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漆而遇——林洛霆个展



地   区:厦门
策 展 人:陈丹妮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林洛霆
开幕时间:2022-12-3 下午 3:00
展览日期:2022.12.3 - 2022.12.19
展览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高殿路兴高殿北路交汇路口 TCCA美学空间
展览场馆:红顶美术馆
联系方式:

 

 不漆而遇--洛霆印象

 
初来厦门那一年,好友林涛带了一位年轻男生到香山漆谷,说想报考我研究生,并给我看了其在中国美院的本科作品。第一次见面他有点拘谨甚至带着些腼腆,但他的素描造型能力让我印象深刻。谈话间他对本科不是漆画专业不太有信心胜任漆画专业的学习,我打消了其顾虑,只要是出于内心的喜爱和勤奋就足够了。意料之中,洛霆顺利考上了福建师大研究生,专业复试评卷时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的几位在素描教学方面很有成就的教授甚至都说那是历年最好的卷子。
 
在福建师大漆艺创作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完全不同于本科时期的学习,根据学制及漆专业的特点,从作为一个画种的现代漆画和作为一种创作媒介的漆材料综合表现两个维度,我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三年学习规划并分别建档:第一年鼓励尽可能广的各种题材、造型和色调尝试,勾勒和积累大量手稿,探寻个人艺术方向的各种可能性,并同时对大漆的一整套本体技法语言体系进行学习训练和掌握;
 
第二年则是在第一年语言风格趋于成熟的图式中选择两三种题材、风格进行细化,确定主要方向进入专项训练,将漆性和绘画性进行高度融合并逐渐形成个人绘画语言风格,同时从媒材的角度而非漆画画种的角度来看待和使用大漆这种媒介,进行漆的当代综合表达;
 
第三年主要是结合毕业创作和论文,进行大创作的训练和成果呈现:作品或具象或意象或抽象形成不同的几大系列并凸现自己的风格,为毕业后进一步精进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福建师大美院创办人谢投八先生所倡导的“一专多能”办学理念也一直深深影响着我的人才培养观,在三年学习期间,学生需要训练各种综合的艺术创造手段,多题材多种媒介,从水性、油彩到漆,从手稿到制作,从平面到立体,从纸媒介、布纤维、亚克力、木质到陶瓷、金属等等各种材料,在分项训练上采用“以漆为主”和“以漆为辅”的两种不同材料语言训练。
 
洛霆在福建师大的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习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生疏不习惯到渐入佳境。记得新入学阶段,为了了解他的专业兴趣和喜好,在教授基础漆技法的同时,让他先自己创作发挥勾一些手稿。由于其在本科阶段接受到更多以写实为主的训练,他提交的手稿我并不满意,没有延展性和缺乏想象力,考虑画面问题都太过于直白,画的也不象他这个年龄所应有的景象和气质。在其早期的试验中,我发现他很拿手的写实人像进入漆的技法转换过程后也是难以深入,这显露了其内心并不是真正喜欢写实路子。多年来的创作和教学经验让我深有感悟,学艺术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很重要,而处于核心地位的想象力决定了其艺术表现的张力。
 
找到关键问题后,每次上课我会耐心地和他谈,让他放弃已成惯性的眼中世界所见的客观物象,用主观的思维方式去表现脑中所想象的世界,从“再现”到“表现”,这两个词读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太容易,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和变化的过程,关键是转换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个过程很煎熬,原因是他的写实功底太好,但这是改变洛霆绘画方式最好的一个途径。整整一学年,按照我的课程要求和方法,洛霆画了一本又一本的创作手稿,从生涩到顺畅,从草本到人物,从小品到全景,从黑白到彩色,面对其一大叠手稿我都耐心地评讲,一张张细细地分析和修改。当他没有耐心坚持下去的时候,我总说不着急慢慢改,我对他有耐心和信心。这一时期洛霆绘画风格的改变,在其手稿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一条完整的脉络,从而一举奠定了其带着超现实主义及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绘画风格。
 
漆画的学习因为较综合,既要有潜心钻研的定力又是一门重体力活,既要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也要熟练掌握漆性,并能将二者完美融合,所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很多,使用大漆的过程还有可能受到大漆过敏的折磨,因此没有从内心热爱漆艺术那基本是无法坚持的。这方面,洛霆一直做得很好,他的性格看似慢条斯理轻描淡写,其实活做得很细心,他从对漆性一无所知到如今能熟练运用大漆,从画面透出来的那股大漆的纯正气息,足以说明其是用了比别人多更多的时间去磨练去掌握的。
 
当下漆画专业正在全国各地高校逐渐普及开来,漆也成为一些年轻作者喜欢的一种创作媒介。当代中国的艺术发展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与拓展,真正走向多元广阔和兼容并蓄,开始能回归东方自身的文化语境来思考中国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一些与本民族息息相关且血脉相连的艺术门类,则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时机,从八千年以上悠久的中华漆艺术繁衍而来的中国现代漆画自然成为其中不可小觑的一个新门类。
 
漆画作为一门画种,具有相当突出的材料特征,漆画独立表现体系的建立也恰恰依仗这一特征,因而研习漆画,在解决绘画创作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从材料入手深入研究漆性并掌握漆的本体语言,寻求漆画丰富的表现方式。
 
漆的特性与漆画的本体语言密切相关,如何发挥漆的优势,理应成为当下漆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漆画自身本体语言的建构与完善就显得十分重要。漆性,是漆画一直遵循的画种的标志,实际上也是漆画的内在属性要求。而漆性并不只是显现于其外在,更蕴含在特殊的漆液中,包含漆的粘稠度、厚度、透明度、润泽度以及干湿度等等材料属性。“漆性”是在漆画创作过程中,经过入漆色料的调和,漆液成膜,以及磨显、推光和揩青等手法,使画面既有漆色之美又不乏厚重、神秘、含蓄、华丽及斑驳等材质美感,形成漆画的特有语言体系。我们强调“漆性”,就是强调漆的自身特征,也同样是在强调人与物的对话在大漆载体上的充分展开,最大程度地把漆的特征优势发挥出来,从而激活大漆的丰富表现力。
 
现代漆画与传统漆艺的区别在于漆画与别的纯绘画画种有着相同的审美品格追求,漆画表达所关注的重点也理所当然要转换到精神高度与层面,而不仅仅止于形而下之技艺层面,特别是那些没有自觉地从模仿其它画种表现手法中抽离出来的作者,漠视重要的漆性,使漆画不断失去应有的艺术魅力和画种特征。绘画创作只有追求形而上的精神性才带有超越的能量,它推动创作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意趣远印,有一种借有显无的内涵深指----“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旨。
 
漆画作为材料特征十分明显的画种,其创作实质上就是材料与艺术的相互结合、借用和发挥的过程,漆画创作需要作者发挥自身艺术修养与心智,运用多种手法去表现、烘托、捕捉内心丰富的意念,将自身感受通过漆这一材料载体转化为全新的视觉式样,最终突破原先的预期而收到意外之致的艺术效果,进而拓展漆画艺术对漆材料表现语言的深度与广度,最终在超越“漆性”中演绎大漆之美。
 
漆性在漆画语言、境界、视域上形成特有的漆画艺术观念,这种观念是在“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整体之中,实现大漆自我。因此,在充分认识并把握“漆性”的前提下,把绘画艺术中的写实性、表现性、观念性等多种自由表现因素融入漆画,从而使漆画作品的表现更多元、艺术性更强。漆性与绘画性的完美统一,已然成为衡量漆画艺术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
 
漆画中的漆性与绘画性相依互动、交融,形成表现与被表现的默契----即物性与人性的和谐默契,这正是漆画艺术的魅力与意义所在。以上这几点我对漆画画种特征和创作特性的深刻理解,在洛霆毕业后创作的新作中体现得十分充分,他艰辛地走进了漆性的深处并借助较高绘画表达能力痛快淋漓地打出来,一进一出尽显其对大漆材料属性及技法表现、绘画能力的深厚素养,这都得益于其在中国近现代漆都-福州期间对整套传统大漆髹饰技艺的学习和在中国美术学院和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打下的坚实的绘画基础。
 
  “不漆而遇”是洛霆自己起的画展的名称,问其何以起此名?他说:“不期而遇,意为没有事先约定而相遇。我把期改为漆,一方面是表明我与大漆这一媒介的结缘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是最终遇见,让我能够运用这一媒介进行创作,又成为最好的安排。同时也因为漆,造就了生活中更多的不期而遇,遇见了老师和一众同学们,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不期而遇让我能够继续地坚持创作;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自己的创作道路不止于漆,在“不漆”的同时,也能用不同的媒介跟大家在更宽阔的艺术领域相遇。
 
所以这次的展览我也不仅仅只有漆画作品,还有油画、丙烯、水彩、纤维布料等等的媒介的尝试。”从洛霆对个展名称的解读,我很欣慰地看到毕业两年半以来,其通过不懈的努力收获到的不仅是心智的成熟和笃定,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观和世界观!这不经让我想起中国漆画界泰斗乔十光先生在2005年写给我的两幅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梅花香自苦寒来”,愿以此句子共勉于自己的弟子洛霆~不漆而遇-未来可期!
 
汤志义
2022年11月27日
午夜于香山漆谷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