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关注策展人时我们在关注什么

时间:2017年06月15日 作者:施晓琴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水四条屏(国画) 146.7×39.9厘米×4 黄宾虹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际艺术与创意活动策划高级人才培训”正在举办,旨在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优秀青年艺术策划人才;今年4月,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主办的“视觉艺术策展人高级研修班”也在京开班,这是该项目培训的第三届策展人学员;而在3月,文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通知》,继上一年度后第二次向全国美术馆界推出扶持青年策展人计划……策展工作为何在近年密集受到关注和扶持?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环境中,“策展人”这一舶来概念如何与当下的中国美术有效对接?在传播中国艺术、表现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总目标下,如何通过具体的策展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有赖于中国策展人探索与回答。

   在当下的美术文化传播与美术史的建构中,策展人无疑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正由于策展人角色的日益重要,很多基本概念尚需厘清,比如,策展人的具体职能究竟是什么?怎样评判一个好的策展人?此外,在国内文化体制和氛围的影响下,策展人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策展人身份必须是独立的吗?美术馆与策展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美术发展的策展人机制?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采访,以期提供一个多维度的思考与启示。

   策展人要“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下艺术界一个重要的工作群体,其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从国外的展览机制中所引进的。

    如今当我们去观看一个展览的时候,往往更多地关注这个展览的呈现,而忽略了对策展之前研究工作的关注。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曾策划多个独具中国文化意味的展览项目,他认为,策展人首先应该是个研究者。“策展人准备展览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手里的资料,只有学术研究透了才能去开始策划展览,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哪些素材是你需要的,才能结合你个人自身的资源和展览条件去构思如何具体开展工作。因此,无论是做当代展还是古代展,使策展人这个职业更有魅力、更被尊重的是前面做的研究这个部分。”吴洪亮说。

    最早的时候,中国的策展工作基本都由当时的批评家完成,他们没有受过正规专业的策展训练和学习,但往往都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一定的学术高度,武汉合美术馆馆长、策展人鲁虹就是其中的代表。鲁虹认为,一个好的策展人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深度研究和了解,而策展只是他研究的一种延伸。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这与一个坐在书斋中纯粹的学者又是不同的,策展人还要和机构、艺术家、媒体等打交道,对作品的展陈也要有所研究。

    OCAT西安馆馆长、多年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认为,好的策展人首先为艺术家服务,同时为观众服务。策展人除了大家看到的撰写前言和接受采访、介绍展览等幕前工作外,其实幕后要做更多的实事。吴洪亮提出策展人要“下得厨房,上得厅堂”,并且首先是“下厨房”,策展人知道画要怎么搬,墙要怎么刷,钉子怎么打,包括比如在一个3.5米的空间里和7.5米的空间里这张画分别挂多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来自于策展人的前期研究。

    在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眼中,策展人是一个类似“文化巫师”+“文化工程师”的角色。“文化工程师”,是因为策展人需要从各个工种里面获得信息,然后从思想到实物、从概念到现场,形成一个可以实现的项目,这样就类似于一个工程师。“文化巫师”的角色是策展人要在一个不寻常的语境里完成日常生活所不能解释和完成的一些事情。“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宗教人员或神职人员,他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点金术士,用看上去似乎也是人间的材料做出一点精致性的东西来。这个要求很高,但若没有这样的角色,一个展览就不可能脱离展销会的性质。不管它的面貌看上去是多么艺术,如果没有真正的主题、没有可以升华的思想,没有一种精神性的魅力,就不能称之为展览。”他解释道。中国美术馆馆员、青年策展人魏祥奇概括的是,“优秀的策展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判别艺术作品学术价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身份可以不独立

   思想必须要独立

   策展人概念从西方进入中国的时候通常是指“独立策展人”,他们按照自己的学术理念来策划组织艺术展览,其策展身份是不隶属于任何展览场馆或组织。但在中国,很多策展人是“复合身份”,他们可能是艺术机构的馆长,或者是策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官方身份。

   对这种身份的不独立性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保持独立策划人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能使得他们在策展中不受诸多利益裹挟而做出一些“听命”的行为,策划更多是一种基于独立的判断和自发的思想而产生的结果。唐克扬认为,观看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能停留在现象本身,而要从表象出发,抵达一种精神上的具有批判性的认识。这就要求策展人不能够从属于他所工作的对象,因为一旦受制于它,可能视角就会变得比较狭隘。同时,他也强调策展人更不应该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而是在策划展览这件事情上,将一个做事的人和一个争取利益的人区分开来会比较好。

   也有人认为策展人不必一定是独立身份的。因为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国有美术馆、民营美术馆,甚至包括一些老字号的画廊,他们可以为策展人提供很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扶持策展人的成长与促进策展行业的繁荣。正如爱德华·赛义德所说,“是否独立并不在于他的身份是不是属于某个机构,而在于思想”。因此,鲁虹提出独立策展人应该是思想的独立,他的策展是和他自己的艺术史独立研究有关,而与社会身份无关。魏祥奇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他认为在中国艺术行业的发展中,无论是机构策展人还是独立策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或许机构策展人容易僵化,独立策展人容易利益化,但商业化本身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今天整个世界进入消费主义情境的结果。“并不是说商业化的过程中就没有学术性,我认为学术是职业策展人必须坚守的底线,如果一个策展人没有学术信念和职业操守的话,那么他是无法延续自己的工作的。”他说。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认为,怎么理解独立策展人,要辩证地看。“如何独立?如果策展人自己有资金、有空间还好,如果没有这些你怎么能独立呢?真正的独立是精神自由、身份独立,但你只要和社会打交道,要独立很难,比如你找资本家寻求支持,他说我这儿有个艺术家你关注下,那你怎么办?你想寻求更好的展示空间,但空间需要你支付费用,或者把他们自己的艺术家强行放入你的展览。如果你都拒绝,不仅资金没了,空间也没了,你的确是独立了,展览却做不成。独立不独立不要争论,关键是把展览做好做成。”他补充道,“国外策展人是否独立,是否展览背后有更多的因素,我们不清楚不能妄议,但绝不会是清水一潭,因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官方机构有优秀的策展人策划的很有学术分量的展览,一些所谓的独立策展人也有策划得很商业的展览,当然,无论官方也好,独立策展人也好,其学术高度、学术品性,学术深度和视野,都会决定展览的水平。”

   美术馆要不要有自己的策展人

   前不久一篇名为《美术馆不宜设策展人岗位》的文章引起了业内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作者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王南溟指出,由于美术馆馆内策展人的形成而使美术馆的项目直接由馆内策展人占有,这样岗位一多、时间一长,策展人学术自由的竞争生态就遭到了排挤。他认为美术馆不该设策展人岗位而应该是执行协调和对接工作的管理岗位,这样才更有利于策展人的自由竞争与行业发展。而冀少峰则提出美术馆要培养自己的策展人,他认为一个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队伍的学术视野,将直接决定一个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培养策展人与馆外合作并不矛盾,美术馆会选择和自己馆的办馆学术理念相互理解的策划人合作。虽然本馆有策划部门和策划人,但学术视野、文化关注点和对学术的敏锐性都有限,容易出现学术固化,如果和馆外策划人合作,策划人的学术资源、媒体资源、学术深度和敏感度、艺术界人脉或其他行业的资源都会为美术馆提供支持,馆外馆内策划资源的相互整合,有利于美术馆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但前提是美术馆必须有自己的策划人,这样的交流合作才更顺畅、更专业、更有效率,会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美术馆知识服务。

   实际上,在今天中国的美术馆中,展览策划部门几乎是一个官方标配,大多数国有美术馆都自主策划举办过一些展览,但同时,他们与馆外策展人的合作也已是常态。对此,吴洪亮表示,任何机构和任何机构的所谓专业人士,他的视野都是有限的。在做一个专业展览的时候,邀请在这方面有深度研究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因为不可能每个美术馆的策展人员都是各方面研究的全才,而开放这样一个平台对激活馆内资源和整个艺术生态的资源都是有益的。对于民营美术馆而言聘用专职策展人条件更加有限,鲁虹表示,合美术馆不会养很多自己的策展人,他们通常会根据美术馆自己的办馆理念选择一些不同的主题,然后请不同的独立策展人来完成。他同时认为,美术馆也不必完全依赖自己培养策展人,“这样很容易模式化,并不利于美术馆的发展。”

   作为中国美术馆展览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魏祥奇提出,美术馆如果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有自身的策展人培养规划。他表示,身边很多同事都有很好的策展能力,只是很多时候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使大家的能力难以发挥出来。因此,美术馆对自身策展人的培养特别重要,可以让大家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和策划方案,通过相关的学术评审机制,推动这些好的展览项目实施,这么做也有利于促使美术馆从传统意义上的展览馆转型。其实,未来美术馆的竞争,不会是场馆规模等硬件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正如冀少峰所说,“一个没有自己策展人的美术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一个拥有重要策展人的美术馆,则会在美术馆学界散发出强烈的光晕。”

   优秀策展人的养成方式

   近年来,在一些诸如亚洲策展人论坛、“AAC年度艺术策展人”评选与策展人生态相关的大型活动中,都有学者陆续提出应该学习西方,使策展在国内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机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现在策展方面很多观念上和实际操作上都不太成熟的现象,形成良性的循环。但是,就目前中国策展行业发展的情况来说,时间是否适宜、难度是否可控,都有待商榷。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建立机制是必要的,但不是人为地建立,而应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发展而来。我们所建立的机制、标准是与所处的艺术生态相关的,而目前策展这个生态在国内本身就不成熟,处在一个不太稳定的、变化的阶段,所以要强行建立机制是很难的。吴洪亮说到,“博物馆这个行业现在有分级制度,而美术馆没有,但美术馆有评优制度。例如文化部每年会评选美术馆的优秀展览,扶持和评选优秀的青年策展人项目,其实这些举措就是在从机制角度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展览、什么是好的策划,这样一个机制本身也在提示大家一个发展的方向或是提升的目标。我认为在变动的状态中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而简单地出台一个不能实现的标准,则可能是无效的。”

   唐克扬提出,如果建立机制是为了改变策展人的素质状况的话,那就必须同时讨论策展人自我修养的问题。艺术是反制度的,作为策展人要有责任心,并永远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面对艺术家及作品。文化艺术的发展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反而给予思想一定独立的地位才是一个培养策展人的好的方式。凯伦·史密斯和魏祥奇对此也表示认同,他们认为艺术本身拒绝规范化,评判机制是靠大家、靠时间建立起来的。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应该是多元并存的,而在艺术领域更需要自由,如果被限制住了自己的观念,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了。

   目前来看,一方面,从行业发展、机制健全等层面去引领或规范策展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每个策展人如何脚踏实地提高自身修养和思维深度更为迫切。在尊重并认同策展人的文化使命与价值的基础上,努力汲取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思想精髓,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培训、展示交流,同时拓展学术视野,与国际接轨,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这才是一个中国优秀策展人的自我养成方式。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