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新闻

在北京对话马克·罗斯科艺术:抽象到了终点,还有什么?

时间:2017年01月13日 作者:傅适野 来源:澎湃新闻
    1月7日,“抽象艺术的新倾向:对话马克·罗斯科”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马克·罗斯科艺术随笔集《艺术何为》的译者艾蕾尔、艺术批评家岛子、王端廷、孟禄丁、郝青松围绕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及其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年生于俄国,1913年随家人移居美国,1970年逝世于纽约工作室。他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35年的作品Three Nudes
 
    马克·罗斯科的四个创作阶段

    译者艾蕾尔首先介绍了罗斯科艺术风格转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4年至1940年,早期肖像画阶段。这个时期,马克·罗斯科受到在二战之后从欧洲逃到美国去的先锋艺术家的影响,在现实主义原则之外,加进了一些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的表现方式。譬如创作于1935年的作品ThreeNudes。

    第二阶段是1940至1946年,马克·罗斯科进入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这个时期,马克·罗斯科对古希腊神话,甚至基督教《圣经》中的宗教母题非常感兴趣,他寻找其中具有牺牲和救赎主题的原型,譬如俄狄浦斯与基督受难这些题材,在此基础上以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进行演绎,希望能够实现悲剧性的永恒象征意义。

    在1947年到1949年之间,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转型非常关键,他从具象逐渐转向抽象,是他形成大色域抽象艺术风格的过渡期,形成了一个叫做“复合形式”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大的矩形当中有一些小的矩形,相互交融、流动,能看出是大色域绘画的雏形。大色域绘画是从1949年之后形成的主要绘画风格,一直持续到罗斯科1970年离世。
 

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40年的作品Underground Fantasy
 
    艾蕾尔进一步表示,作为《艺术何为》的译者,在阅读、研究一手文献资料的时候发现当时的评论界以及后世学界对罗斯科的理解有很多歪曲与误解之处。同时,现在艺术界、学术界对“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的理解也存在一些的误读,比如人们习惯从艺术风格与形式的角度来定义“抽象艺术”,认为“极少主义”是对抽象艺术的极致演绎同时也意味着抽象的终结。可是这种误读会局限、误导我们对于抽象艺术的认知,甚至带偏这一脉路的创作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抽象艺术的形态、观念、发展过程。

    由此引出了两个层面的探讨。其一是针对罗斯科和他所处的时代,需要探究罗斯科如何逐渐形成抽象艺术观念与大色域的绘画形态?第二,罗斯科与抽象表现主义流派关系?他与同时代艺术家的关系?如何看待罗斯科之死?第三,如何重新审视罗斯科艺术中的“悲剧”精神与宗教情怀?而照观中国,则可以讨论关于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与欧美抽象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有就是从全球视野来探讨抽象艺术的新倾向与可能性。
 

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42年的作品Omen of the Eagle
 
    多面罗斯科

    郝青松认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至少与三个问题相关:马克·罗斯科对抽象艺术表现风格的偏离、马克·罗斯科的悲剧精神和宗教情感以及他对当代抽象艺术的启迪。

    郝青松首先指出,将马克·罗斯科笼统地归入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基于风格史的误读。抽象表现主义是结合了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一种综合风格,既意味着现代主义的顶峰,也意味着现代艺术的终结。但郝青松通过阅读《艺术何为》这本书发现,不论是形式主义的抽象,还是个体情感的表现,都并非马克·罗斯科的意图。如罗斯科书第208页《致普瑞特艺术学院》的文章中谈到:“至今,我也不明白抽象表现主义的意思。……我不知道我的绘画和诸如表现主义、抽象,以及任何莫名其妙的称谓有什么关系。我是一个‘反表现主义者’。”

    在另外一篇文章当中,即196页《一则笔记:摘自塞尔登·罗德曼与罗斯科的对话》,他说:“我想要表达的仅仅是诸如悲剧、狂喜、死亡这类最基本的人类情感。……那些在我作品面前哭泣的人们,体会到一种宗教经验,这和我的创作经验是一样的。假如像您说的那样,只是被绘画的色彩关系感动了,您就错失了最重要的东西!”由此郝青松认为罗斯科看重的是最基本的人类情感,还有宗教经验。也就是说,他看重的是背后的精神,而不是表面的这些形式。

    郝青松认为这里存在两个罗斯科,一个是现代主义在看马克·罗斯科;一个是马克·罗斯科自己在看自己。值得注意的是,罗斯科这种宗教表达,不同于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那些古典艺术家在宗教主题上的表达。这就涉及基督教“新教”改革之后的艺术宗教表达问题。“新教”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直接和现代文明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也可以认为,今天的民主、宪政制度,其实是来自基督教的,是经过“新教”改革之后的新的生成。但是“新教”改革和艺术史之间的关系,却往往被所忽略,特别是“新教”改革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郝青松认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马克·罗斯科创作于1949年的作品No.3_No.13 (Magenta, Black, Green on Orange)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