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彭锋 | 关于非客观艺术

时间:2020年06月02日 作者: 来源:非客观艺术Non Objective Art
 
非客观艺术(N O A)是绘画艺术内在精神语言的深度探索,它遵循艺术家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逻辑支配,显示了艺术之艺术之上的形而上思维逻辑。2019年9月19日举办了“蔚蓝·中国(威海)非客观艺术邀请展”,本次学术主持顾黎明,策展人巴特、陈思源,参展22位艺术家为(按姓氏笔画):丁乙、马路、马树青、邓国源、巴特、王易罡、白明、刘刚、祁海平、李迪、张方白、陈思源、陈彧君、周长江、孟禄丁、赵文华、洪丹、徐里、顾黎明、袁佐、郭振宇、谭平;参与此次学术研讨的美术评论家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端廷、王萌、孙磊、张晓凌、张敢、杨大伟、孟禄新、殷双喜、夏可君、彭锋,均是长期致力于此领域探索并在当下中国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艺术家和独具建树的理论家,以期让更多的观众从学理构建中深入了解、认识非客观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彭锋,1965年生于湖南祁东。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国际美学协会执委会委员、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委员、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剧本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
 
 
彭锋(非客观艺术2019学术研讨会学术主持):我们今天参加活动的艺术家和批评家们长期以来都参与了中国新抽象运动,抽象这个概念是西方的,历史也很长了,这个展览尝试了一个新的名字新的概念,我认为非常好。在威海这个地方做这个展览,我觉得特别重要,我经常去青岛,我的爱人老家是青岛的,我们知道全世界的沿海的城市,基本上都比较喜欢色彩绚烂的印象派和表型性强的现代绘画,所以,“非客观艺术”这个展览的意义,对于当地的艺术生态来说,它是一个很强的刺激,因为他们以前相对的看印象派与具象艺术比较多,这种比较纯粹的抽象性绘画艺术看起来是有点难度的,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我觉得对于改变当地艺术生态,拓宽艺术多元化的视野,这个展览其实蛮重要。
 
 
一个展览在不同地域发生,意义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地方能做一个纯抽象的、非客观的展览,让他们了解知道现当代绘画艺术的多样性,不完全是印象派和表现主义,对这些城市文化建设时代性进程显得弥足珍贵。
 
 
此次邀请了目前在中国抽象艺术领域创作实践重要的22位艺术家的“非客观艺术展”,以及邀请众多在这个领域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展开一场围绕“非客观艺术”的学术研讨,对今天中国当下的抽象性绘画的探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今天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分析很有见地,也很精彩。
 
 
我现在特别想说的是这样的“非客观艺术”的展览,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看,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非客观艺术”这个词的含义,其实跟抽象艺术非常接近,1910年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率先使用了这个词语,那么现代抽象艺术这样一个艺术方式从它的诞生到现在一百年过去了。那么一度在国际艺术界里,大家都觉得这个抽象艺术好像已经不时髦了,尤其是其实经过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现代之后,又重新回归到这样一种绘画,特别是经过了那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冲击之后,大家觉得抽象绘画显得不够有力,抽象绘画逐渐变得保守,变成学院派了,抽象艺术反而变得学院化了,尤其是欧美,所以大家认为这个抽象艺术已经过去了。但是我的观点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这个角度来分析,国际上这个角度来说呢,尽管比如说我们说抽象艺术都过时了,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说法。
 
 
彭锋在非客观艺术2019学术研讨会上接受媒体采访
 
 
但是我们可以统计一下的话,你会发现抽象艺术从业创作人员是最多也是最活跃的,不管在哪个国家,抽象艺术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绘画里面的一个叫中坚力量。所以抽象艺术它可能不是跑到最前头不是最前卫的艺术,但它也没有消失,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它还成了大多数画家比较日常绘画性实践和训练所常用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每个国家的艺术领域中都可以看到抽象艺术的活跃表现。那么在中国,抽象艺术的情况有些不同于西方,中国的抽象艺术目前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艺术应该跟国际接轨,但是我特别主张,我们的艺术应该考虑这个国情,在中国的国情里面抽象艺术还是有它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一个方面是它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第二个方面是我们中国自身的文化给抽象艺术提供了可能性,比西方提供的可能性要更大,因为当一个抽象艺术样式是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起来之后,它的那个空间是挺大的,还没有完全探索完成,我们已经有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就这个方面已经做出了很成功的示范,比如说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尽管我们说他不是纯抽象艺术,他还是主张这个“风筝不断线”,但是他画面出现的艺术语言样式,是跟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意境表现结合起来,吴冠中先生的作品风格特点鲜明,深受大家喜爱,而且确实把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用新的绘画语言解读表达出来,我们熟知的国际著名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他们艺术的创新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其实也是很好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很多的内在元素,尤其是对中国美学精神的当代性表达,他们做的很好,所以他们在国际画坛脱颖而出,当大家认为抽象画艺术处于困境时,走不出来的时候,他们创作出如此成功的艺术作品。
 
我们此次“非客观艺术”展览的艺术家们,在这个方面或多或少都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此次孟禄丁展出两张新作品“朱砂”系列,11月份他在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大型个展,我们会看到他更多这个“朱砂”系列的作品,以前他的“元速”系列使用机器作画,是比较纯粹的国际化语言,他现在也开始跟传统文化开始发生关系,跟他所生活的文化场域发生关系,因此,我觉得“非客观艺术”抽象绘画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所以我觉得把抽象艺术跟中国美学结合起来,有可能会给抽象艺术提供出一种新的可能,而且这这两者文化结合的探索,还没有完全穷尽,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