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当代中国与创造力

时间:2017年04月14日 作者:顾盛庆 来源:东栅艺术
   竞争是绝对的,和平是相对的,世界上唯一的和平是竞争中的和平。在地球上,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竞争。这是世界永恒的丛林法则,一部生物进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惨烈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史。要生存,必竞争。要发展更要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力量来自哪里?除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外,最核心、最根本的取胜法则就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来自哪里?创造力来自另类的开放性思维,来自对世界永不休止的想象,来自对既存世界质疑和批判,来自对梦想的追求和为实现梦想而永不言败的实验精神。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竞争史,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淘汰史,是一部不断创新、否定之否定的旧去新来史。无论是社会发展史、革命史,还是军事史、经济史、科学、文化教育史,无一不是如此。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到今天,总是更具创新力的民族取代创新力落后的民族。特别是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创新,第一次的技术革命,瓦特在已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的高效能蒸汽机。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欧美,正因为有了高效蒸汽机的发明和普及,带动了纺织机、鼓风机、抽水机、磨粉机以及纺织业、印染业、冶金业、采矿业的迅猛发展,使欧美快速领先于东方,成为世界列强。不仅如此,西方保持强大的本质更是因为全民崇尚的原创精神、自由的思想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一八七零年以后,西方的科学创新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新通讯手段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建立、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新能源。电力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使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独具批判精神和实验精神的创造力使西方各国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康庄大道。尤其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科学理论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科技的发明创新带来了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是这股强劲的创新力使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巨无霸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世界话语权,俯视全球。政治上,华盛顿、杰斐逊等美国开国者们两百多年不遗余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政治制度。军事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支持着不断强大的军事武器,凭借军事科技独霸全球。经济上,独创的金融模式掌控着全球的经济命脉,连锁的商业模式控制着全球的产业链。教育、文化、艺术方面,创新精神更是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共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大学,在今天的西方艺术院校中已不存在以油画、版画、雕塑分类的专业院系。如果存在传统艺术的教育,也仅仅是综合类的绘画系。以原创为目标的新型学科院系才是各大学院主导的方向。当我们质疑英法意德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何放弃深厚的传统文化而从事“当代艺术”时,他们的回答是:“过去是先辈的历史遗产,辉煌而经典,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必须尊重他们,把他们放进博物馆,好好保护起来,让后人去欣赏,了解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但我们今天再去重复他们,拷贝他们是无意义的。我们今天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才是对先人最大的尊重和继承。”这就是今天西方文化的现状,同时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的原则基础。
 


   由此可见,西方各国领先世界、主导世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创造力的强大,在今天更是如此。反之观看中国创造力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文化深厚,继承传统是我们的文化导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儒道释多元文化一体,形成了我们值得骄傲的养生学、健身学、中医学、武术学。天地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历经千年传承,科学合理,领先于全世界。但是不屑创新、打击另类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清代以来因承守旧、泥古不化、妄自尊大的封建思想,严重遏止了民族创新力的发展。中国很早有了火药却没有发明枪炮,在近现代短短两百年间被西方远远抛在身后,最后导致国破家亡,任人宰割。如果我们今天还没有清楚认识到创造力的重大意义,那么中国再一次成为亡国奴只是时间问题。
 

   今天,在世界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倡导全民创新力、培养开放性思维的事业迫在眉睫,而从文化上着手可以解决中国创新力的问题。中国制定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必先理清当下中国文化国策的五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是:“创新必须先传承”的误区

   传承和创新作为中国文化国策已成为全民共识,殊不知这是一项误国误民、模棱两可的国策。其误区是:创新的前提是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创新必须先传承,这样的创新无疑被传统被已有的规则、标准束缚了手脚,当创新背着沉重的历史传统包袱时,创新既累又不彻底,当然也走不远。创新就是创新,我们血液里永远流淌着传统的血液,不讲传承,传承已经在起潜移默化作用,再讲传承实属多此一举,有百害无一利,这就是中国缺失创造力的第一大误区。

   第二大误区:“当代文化是西方文化殖民中国文化”的误区

   这是目前中国文化艺术界普通存在的理论。纵观西方之艺术现状,只要考察一下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学院和艺术家在干什么,就知道这个误区的可笑性。当下欧美各国艺术院校和艺术家们以原创艺术作为他们的最高追求,审美、审丑是艺术的组成部分,但已不是艺术的核心价值。西方文化艺术界主流都在搞当代艺术,难道西方是在自己殖民自己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做原创艺术。他们崇尚原创,轻视复制和拷贝,这是西方在文化艺术领域里追求创造力的现状。

   第三大误区:“西方当代艺术是对文化迷茫”的误区

   中国艺术界,特别是书画界普遍认为“西方现在的当代艺术是乱搞搞,是对文化迷茫的结果。”西方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并不是靠运气得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中国人更精明。西方国家作为个人可能有人会迷茫,但作为国家绝对不会迷茫,也不可能迷茫。西方为什么要倡导当代艺术,为什么要“乱搞搞”?是因为他们倡导的是当代艺术背后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永无休止的人类赖以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实验精神和批判精神,也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强盛的根本精神。

   第四大误区:“未来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主导全球”的误区

   这个误区既是对西方文化的无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统治二十一世纪的不是东方文化,也不是西方文化,而是世界共同的现代文化,具有创造力的原创文化。文化的流动,不是忽东忽西的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这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五个误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妄自尊大就是妄自菲薄的非理性误区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特点,但特点不等于是优点,中国五千年文化值得中国骄傲的地方很多,值得继承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武术,以推拿、针灸为代表的中医学和以八大菜系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以及科学的天地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但有合理的一面必然有不合理的另一面,这个不合理的另一面就是缺失创造力,其特征是缺少批判精神和实验精神,这也是中国创造力缺失的文化原因所在,这也是我们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的根本原因。
 

   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误区,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提升中国创造力?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现实问题和重大任务。 解决中国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

   一、文化核心价值改革

   文化改革是释放创造力的精神基础。彻底改革“传承和创新”的误国文化国策,改变“传承和创新”为“创新和传承”,把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批判精神和实验精神作为文化艺术发展的国策来抓。国家文化政策制定者们应从民族国家未来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倡导批判精神和实验精神,批判山寨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以创新为荣、模仿拷贝为耻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二、教育理念改革

   教育是改变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的根本。国民教育的顶层设计须由以掌握知识为荣的填鸭式教育改革为以拥有创造力为荣的开拓性教育。掌握已有知识和技术固然重要,但没有新的发明创造将让中国永远处于一个跟从者的地位。从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等全方位改革将推动中国国力质的改变和提升。

   三、独立思考,多元思维

   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去掉传统有色眼镜,抛开固有观念,用自己的内心直接观察世界,形成独特的见解。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多元化思维的倡导将给中国直接带来无限的创造力和发展源动力。

   四、从娃娃抓起

   当代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开放性的思维,倡导少儿的批判精神和实验精神,形成创造发明的习惯。他们幼小心灵中埋下的创新种子将会蓬勃成长,成为参天大树。这是中国未来全球化竞争的希望所在。
 
   五、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多元文化的交流。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生活态度,在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中不断开拓视野,多方位思考,实验和评判。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参与竞争中壮大中国的创造力。
 
  
顾盛庆
  于东栅当代艺术中心
 二零一五年八月
责任编辑:编辑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