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张晓刚:艺术是时间积淀的东西

时间:2021年07月08日 作者:当代美术家 来源:佩斯画廊
 
艺术家张晓刚在工作室
 
 
 
“时间”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民间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而后的“失忆与记忆”系列延续了“大家庭”与“血缘”的脉络,探讨新旧时代交替下人们面对过去与未来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当代美术家》与艺术家张晓刚就绘画的意义、视觉习惯对艺术语言产生的影响、艺术家的自我认同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当代美术家》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是一本具有实验性、学术性、文献性的综合艺术期刊。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青年艺术生态孵化,国际艺术资讯传播,艺术史梳理与艺术批评交流的公共平台。
 
 
 
张晓刚,“2020年三月的某一天“,2020,布面油画拼贴 © 张晓刚工作室
 
 
 
艺术是由内而外的积淀
采访:《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

艺术家:张晓刚(以下简称“张”)
 
 
 
当:技术的发展往往带来视觉习惯的演变。您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创作的“大家庭”系列,就源于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家庭合影的形式,这也是属于您这一代人的独特记忆。家庭合影这种视觉形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比较陌生,他们更熟悉大量的图片信息,以及短视频的形式。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变化,新的视觉冲击或图像讯息,有没有给您的创作带来新的启发或影响?
 
张:我创作“大家庭”的时候,选择主题和素材是一个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以照片作为创作的素材,写实风格的好作品多了去了。我当时想,如果用写实的方法把照片复制下来,那没什么意思,还是要通过艺术地去表达对历史、对素材的感受和认知。当时网络还不发达,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视频和屏幕上的语言,还是要通过物质的东西来呈现图像,有的图像资源还是通过照片、书、杂志等这些物质媒介传播的。我从老照片里面了解到一个很大的信息,尤其是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的照片,都存在一个很特别的方法,就是修版。当时照相馆拍张全家福是很贵的,对家庭来说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视,衣服会穿得很正式,姿势也会精心设计。因为价格昂贵,又是对家庭来说很重要的活动,照相馆会把全家福当成像我们接绘画订单一样重视,好好地把它完成,甚至达到艺术性的效果,所以修版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个时代的修版,修的是人文的东西,要把人往某种文化理想的标准去靠拢。比如跟中国的传统美学发生关系,把人物美化、中性化。而且不能有太夸张的表情,形成一种庄重感、永恒感。经过这样的处理,使照片里的人物符合集体标准下的一种美学。尤其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着装、表情、化妆等都要符合当时的要求,表现出庄重又有理想的状态。修版的视觉语言当时给我启发特别大,我觉得这种语言和时代的背景、美学趣味发生了必然的关系,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找的语言。我从这一点出发,开始学习怎么样去创作,后来也参考了月份牌和炭精像的画法。其实月份牌、炭精像的审美是一样的,都把中国传统的审美和一些新兴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很特殊的视觉方式。
 
 
张晓刚, “血缘 - 大家庭:全家福1号“,1994,布面油画 © 张晓刚工作室
 
 
张晓刚,“血缘 - 大家庭10号”,1997,布面油画 © 张晓刚工作室
 
 
张:这种视觉方式也被带进了摄影。20 世纪 50 年代的照片,一般人像都要被画成彩色的,还要抹点腮红、口红什么的,有一点戏剧的意思在里边。60 年代以后,这样的处理没有了,另外一种象征的色彩开始出现了,比如军装的颜色,还有用黄色或红色代表很阳光、很正面的东西。仔细阅读这些照片,就会发现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对我很有启发。这是我第一次借用不属于艺术史的知识,而是借用一种媒介材料来获取一种感觉。我发现其实我要用被修饰过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我们很熟悉的生活现实,这种转换吻合了我最初想要表达的主题。
 
当时我在重庆,作品画完以后拍了照片,拿去洗。那会儿洗照片很不容易,我要星期天专门跑一趟,洗一堆照片,那家照相馆有很好的、很先进的机器,一个小女孩负责操作,她调颜色调得挺好,我每次都找她。她的一句话对我特别有启发,她说你这画有点好玩,不像照相机拍出来的人,倒像电脑里面出来的人。她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其实我要的就是这种虚假的东西、虚拟的东西。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她算是我的一个老师。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