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王雷:敬惜字纸的捡拾者

时间:2021年07月08日 作者: 来源:

2006年秋,我有幸求学于耳熟能详的美术殿堂——中央美术学院,却读了一个前所未闻的专业——实验艺术。

 
3个月下来,我贪婪地吮吸着那些从未接触的“甘露”,竟未能如愿久渴的绘画“手艺”。领域的陌生和前途的渺茫,让我这辆“激情的车”驶到了山前。紧接着一个“传统语言转换”的课程学习,竟然转换了根植于我头脑中的传统思想,意外地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一种猎奇的心态使我最早涉及的材料从“卫生巾” 入手,所做出来的作品,显然受到老师、同学以及周围朋友数不尽的批与评。“挑衅”后的满足和批评的繁杂反倒让我冷静,渐渐地我开始思考作品流露出来的“温和”,意识到智慧才是艺术的结晶,而非莽撞的冲动。卫生巾到卫生纸的转变,从特指转为普适,从急躁化作温和。卫生纸是极其日常的材料,编织是最为常见的技术,衣服的呈现形式更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熟悉的材料、技术和形式,是为观众认知作品所作的铺垫。一根根的白色纸线从卫生纸中抽出来,像抽丝,如纺(棉)线,这种逻辑上的悖构避免了作品的平庸,从而抖出了一个大大的“包袱”。作品《手织手纸》在“荒诞的合理性”中诞生,让周围的老师、朋友得到了惊喜,我也从中收获了自信。正如吴洪亮先生所说:“最初的印象是纯净、脆弱,像白驹过隙般的一道闪光拉开了它与其他作品的距离。作者用他对材料的选择和投入的操作将这一理念升华了,生发出《手织手纸》平静中的能量。”
 
 
 
 
事后,我常提醒自己:勿窃喜眼前的小功,要开拓日后的“城池”,总结它,变偶然为必然。自2008年,我开始寻找材料本身的属性,材料在作品中是否能够说话?是否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概念?何谓材料的物理属性?何谓材料的社会属性?有问题就意味着要解决。我开始研究材料在艺术作品的属性,如:“纸”。纸的物理属性使它可撕可剪、可雕可刻,可折可叠、可揉可捲、可烧可溶、可写可画等。那么同样一张纸,由于其承载的信息不同,它所具有的属性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下简表:
 
 
报纸
 
《人民日报》
 
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阅读过的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毛主席阅读过的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
 
 
      从表中不难看出,每次在其前面加上一个定语,这张纸本身承载的信息也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纸的社会属性。这些对材料属性的思考提示着我对作品观念的思考,也即是:准确地选择材料的属性才是准确地表达作品观念的前提。
 
 
 
 
 
 
 
卫生纸在《手织手纸》中的运用,让材料的物理属性得到了“智慧”性的发挥,旧书纸和旧报纸这两种材料的介入,也给日后的作品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属性,让作品拓展了更大的思考空间。材料与技术,形式与观念、材料与观念、技术与形式在作品中反复交叉。如《文化中国-大明》:《辞海》与龙袍的权利交叉,纸的脆弱与权利的至高无上,新形式与旧书壳“金蝉脱壳”的呼应,龙袍原有尺寸的不符合,也能突显了作品材料的限定性与权利的限定性。又如《今日大汉NO.2》:今日与汉朝在时间维度上的继承和发展,今人的事(报纸信息)诉说古人的事,以古喻今,古今结合,在昨日的形式上使用今日的材质,在艺术上虽然去掉了衣服本身的使用价值;但是作品本身却包含了人类精神灵魂的依附,呈现出古今一体的天下奇观。
 
 
     
 
        2012年后,我开始裁掉报纸上的人物,作为作品制作前一个颇有仪式感的过程,我认为是对生命的尊重。随后几年开始收集整理整年的报纸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报纸,在限定性确立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再去思考作品所要呈现的形式。这一时期也产生了大量的作品,如:《月月花开》、《大河报2013》、《河南日报2016》等。《文锦中华2018》的作品方案形成已有很久,直到2019年才把它做出来。一年的报纸,经过邮局每天的投送,也整理了好几份,报纸整日在工作室堆放着,就是没有勇气开工。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长久的测量,预计到最后作品的比例尺寸,把一张54×39厘米的《北京晚报》放大10.5倍,也就是现在的作品尺寸:567×409cm。作品这里可以是物的载体、信息的载体,也可以是这一年时间的载体。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融为一起,随着时间的洗涤,作者“一针一线”刺指痛腕的表达,这一年的材料没有哪一块花纹是特殊的,没有哪一块色彩抢眼的,所有的元素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协调,所有的一切全都融为了2018年具有文化属性的一片中华“织锦”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应该在表现社会现实上更有针对性,从自身的传统语言上找到更多的支持。王雷难能可贵的就是在这两方面都很自觉很清醒,一步一步的积累他的经验。他把每天的报纸,不同的类别作为一种媒介,其实他是把物和信息联系在一起,信息在他的手上也是媒介,所以我觉得与其说他是用报纸作媒介还不如说他是用信息作媒介。”(范迪安/语)
 
 
 
 
当一位材料艺术家面对某一材料时,“怎样做”是技术解构材料属性的前提,“做什么”是形式表达作品理念的载体。当作品中观念、材料、技术、形式等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最契合的那个点时,作品的理念才会表达的更加准确。2019年4月在北京81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是我最新作品的汇总,纸、编织这些我几乎固定的语言是否能有机会再向前推动?我意识到,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材料的属性与作品的形式就成了我作品观念的思考方向。
 
 
策展人许向群先生在展览前言中说:“纸,是王雷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他以报纸等纸质印刷品为材料,经过细致而繁复的手工编织,转换成巧夺天工的装置作品,给观众以视觉的惊喜与震撼。植,是王雷艺术创作的核心目的。他以“织”的方式,开掘了媒介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将深邃的思想与观念植入作品,给观众以观看的顿悟与觉醒。”如:作品《寻找红五星》是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立项,以田野考察为基础,以收集老兵们所阅读过的特定报纸如《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为创作原料,以“纸”艺术编织成饱含有 “红五星”精神的老兵军服为表达形式,通过这些具有历史印痕的物品“再现”,表现出前辈军人的独特面貌和家国情怀。又如《兵者无形》:作品借用了清朝康熙皇帝的“阅兵甲”造形,看似作者单纯的形式语言(铠甲)复制,一整年的《解放军报》的材料选择却赋予了它巨大概念拓展的可读性,作品通过解构与重组的方式,将战争与和平,武力与文化,脆弱与坚硬,侵略与同化,编织与谋略,历史与当下的多重语言,“解读”着今日军事的信息与昨日防御的逻辑转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承载着五花八门文化信息的大量纸媒体如烟云一样不断掠过,当然也不断积压在物质世界的垃圾场上等待处理与再生。王雷在其中如一个传统“敬惜字纸”的捡拾者,苦苦寻求着,将这些曾经有价值的字纸造化出另一个视觉层次——报纸、人像(也可以是别的)分别提示着社会对新闻清楚、模糊、碎片或断章取义的不同采纳方式,也让他的编织手艺不止于编织。(吕胜中/语)
 
 
 
注:原文刊登于《中国雕塑》2020年11月第一版176-179页

 
 
 
     王雷
 
 
 
        1980年生于河南。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时装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系主任。
 
 
曾在中国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81美术馆等单位举办个展8次,自2007至2020年参加国内外学术联展180余次,其中国家级展览30余次(5件作品入选第12、13届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铜奖”等奖项。作品《文化中国》被国家艺术基金创作扶持,《寻找红五星》、《新长征路上的凯歌》被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20余家单位及中(大陆、港、台)、美、英、德、意、西、澳、韩、瑞士、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私人收藏。作品收录《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中国雕塑》、《中国美术馆》等各类杂志、画册、教材、报刊100余次。
 
 
        曾被美国费城艺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0余所美术院校及新疆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单位邀请做学术讲座。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