年生) 纪念2019年 2021 布面油画 100×80cm
 
 
 
张如怡(1985年生) 蓝色三角形 2015 纸本综合 20×35cm
 
 
 
Q6

怎么看待
80后艺术家市场的未来
 
 
夏季风:毫无疑问,80后艺术家的市场正在不断地增容和扩大,在未来会一样变得更加蓬勃和不可忽视。
 
比如60后艺术家已经在某个时间段占据整个市场主导地位,70、80、90后也同样如此,肯定会在某个时间段成为市场的主体。
 
甚至可以说这跟艺术家个体的创作无关,而是跟一代人不可忽略的存在和需求有关,时间和时代最终会推着他们进入一个市场的最佳位置。
 
作为从业者,我始终相信每个时代总会出现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至于具体是哪些艺术家,得看艺术家本身的造化。
 
坦率地说,我们经常会看到80后艺术家才华,也会看到他们不遗余力的努力,我们知道他们有戏但不可僭越,最终的认定只能交给上帝和公正的时间。
 
就算一个现在艺术市场中大红大紫的艺术家,也不意味着他将来在艺术史上就会得到相应的位置。反过来也一样。
 
 
忻洛汀(1980年生) 小院闲窗 2022 布面丙烯 100×110cm
 
付美军(1989年生) 被塑造的景观-关山水库2 2021 布面丙烯 160×200cm
 
罗展鹏(1983年生) 草莓族青春日志24 2009 布面油画 72.5×97cm
 
 
房 方:“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始终坚持这个观点,每个代际的艺术家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也会诞生相应的明星艺术家,这在80后一代肯定也不例外。
 
但我不太主张把80后与70后割裂来看待,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肩负的艺术命题,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我出生在1977年,对70后、80后艺术家有着天然的兴趣,也参与、见证了过去20年这个艺术家群体的成长。
 
未来的十年,这拨儿人将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要珍惜这种历史机遇,首先是要最大程度地聚焦于自己的专业。
 
 
 李 享:肯定会成为市场主流的,现在是充分竞争的时代,艺术家和画廊签约,有很稳定的商业合作,可以有很充分的展览。
 
年轻一代的画家也很遵守市场的规则,他们的价格也不会有暴涨或者暴跌,风险性会小一些,这是与上一代不一样的地方。
 
更多的也得看整个社会的经济层面,因为有经济能力的人会捧自己这一代的艺术家,而一代人中肯定会有经济条件最好的那些。
 
80后的藏家将是社会的顶梁柱,会有功成名就的一天。他们喜欢的艺术家自然也就会成为主流。
 
希望大家多多去关注这些艺术家,做健康的交易和换手,把他们的市场基础夯实。

 

编辑:杨晓艳
上一页1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 2022青年艺术100年度展——全方位领...· 几天后的五一,这几位年轻艺术家你该认识一下!
· 陈嘉映:艺术与哲学· AFIH2023 Spring 精彩落幕...
· 多维2023当代艺术作品展在贵点艺术空间...· 刘力宁:在创作中了解自己 寻找一条只属于...
· 王炳懿 : 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赋予古老...· “世界是我的表象—2023当代女艺术家邀...
· 孙珂:概念与视觉 — 艺术奇幻之旅· 冯斌:骨感的现实,更需要幻彩的理想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毕加索鉴定权之争:我们只...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 草间弥生(Yayoi K...



视频专区 >>
· “融合中的趣味”当代艺术...
· 对画说:刘力国解读作品
· 从柏林“前行”——中国艺...
· “自然·至道”——杨志凌个展
· 杜建奇画展视频
· 《上山》孟新宇的视频
· 威尼斯双年展采访视频2
· 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人生:刘伟
· 现实主义羊肠小道——不如跳舞
· 另一种风景——张成个展
艺术专题 >>
· 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
· 马云和曾梵志《桃花源》拍...
· 北京艺术品春季拍卖乍暖还寒
· 北京夏季珠宝展现场拍卖会
· 今年艺术品春拍收槌 低潮...
· 艾未未作品“十二生肖”拍...
·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作者...
· 2014第17届北京艺术...
· “青春盛绘 江海情”江苏...
· “梳理”重启中国当代艺术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人文特...
· 河北“元宝塔”入选丑陋建...
· 广州男女裸体雕塑创作者回...
· 作家马识途王火获“东方文...
合作媒体 >>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