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许庾岭|跨越后的缺失--------反思当代艺术(上篇)

时间:2020年06月03日 作者:许庾岭 来源:四川省雕塑学会
 
许庾岭
 
 
 
雕塑家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四川省雕塑学会副会长
 
川音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始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曾参加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
 
 
 

 
 01
 
 两条“干线”
 
 
 
关于“跨越”这个词,这是当今中国主流话语用得最多的词之一,“跨越式的发展”这句话到处在用。经济、科技、文化等等,“跨越”无所不在。有一说法,中国的经济发展用30年完成了相当西方100年的发展进程。这似乎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又据说中国最高端的武器装备让美国都感到恐慌,表明了我们国力空前强大的发展动势,这也可视为一种跨越。然而我们的文化有没有“跨越”?文化能不能跨越?这很值得提出疑问。
 
 
 
艺术圈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当代艺术好比是一个圆球,在西方这个圆球是从古代一路滚过来滚到当代的;而中国的当代艺术这个圆球是从天上砸到地上的。
 
 
 
我的比喻稍有不同:我把西方的艺术和我们中国的艺术比作两列并行的列车,西方的列车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一路驶来;对比之下,中国的列车从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民国初爆发了五四运动;之后是解放建国,又发生了文革;再后是改革开放直到当代。
 
 
 
西方的列车它是有一个连续的内在的文化逻辑在里面的。虽然几千年来,社会的政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文化,然而这个内在的文化逻辑始终贯穿如一。我所指的实际就是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自身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的艺术在五四以前是有这样的内在逻辑的。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末,国家整体走向衰落,艺术也是如此。民国之初,五四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西方思想的涌入让我们自身的传统停顿下来,也就是说我们这列火车到这会儿差不多停车了。此时虽然仍有个别文人志士力图挽救自己的文化,但大的国运所向无法改变。人们争相从传统列车上下来,加入变革的潮流。可以说五四以来西方思想彻底改变了中国。建国后直到文革,不仅仅孔孟哲学,一切传统都被彻底摧毁。用“十年浩劫”形容文革一点也不为过。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浩劫。中国自身的文化已经断了根脉。如果说五四中国人是从传统列车上下来,那文革就是将这列锈迹斑斑的列车砸得粉碎。我自己就是在这个时期进的小学和初中。所以说我们这一代是没有文化的一代,这说法并不过分。当改革开放,国人可以接触到西方思潮之际,这些彷徨找不到根的人们就开始迎头攀上西方当代这列高速快车,与世界“接轨”了。
 
 
 
建国以来中国的艺术如果说有个逻辑可寻的话,那只有一个,就是政治学的逻辑。文化只是政治的附庸。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不再是纯然的政治逻辑,其中还夹杂着商业逻辑。虽然真正的文化人有愿望建立单纯的文化逻辑,但中国的艺术总也摆脱不了政治和商业的双重绑架。
 
 
 
02
 
 当代概貌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1989年。第二阶段:1990---现在。这两个阶段有着前后的连接关系,但有内在本质的不同。
 
 
 
先说说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这辈人大都知道的“85新潮”运动,它可以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85思潮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到了深化阶段。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是宽松的。全国各界都在积极探讨如何解放思想,特别是文化艺术界,大家的思维呈现出了久违的活跃。由于艺术长期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禁锢,艺术模式的僵化与单一使得变革在所难免。85运动是探索中国艺术之路的运动,带有启蒙的意味。也有着建构的愿望。大家的探讨与反思是真诚的,学术的,然而之后的走向未可预料。
 
 
 
第二阶段,由于我们都知道的原因,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知识群体的悲观情绪,理想主义破灭后人群价值观的蜕变,务实主义,物质主义的萌生与抬头,自由思想的被压抑,逆反与扭曲的心态……在这一切变化过程中艺术圈里出现了以“调侃”,“玩世”为主调的荒诞虚无主义倾向。
 
 
 
90年代是中国的前卫艺术开始成功进入当代世界艺术舞台的时代并且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进而成为艺术圈的主流,引发了追逐前卫的浪潮。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与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化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外部的作用力在中国艺术圈内部找到了迎合对象。总的来说,这种成功的背后动因依然是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甚至是经济谋略的推手。
 
 
 
当下艺术圈的面貌大家恐怕都很了解,两个字可以概括:热闹。天天有展览开幕,开幕式等同于闭幕式,媒体轰炸式炒作,拍卖不断创新高等等……
 
 
 
都说当代艺术多元化。样式似乎很多,而仔细看却是思维趋同,空洞、单调、贫乏。现在我很难在当代的展览上看到令我震撼的作品,连感动都没有,甚至连让我驻足的那点吸引力都没有。我前年到中国美术馆看一个当代“大腕儿”的展览,规模排场宏大,而我看的时候几乎停不下脚步。我粗粗计算了一下,看每幅画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秒钟!相比之下,国家博物馆的几个国内和国外古代藏品的展览却是让我越看越舍不得离开。不知在座各位有否类似的经历和感觉。当代中国艺术缺了点什么?我们是否该认认真真进行反思?
 
                                                   
03
 
回顾古人,寻找缺失
 
 
 
身处当代的洪流中,我们无法发现自己的缺失。这个洪流是被当代人的欲望和贪婪搅拌和驱动着的。我想如果我们能让自己时常抽身而出,置身这洪流之外,回到古人的世界,恐怕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关于古人这个定义,在此我要略作说明:古人实际就是指那些已经逝去但给我们留下真正财富的人。这其中有人留下了英名,大名鼎鼎,有些我们无从得知姓字名谁,可能只是一位地位卑微的工匠。然而无论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他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不是说作古了就成了古人。我们这些人将来百年之后可不一定成得了古人哟。现在活着的时候吹得再凶,什么“大家”“大师”,什么“领军人物”……现在吹没有用。几百年后该灰飞烟灭的连个影儿都寻不见了。留下来的都是浪淘沙淘完之后的精华。人类的文明是由这些精华组成的。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