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心物——翟海滨油画作品展



地   区:青岛
策 展 人:青岛源艺术风貌馆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翟海滨
开幕时间:2024.4.27 AM10:00
展览日期:2024.4.27 - 2024.5.30
展览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县路12号丙
展览场馆:青岛源艺术风貌馆
联系方式:
 
石空心物——读海滨新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滨的绘画有了新的命题,他脱离了意象式的风景和静物,走上抽象的路子。想到他原本就不喜欢那种宏大的剧场,甚至极力保持与强力话语系统的距离,就可以理解“抽象”于他不是叛逆,而是必然的结果——他用一种柔和的力量,去表达不妥协的个人经验与感受。
绘画于海滨而言,像是一场自我过滤,没有重点、没有轴心、没有必须依附的权力、没有难分难解的情感,只有遇见的偶然和必然。当画者认识到一切存在的不确定、不可知与不可言说,艺术的描述便没有更好的选择,谁又能确定世界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呢?目光所及的观物,瓦解了“物”,却释放了“心物”。
“抽象”就是由“观物”到“观悟”的过程。
 
  “石系列”源自他的一次徒步登山,沿河间溪谷,看流水与巨石之间得互动,一动一静、一刚一柔,水流汇向深海,坚石日益消磨,二者以不同的方式归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平衡。物理界“质”的分明又与声、光、色的环境混而为一,构成一种看似无关却有关的连续统觉。他将这种不可名状的无状之状,投之于无所从来的石之空象——或许仅仅是他自我想象,并没有真正的媒介物,很难说图像代表了什么,可能是一块石头,也可能是一粒灰尘,一片空无。
在画笔开始的地方产生了“形式”,但形式远非其最终目的。他有意无意地呈现直接而单纯的画面效果,在色彩的组合关系中推动内在的心理需求,局部区域的单色,流露出质感温润的光韵,予人一种沁人的清新气息,进而穿入色块意向的凝结团,敲敲打打,摸摸索索,堆叠出的迷人肌理,把物质内在的表象重新定义。有时像被风吹开的波纹褶皱,有时像是流动的溢出自身的东西,表达一种藏匿生长的发现本身。一旦达到一点满足,海滨便放弃画面的主动权,让位想象与读者,使不着边际的语言张力,将早已退化的无用之物、空无之物唤醒。
这一表达的立足点,有海滨性格上一贯温和、沉稳的质地,也有一种他对理性的反向追求。其徽派建筑系列里,色彩的逻辑与现实经验的粉黛青瓦无关,不假强迫性的修饰,亦不计较于形态维度的刻画,仅靠色彩语言的秩序运用,赋予画面润而不涩的感觉。在稳定的心理疆界中,逻辑的坚硬浮于上层,使不可捉摸的“空”与“无物”找回一点可靠的依据。
 
  当色块的组合为自身的情绪和思维奠定尺度,趣味得以最大程度地显现,仿佛一场悦人心目的独奏,在单色调的欢快节奏里,偶尔蹦出几块黑白色块,如自由冥想的杂念一般撒落,试图发出存在的鸣音。他制造了某种令人兴奋的催眠意识,跃入眼中的印象一再潜藏,而以最大的心理暗示经营画面,在微弱的掌控中,混沌归于清澈,流动归于稳定,游离归于条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也许不属于自身,而漂浮于空间。海滨将作品与空间成为轻薄的塑形,来自视觉上的明亮用色,令悬浮于墙面的轻盈量体与空间对话,进而成为更大块面的一部分,局部的、片断的、被分割的“物”,一如拼图,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整合,互相支撑。
就在对自然与空间的敏锐打量中,海滨创造了游弋自如的表达维度,或通向无法预知的任意门。而唯一可以确定和不容怀疑是,一定还有些什么碎片,或未知的拼图,有待画者拾取,作为一个“空”的事实去占据想象的空间。
 
文/文竹七七
 
 
 
责任编辑:丁娜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