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胤鑫:迷阳



地   区:北京
策 展 人:马胤鑫
学术主持:
艺 术 家:马胤鑫
开幕时间:2016-11-20 下午 3:00
展览日期:2016.11.20 - 2016.12.15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东坝环铁会馆
展览场馆:BETWEEN ART LAB
联系方式:+86 13331045211
    我很庆幸在认识马胤鑫之前先看到了他的作品,这样让我可以更加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实际上,我一直在试图通过文字来清晰的阐释马胤鑫的作品,可似乎任何一种概念性定义、风格化描述、社会学式分析都有悖于作品本身的自我存在力。让我很难从一个文化概念或美学线索出发去寻找作品的线性逻辑,反而作品以一种独立的状态逆向推向我,并引起我许多扩散性的思考。

    2006年,马胤鑫开始以沈阳90年代建筑楼体为绘画对象,在接下来十年里,他仍然持续在延伸这个题材,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艺术家一直在画楼这个图像?”,实际上,在最开始了解马胤鑫的作品时,我也有此疑惑。但是我发现,以这样的出发点来思考很难找到契合点。由此,我从另一个角度进入思考,“为什么不一直画楼?”在我看来,对于具象性的绘画而言题材与内容更多服务于对叙事或感情表达需求,而马胤鑫的作品在这层意义上显得格外的理性,马胤鑫曾说:“实际上这些楼在2006年的沈阳是非常日常的建筑,并没有太多的怀旧意义,只是目前随着城市发展,所以这些楼都不存在了,反而产生了怀旧的意义”。马胤鑫的绘画并不是从社会学系统作为其艺术的出发点的,对题材的锁定同时也体现着马胤鑫对过分意义化与符号化的对象的漠不关心,这样的方式衍生成一种范式成为艺术家从外部易动的世界走向绘画内部的方法论。

    马胤鑫通过一种对自我限制的方式,将创作维度锁定在一个几乎狭窄的空间,通过限制的方式,锁定这个空间的拓展,在此我们会发现作品最终图像与原始素材的互文关系。首先是从构图上,通过对摄影构图的第一手来源,再通过对照图像的剪裁确立绘画的构图。马胤鑫经历过几个大的阶段性的尝试,从古典巴洛克式构图走向“横平竖直”式构图,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绘画边缘性的思考与选取角度直接影响画面的构成与呈现效果。在绘画相对传统的思考方式上,将构图的可能性推向一种更为细致与精确的层级。在确立构图之后,我们会发现绘画的笔触一方面通过线性逻辑与构图产生关联,一方面通过色彩与笔触将图像推向一种“自我存在”式的二手现实。在有关“光”的表达上,艺术家的建构方式是表现性的,同时建立起另一种客观现实。整体画面通过马胤鑫自我的绘画方法论将“光”介入原始图像,将画面细致的推向现实与非现实的切面中。

    “迷阳”取义为“失亡于光亮”,在有关光与影的概念切换中,通过绘画性的“光”将楼体的钢筋水泥注入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是含蓄的,在现实客体与绘画之间将绘画材料的物质性融入建筑对象的物质性,建立起一座绘画性的“建筑物”,呈现了绘画的物质性的重要意义。此次意义上,如果限制作为一种不可回避的条件,那么在限制条件内,如何呈现深层逻辑与艺术家个体的表达权利成为一个在狭窄的缝隙内的自身生命力,通过对概念的模糊化形成绘画的语言。
 

    如果非要谈到观念的意义,马胤鑫的作品观念性是独立于作品的,在作品自身的完满性得以成立的基础上所此引起的与外部世界连接性的变化,以“不变”作为一个坐标定点,由此对照的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场的思考,最终通过社会场景的变化关系建立起作品本身与时间、空间、社会意义、内容表达上的变化。

    我们似乎从接受美学切入更容易理解这种变化与演变的含义。这一“坐标点”成为最好诠释外界变化的参考系,而观念性的阐释并非生长于作品内部,而建立在作品完成之后。在这个角度上,马胤鑫的作品并非是随着外部而变动的,而是在自我确立的基础上将变化与推演隐藏于绘画内部。

    “迷阳”这一词来源于庄子的《人世间》:“迷阳迷阳,无伤吾行”,这里的“迷阳”是一种长着刺的荆棘类植物,或许在这样多元化的时代里,马胤鑫选择的绘画方式正如行走在看似安全路径里的荆棘之路,对绘画本身的坚持与推演就像介于现实对象与绘画语言中切入的“光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推演建立起绘画语言,并在一个不易被体察的线索上进行其自我绘画范式的建立。         
 

责任编辑:杨晓艳去阿特首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