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色——宋庄当代水墨同盟邀请展



地   区:北京
策 展 人:吴鸿、胡冰泉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陈雨、董明、高宏、高杰、郭桢、杭法基、何继、何金时、何唯娜、侯亦超、江尚、雷刚、李惠昌、李津、李书安、李志宏、梁建平、柳芳、南溪等
开幕时间:2024年9月27日15:00
展览日期:2024.9.27 - 2024.10.16
展览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宋庄艺术区美术馆路
展览场馆: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联系方式:+86 13621016039 +86 10 89575180
 
“墨”分五色:水墨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性载体的多种可能
文/吴鸿
 
  唐代张彦远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运墨而五色具”,并经后世具体化为“墨分五色”的概念之后,墨,便超越了作为一种单纯的绘画材料的层面,成为了一个精神范畴的存在。这个观点喻示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以及传统审美将不再以对于客观世界的如实描摹为根本,“墨”之于“五色”,需要以画家本人的视觉性的专业修养及其文化背景,来完成从客观性的“五色”到主观性的“运墨”的之间的衔接。这其中,也需要在一种共同的文化的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的“有修养”的参与,才能实现这种文化的共享。
 
  而在上个世纪初,“中国画”的概念的提出,也是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中,为了适应民族国家文化的特殊性而建构出来的。时间如果回溯到那个处于“内忧外患”的时代,这或许应合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文明的“挑战-应战”理论。至此,作为一种特定的绘画样式,从一种民族国家文化特性的角度所塑造出来的中国画的概念,已经被赋予了过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性的附加因素。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新潮美术伊始,围绕中国画(水墨画)的理论争鸣和探新实践层出不穷,期间所提出的新国画、新水墨、现代水墨、实验水墨等等概念不一而足,其不外乎或从材料、或从技法、或从造型、或从题材、或从观念艺术的角度,殊途异归。“解构”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是到底如何建构?建构什么?彼此之间可能是渐行渐远。如果从实验艺术的角度来看,被“实验”之后水墨的局面愈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宋庄当代水墨同盟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精神性的群体,从其创建的前期有过一系列展览和活动之后,其创作方式更为个体化。个人之间的创作面貌在经历了十几、二十年之后,彼此都越来越走向个体风格的建立和完善,反而模糊了之前更为集体化的群体特征。这从艺术创作的多样化的角度来看,或许更加符合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种彼此之间“渐行渐远”的创作状态,既是宋庄艺术区的缩影,也是更为广泛的实验水墨创作群体的缩影。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在宋庄当代水墨同盟建立二十年之后,重新组织的这个展览,既有二十年前的那些从事水墨创作的那些“老宋庄”艺术家,也有人数更多的之后陆续来到宋庄的艺术家,以期待能够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水墨实践状态。
 
  回到展览主题“墨分五色”,我们希望“墨”是一个更加宽泛的象征性的文化载体。纵然,在今天围绕水墨的各种创作实践似乎已经无所不能,但是,既然我们还是需要设定一个名为“水墨”的范畴,那么就更需要有一个选择参展作品的范围。而这个衡量的依据,我个人认为围绕水墨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象征性,以及针对这种象征性的各种个体性的精神思考方式,或许能够反映出某种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艺术究竟能够表达什么,参与什么,实现什么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到底是不是“水墨”的问题似乎已经变得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从这种水墨的文化象征性走向对于对于社会的现实性思考?
 
2024年9月21日
 
 
参展艺术家:陈雨、董明、高宏、高杰、郭桢、杭法基、何继、何金时、何唯娜、侯亦超、江尚、雷刚、李惠昌、李津、李书安、李志宏、梁建平、柳芳、南溪、倪建峰、庞永杰、齐利涛、沈沁、谭天圳、田卫、王非、王浩、王之琛、吴强、吴志兴、许英辉、杨素群、杨文萍、乙卜、张羽、张植、赵强、钟飙
 
 
 
 
 
 
责任编辑:丁娜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